“要培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講好中國歷史、當下和未來的故事。”在5月16日全國政協召開的“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專題協商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再次對更好發揮博物館文化陣地作用建言。
“博物館熱”為何持續升溫?博物館如何做到“世界一流”?又該如何堅持中國特色?在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馬蕭林等政協委員進行了解讀。
“博物館熱”為何持續升溫?
如今,走進博物館已成為公眾的生活新常態。“博物館熱”為何持續升溫?
馬蕭林分析稱,一是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各地博物館建設方興未艾,成為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路徑;二是經濟發展、科技進步等多方面因素推動了人們文化藝術精神需求的上漲;三是因為博物館自身的文化資源優勢,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個文化歷史和專業知識學習積累的過程,可以潛移默化地促進自身素養的提升。“所以,想了解一座城市,博物館是最佳去處,在這裡,可以清晰地了解這座城市歷史發展的脈絡。”
在馬蕭林看來,“博物館熱”的持續升溫與各大博物館的積極創新也有很大關係。
“在博物館類型和內容不斷創新的同時,博物館展覽的內容品類和呈現形式也更為豐富多元,尤其是新的科技手段的加入,讓沉浸式體驗吸引了眾多年輕觀眾‘打卡’。”馬蕭林表示,傳統文化通過精心“打扮”,變得愈發生動可愛,也讓人們在“古今對話”中,更深入地了解文物的歷史背景和當代價值。
“同時,博物館還掀起了‘研學熱’,青少年紛紛走進博物館,寓教于樂、融學于趣,博物館成了‘行走的課堂’。”馬蕭林表示。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博物館、可持續性與美好生活’,這恰恰説明瞭博物館獨特的魅力價值,博物館中的歷史文化遺産不僅生動述説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北京市政協委員、市工商聯副主席李志起感慨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要近距離觸摸歷史,接受傳統文化熏陶,博物館已然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經。
如馬蕭林所説,博物館頻頻出圈,日益走入大眾生活,進一步説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了強大的活力。
“優秀的博物館,勝在定位!”
“一座優秀的博物館,不在於面積大小,也不在於設備高端與否,主要在於其內涵。要把內涵挖掘好展示好,有特色、有底蘊,才能讓大家願意來參觀,所以優秀的博物館勝在定位。”馬蕭林表示。
如何定位?在馬蕭林看來,就是要深耕館藏文化、深挖地域特色、堅持中國特色。
“博物館種類豐富,首先要明確定位,結合自己的藏品和屬性策劃展覽。其次,要深挖藏品背後的故事。同時,還需要一些科技手段作為輔助,更好地幫觀眾去了解藏品的文化內涵和它所承載的歷史故事。”馬蕭林説。
“一座城市就是一座大的博物館。”李志起表示,通過挖掘歷史文化遺存,能讓文物背後的故事走向大眾,讓文化遺産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當前,北京、西安、南京等多個歷史文化名城紛紛啟動“博物館之城”建設,如何盤活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物資源,需要深度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打造區域特色文化品牌。
提及“特色”二字,十一、十二、十三屆北京市朝陽區政協委員,北京市和光書院博物館館長陳步一表示,目前,非國有博物館已成為博物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國有博物館呈相輔相成態勢,非國有博物館因其“小而精”的特點,正煥發出澎湃生機。
“高品質建設博物館之城,要進一步整合國有博物館和非國有博物館資源,既要發揮大館、省館作用,還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聚焦細分領域。”陳步一進一步表示,應重視打造“小切口”的特色博物館,構建類型豐富、主體多元、普惠均等的現代博物館體系,更好激發社會公眾持續參觀體驗的熱情。
做到世界一流,需拓展國際視野
“博物館作為開展世界多元文化交流與互鑒的重要平臺,不僅要重視本國優秀文化遺存的保護展示和宣傳,同時也要重視和尊重來自不同國家民族的文化遺存的保護。”李志起進一步建議,博物館建設在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文化需要的同時,也應朝著國際化、生態化的方向聚焦,構建以中華文明為底蘊、兼收並蓄的文化態度的全球化博物館。
圖片△5月8日,遊客在西安博物院參觀史君墓石槨。墓主史君是北周涼州薩保,粟特人。石槨整體為中國傳統歇山頂殿堂式建築,四壁浮雕內容和風格則帶有鮮明的西域特色。新華社記者李一博攝
“要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博物館文化品牌,推出多樣化對外展示交流産品。”馬蕭林強調。
馬蕭林進一步建議,第一,要培育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館,帶動文化對外傳播能力建設,積極融入國家大外宣格局;其次,要加強對不同區域、不同群體受眾的了解和認識,推出易於形成和聲共鳴、引發共情的展覽;第三,依託國家重點博物館,著力培育高素質的自主策展和外宣團隊,推出高品質的文物外展,講好中國歷史、當下和未來的故事。
策劃:李木元
導播:宋寶剛周通
主持人:易欣
記者:周佳佳李京
編導:王星星
攝像:許義甫徐康輝
後期:余妍劉冠雄
編輯:洪琳
審核:周佳佳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