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國文化?

發佈時間:2023-05-19 08:48:38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阿琳娜 | 責任編輯:姜一平

中新社西安5月18日電題: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國文化?

——專訪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

中新社記者 阿琳娜

“八百里秦川塵土飛揚,三千萬秦人齊吼秦腔。”秦腔是中國古老戲曲劇種之一,也是中國戲劇的主要組成部分。隨著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秦腔被更多海外民眾認知,在世界舞臺上承載著秦人情與中華魂,展示著豐富多元的中國文化。

秦腔為何歷經千年仍“傳唱不衰”?秦腔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更好地保護傳承,展示中國文化?秦腔如何發揮作為陜西“文化名片”的作用,推動與海外的文化交流?近日,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李梅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歷經千年仍“傳唱不衰”,秦腔的生命力來自何處?秦腔與西方戲劇有何異同?

李梅:秦腔又稱亂彈,至明代已是比較成熟的形態。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清乾隆年間,秦腔名角魏長生三次入京演出,以動人的腔調、通俗的詞句、精湛的演技轟動京城,秦腔進入鼎盛時期。後在流行過程中,秦腔與其他戲曲形式和民間藝術結合,逐漸形成各地多種多樣的梆子聲腔劇種。秦腔也被譽為中國梆子聲腔的鼻祖。

秦腔的特點是粗獷豪放,慷慨激昂,雄渾悲壯。聲腔有苦音和歡音兩類,這兩種唱腔是秦腔區別於其他劇種一大特點。秦腔題材涉獵廣泛,很多都是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經典劇目。流傳至今的經典劇目有《鍘美案》《周仁回府》《趙氏孤兒》《王寶釧》等。

源於農耕文化,起源於露天舞臺,秦腔在黃河兩岸剛誕生時,演出場所在民間,觀眾露天站立觀看。唱戲時要吸引觀眾,演員就要壓住台下的叫賣聲、説話聲,聲音就必須大,嗓門儘量拔高,於是就有了“吼”的特點。但秦腔不全是“吼”,秦腔的小生、老生、小旦、正旦等角色行當,有許多唱腔委婉纏綿且清麗。

秦腔抒發的是秦人的廣闊胸懷,用高亢激昂的腔調“吼”出來,不僅是一種藝術表達,更是一種精神表達,豪邁奔放,大開大闔,將秦人的精氣神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這種表達,在民間有著深厚基礎。

秦腔與西方戲劇同屬於綜合藝術,都是來源於生活,融合表演、音樂、美術、舞蹈,甚至建築等於一體。不同於西方戲劇重再現,多體驗或者寫實,秦腔等中國戲曲多以歌舞演故事,重表現,具有虛擬性、程式化的特徵。

虛擬性特徵具體表現為表演內容和表演形式的虛擬。中國戲曲表演以生活為基礎,但又不局限于生活,而是對生活的提煉與超越,符合觀眾的審美心理。比如,一條馬鞭,馳騁千里;幾名校尉,千軍萬馬等。

程式化是在現實生活基礎上,通過演員表演與觀眾欣賞的互動,逐漸建立起來的約定俗成的對應關係。比如,表現人物推門進入室內的程式,就是演員將生活實際中推門、邁進的動作進行放慢或誇張處理,儘管舞臺並沒有設置房門,但觀眾仍然感到了門的存在。

中新社記者:如何在時代變遷中更好地保護傳承秦腔,傳播展示好中國傳統文化?

李梅:秦腔的賡續發展,首先離不開人才的“接力”和培養。以中國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為例,我們加大對現有中青年藝術人才的培養和托舉,通過到專業院校進修等方式提升其素養;通過各類參演參賽活動為中青年演員搭建成長平臺,提供展示機會。“新鮮血液”的注入關係到秦腔的未來發展,必須要“未雨綢繆”,為戲曲人才的可持續發展夯實根基。我們邀請全國著名藝術家和院內老藝術家授課、排戲等,並先後排演出了青春版秦腔《楊門女將》、碗碗腔《紅色娘子軍》、秦腔神話劇《西遊記》系列之《唐僧收四徒》《大鬧天宮》和數十部摺子戲,均獲好評。

