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8日電 (記者 高凱)“學院視域下的文學書寫——項靜、朱婧、張怡微作品研討會”日前舉行,研討會以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作家項靜,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作家朱婧,復旦大學副教授、作家張怡微作為研討對象,邀請多位學界專家,結合三位作者的作品,共同探討高校視域下的寫作為當下文學發展提供的新元素。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張莉,南京師範大學教授何平,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民族文學研究》副主編劉大先,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楊慶祥,《十月》雜誌執行主編季亞婭,中國作協創研部研究員、理論處處長岳雯,山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馬兵,中山大學教授郭冰茹,《青年文學》主編張菁,《揚子江文學評論》副主編何同彬,山東畫報出版社編輯室主任劉叢,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王昌改等專家學者與會研討。研討會由中國作家網總編輯陳濤主持。
三位作者都是從記憶和經驗出發,在記憶和經驗的前提上“再加工”。在這個過程中,學院教育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郭冰茹談到,比如作者對文學理論的了解程度、對寫作技法的推進等,都與學院脫離不開關係。並且,三位作者在學院裏待了足夠長的時間,受此影響逐漸形成了自己對文學的評價標準,在自己心目中一定有理想的文學,並在寫作上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
劉大先指出,三位作者的學院背景主要體現在知識素養和文學技巧的修養上,這表現在寫作當中往往是反諷、自諷、自嘲式的剖析,這是一種自我指涉性的寫作。他認為,在這種寫作當中,實際上體現的是寫作者自己,作者並沒有説要反映某一社會,窺測出社會的某種變化,而是自我的表達,折射的其實是自我內心豐富的情感。
楊慶祥提出,像項靜、張怡微和朱婧這種在學院中有生活、有課教、有學生的大學老師,或許能發展出某種專屬的結構,這個結構是可以與現實之間保持距離或者形成對話的。他認為,在此基礎上,學院寫作這個概念是成立的。楊慶祥指出,這個理唸有幾個要素,比如自立,是學院的內在要求;又如克制,作者不會特別偏執的去寫,不走向極端的審美;還有文脈,在她們的作品中是能夠感覺得到的;另外一個非常重要是“修遠”,學院不會被一時一地的政策、形勢完全裹挾,這是學院的特點。
在各自作品中,項靜寫的是傅村,朱婧寫的是金陵南京,張怡微寫的是上海。馬兵發現,小説恰恰提供了三種地方性或三種空間性,“我們會發現(傅村)這個小説的敘事者主要表達的不是一種意志性,而是意圖回到“場”裏面去找到某種鄉情的安慰。”即便不是鄉土題材,項靜小説的重心也不是放在已經離別故土的遊子,而是牽掛的遊子,還是按傳統倫理去生活的一個人。
岳雯的探討集中在項靜、朱婧、張怡微的小説到底在寫什麼。讀完三個人的小説後,岳雯覺得她們的創作是和人生建立關係的,她們要在小説中找尋人生的意義。從這個角度出發,三位作家可能看到的人生有相同的地方,但是也會有特別不一樣的地方。岳雯指出,項靜看上去好像是寫農村題材,但是已經和大眾熟悉的鄉村寫作不太一樣了,她覺得項靜寫的不是鄉村現實,是作者想像中、體驗過的鄉村,她是在借傅村表達她的人生態度。而張怡微的狀態更像是創傷抒發時喊出心中不平之音。
項靜、朱婧、張怡微同為“80後”女性作者,同時代寫作者在身份代際與文學經驗上常有共鳴。“以專業研究者視角看,我們存在同時代寫作者與批評者的關係共建”,朱婧説。學院派教育給予她們足夠的文學能量與成長空間,項靜在寫文學評論過程中開始小説創作,“看當代文學作品時,反而讓我産生了想繼續寫一點東西的願望,學院派給你帶來一種眼光,能夠發現在創作中的一些縫隙,跟傳統文學又不太一樣。”另一方面,學院寫作某種程度也存在亟待跨越的壁壘,張怡微是高校教師,教師身份有時會讓她在文學創作時陷入困境,“這是一個老問題,有外部環境的局限,也有自我意識的束縛,是需要在未來突破的長期問題。”
2022年,中國作家網開設“有態度”欄目,其中一期話題聚焦學院視野下的文學書寫,聚焦當下高校中的文學創作力量。會議最後,陳濤總結道,新時代文學需要一批批感應時代精神,體現時代高度的文學人才。中國作家網召開此次會議的目的在於通過協調資源,搭建平臺,盡可能地發現扶持培養文學新人。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