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永樂大典》“湖”字冊領銜 39件珍貴古籍修復展出

發佈時間:2023-05-16 16:09:05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蘇向東 | 責任編輯:姜壹平

中國網5月16日訊(記者 蘇向東)國寶級藏品《永樂大典》“湖”字冊領銜,35種39件修復完善的珍貴古籍,今天亮相國家圖書館“同心護珍寶 聚力續華章——‘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成果展”。

展覽分為“古韻新生:各地精品薈萃”“講好河川故事:輿圖”“鏤于金石:探源古文字”“世界記憶:樣式雷圖檔”四個部分,其中既有國家圖書館修復的輿圖、金石拓片、樣式雷等多種類型的珍貴文獻,也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修復精品,包括元刻本《西夏文大藏經扉畫》、元至順二年(1331)刻本《永類鈐方》及樣式雷圖檔、黃河輿圖和金石拓本等。

據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典籍博物館館長熊遠明介紹,國家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湖”字冊是這次修復的國寶級藏品,它的發現、回歸與保護,是“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政府相關部門與社會各界通力協作保護文化遺産的成功案例。

圖為修復後的《永樂大典》“湖”字冊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據介紹,本冊《永樂大典》書皮邊緣處有磨損和殘缺,書葉及書皮有污漬。此次修復,在不拆除原裝幀的前提下,對書葉進行“掏補”修復。在書衣的修復上,不同於此前從市場上選擇購買相近的絹來修補,而是首次採用新技術,由修復人員對書衣用絹的絹絲粗細、密度等進行了準確測量,經反覆多次實驗,復原織造出與原件相似的絹質樣品,再據此定制新絹。這實在是費眼又費時的精細活兒,為實現最好的修復效果,需借助高倍放大鏡等儀器設備,對書衣介面處的每根絲進行梳理調整,修復人員常常因用眼過度頭暈噁心。最終這冊《永樂大典》歷時一年修復完成。

北曲聯珠修復前後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注:北曲聯珠 五卷  (元) 張可久撰  明天一閣藍格抄本  此為天一閣創始人范欽遺留的孤本文獻

除了以實物展出古籍修復成果外,展覽還展示了該項目支援下的古籍修復人才培養成果與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以“活化展示”為特色,在展廳設置樣式雷“祈年殿”全息幻像修復成果的電子翻書裝置,結合現代科技手段,通過影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向大眾推廣、普及古籍修復知識;推出“故紙修復師之碎丹青”沉浸式互動解謎遊戲,讓觀眾在故事中、遊戲中了解古籍修復技藝。

圖為展覽現場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2021年6月,“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古籍保護專項基金”在國家圖書館正式啟動,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國家典籍博物館)與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字節跳動公益簽署《古籍保護與利用公益項目合作備忘錄》,首批資金1000萬元定向用於古籍修復、人才培養、古籍活化與數字化等公益項目。項目實施至今,各項工作已全面完成並取得重要成果。

在古籍修復方面,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等10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修復完成104冊(件)珍貴古籍;在人才培養方面,先後依託雲南省圖書館、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院、國家圖書館培養107位古籍修復師;在古籍活化方面,推出“全民曬書”“尋找古籍守護人”等網際網路話題,拍攝《穿越時空的古籍》紀錄片。《古籍守護公益項目》系列傳播活動,榮獲由國家文物局、中央網信辦聯合主辦的2022年度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精品(新媒體)推介項目,在業界和社會公眾中引起廣泛共鳴。下一步,三方將合力加大古籍保護工作力度,普及保護知識,展示保護成果,培養社會公眾的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保護古籍的良好氛圍,使中華典籍的保護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

本次展覽在國家典籍博物館第6展廳展出,展期2個月,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圖為展覽現場   攝影  中國網記者  蘇向東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