我們策劃了“薪火相傳·名家傳藝”系列活動,開展非遺傳承人、老藝術家、梅花獎演員、優秀演奏員、導演等各門類的師徒傳承,意在使陜西戲曲寶貴的傳承資源得到最有效發揮,同時集中優勢資源,著力為陜西戲曲的高品質發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礎。

如今秦腔生存的生態環境正在發生改變,為了傳承發展,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和創新。在創作上,始終堅持整理改編傳統戲、新編歷史劇和創作現代戲並駕齊驅,相互交融,使古老的地方戲曲呈現出豐富充盈的風貌。在傳統戲方面,恢復排演了包括《謝瑤環》《紅娘》《鎖麟囊》《劈山救母》等多部優秀傳統劇目,同時還推出了《李十三》《路遙的世界》《關西夫子》《生命的綠洲》《楷模村》《詩聖杜甫》等新劇目,深受民眾認可。

薪火相傳、活態傳承是中國戲曲生生不息的魅力所在。我希望趁自己尚有餘力,盡可能把最好的東西教給年輕人,給他們搭建成長平臺,讓戲曲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近年來,我主演的《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再續紅梅緣》《驕楊之戀》《生命的綠洲》等劇目都為青年演員進行了有效傳承,分A、B組進行排演,名師高徒同進排練場,同臺亮相。青年演員的加入,不僅有利於促進青年演員的快速成長,而且體現了古老秦腔藝術的當代活態傳承。

中新社記者:秦腔如何發揮作為陜西“文化名片”的作用,推動與海外的文化交流?

李梅:中國戲劇作為展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通過豐富多元的表現樣式,與世界戲劇交流越來越密切,讓國外觀眾對中國戲劇、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多認知。秦腔亦是如此,我們不僅受邀赴國外演出,也接待了不少國外文藝界人士,在相互交流中彼此都受益匪淺。

從藝多年,我也多次赴海外演出,包括1992年我主演的《西湖遺恨》在芬蘭演出,作為首個秦腔劇目登上歐洲舞臺,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也開啟了陜西戲曲與歐洲藝術交流對話的新篇章。

我們近百次組團出訪,足跡遍及亞洲、歐洲、北美、非洲等地區,比如赴澳大利亞、紐西蘭參加“歡樂春節”文化交流活動,赴丹麥參與哥本哈根國際歌劇節等,均引起了強烈反響。

中國文化越來越具有吸引力,來自世界各地的文藝院團、青年團體、文藝從業者等都有主動了解中國的強烈需求,在他們的參訪活動中,戲曲文化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近五年來,陜西省戲曲研究院先後接待了巴基斯坦百人青年代表團、印度青年代表團、中東歐16個國家資深音樂人組成的采風團等。

中新社記者:對外交流對秦腔發展有何助益?未來如何以秦腔為“媒”,推動更加深入廣泛的文化交流?

李梅:隨著中外交流日益密切,中西方文化也在相互借鑒中學習,秦腔現代戲的創作,尤其是寫實題材的現代戲創作,戲曲程式也應隨著生活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生活的改變而改變,需要創作者多體驗,從人物內外出發,去創造角色,完成戲劇情節,這是要向西方戲劇學習的。

需打造精品文化演藝項目,借助多種形式將秦腔藝術展示出去,讓對中華文化感興趣的人能有更多機會去了解、學習中華文化。此外,也可以通過開發戲曲文化的“周邊産品”等方式,拓展秦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並逐步形成文化消費,讓中華傳統文化能夠進入海外民眾的生活中。

陜西戲曲文化歷史悠久、劇種繁多,我們將積極開闢新途徑、新方式,開展好國際文化交流,展現中華傳統文化魅力。(完)

受訪者簡介:

李梅,陜西省戲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一級演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宣部“四個一批”人才,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秦腔“四大名旦”之首。

第九屆、第十三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表演獎,第十三屆、第二十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十五屆、第二十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主角獎、第二十九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組委會特別獎、第八屆巴黎中國傳統戲曲節最佳女主角獎獲得者。主工正、小旦,諳熟秦腔、眉戶、碗碗腔,人稱“三門抱”,被譽為“秦腔一枝梅”。從藝四十多年來,在《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留下真情》《楊七娘》《西湖遺恨》《蘇若蘭》《再續紅梅緣》《楊貴妃》《項鍊》《驕楊之戀》《生命的綠洲》以及秦腔電影《寒窯記》等劇中擔任領銜主演。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