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百寶嵌花蝶紋黑漆倭角方盤
《桃花鴛鴦圖》
《桃花柳燕圖》
清末翡翠白菜
今日驚蟄,氣溫回暖,春雷始鳴,昆蟲萌動。古人是如何描繪這春雷響、萬物長、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呢?今日,讓我們從天博的文物中品讀“驚蟄”節氣,感受仲春之景。
驚蟄三候,“一候桃始華”,表示桃花開始盛開。在一定意義上,桃花代指春天和春光。文人對桃花情有獨鍾,桃花除了成為詩中的意向,還成為了畫家筆下的素材。天博館藏清代華喦的《桃花鴛鴦圖》軸為畫家晚年作品。畫面中一對鴛鴦嬉戲其間,水中的雌鳥似在捕食,棲息在石頭上的雄鳥則轉過頭關注著雌鳥,情態生動自然。畫面左上角,一枝盛開的桃花倒垂下來,畫面右方題詩:“春水初生漲碧池,臨流何以散相思。含情慾問鴛鴦鳥,漫對桃花題此詩。”
柳燕圖是中國傳統花鳥畫中常見題材,古代畫家常以綠柳和歸燕表達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天博館藏李鱓的《桃花柳燕圖》作于1741年初春。圖中春柳以雙勾法寫出,線條自由揮寫,工細而勁健,淺綠設色表現初發的柳葉,柳樹後可見一株桃枝隨風而“出”,與墨色的柳樹枝幹相映成趣,筆墨不繁卻栩栩如生。在此美景中,作者還添了4隻春燕,畫面更明朗活潑。天博書畫部副主任邢晉告訴記者:“畫家以寫意的筆致描繪桃紅、柳綠、燕嬉之景,生動地表現了春天和生命的氣息,畫面充滿暖意。”
清末翡翠白菜是天博的鎮館之寶,白菜下部灰黃相間,伴有褐色斑,葉脈分明,葉片翻捲,形象逼真,刀法簡約。作者利用菜心處材質的翠綠色,圓雕一對大腹蟈蟈和一隻螳螂,好像在邊爬邊啃菜葉。天博器物研究部副主任李君説:“菜葉上,蟈蟈和螳螂和諧相處,可謂妙趣橫生。作者巧思妙構,卓越的技藝成果在清代玉雕中堪稱冠絕。”
清代百寶嵌花蝶紋黑漆倭角方盤,盤為倭角方形,淺口,木胎薄而輕,外髹黑漆。盤內底以螺鈿及各色彩石鑲嵌,配合漆畫描繪出山石、花卉及蝴蝶、草蟲等景物。“百寶嵌”源自晚明,清代對其工藝傳承起到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乾隆一朝,“百寶嵌”工藝日臻成熟,並在清代宮廷中得到廣泛應用。此套盤製作精細,設計巧妙,畫面色彩雅致而又富有生機。
天津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告訴記者:“每年西曆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進入‘驚蟄’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也是仲春開始的標誌。‘驚蟄’曾叫‘啟蟄’,因避漢景帝劉啟名諱而改‘驚蟄’,説的是溫暖的氣息使蟄蟲從冬眠中漸漸甦醒過來,開始四處活動。‘驚蟄’的另一個意義是春天的真正開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將迎來一派春光,桃花、杏花、薔薇盛放一時,枝頭春意鬧,春色美無邊。驚蟄時節,民間有吃梨、祭雷神、吃炒豆等習俗。”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