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鄭板橋誕辰330週年:尋訪鄭板橋在北京的足跡

發佈時間:2023-03-06 16:02:48 | 來源:北京青年報 | 作者:戶力平 | 責任編輯:蘇向東

昔日圓靜寺所處大致位置

香山臥佛寺琉璃牌坊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以詩、書、畫“三絕”而聞名於世。他與北京有著不少淵源,曾四次進京,既考取功名,也廣交善友。今年是鄭板橋誕辰330週年,為此尋訪其在北京的足跡,採擷那些久遠的趣聞逸事……

初次進京暫居“頤和園萬壽山”

鄭板橋,名鄭燮,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人稱板橋先生,江蘇興化人,清代書畫家、文學家,生於康熙三十二年(1693)。康熙年秀才,雍正年舉人,乾隆年進士,曾任山東范縣、濰縣縣令。後客居揚州,以賣畫為生,為“揚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康熙五十三年(1714)九月,鄭板橋首次赴北京,暫居於西郊甕山漱雲軒。甕山,即今天的頤和園萬壽山,傳説元代有人在山上鑿得石甕,故名甕山。前臨甕山泊,又稱西湖。

久聞鄭板橋到過今天頤和園的萬壽山,並暫居於一個叫漱雲軒的地方,但我在萬壽山上尋訪了半日,也沒見到與“漱雲”有關的景觀。據頤和園研究室的朋友介紹:甕山是清代以前的名字,乾隆十八年(1753)崇慶皇太后六十大壽,為此乾隆帝以“萬壽慶典”名義,于乾隆十五年(1750)在甕山前修建大報恩延壽寺,並傳諭“甕山著稱萬壽山,金海著稱昆明湖”,次年正式定名“清漪園”。

鄭板橋初次進京時,尚未建成清漪園(今頤和園)。因山前山後寺院較多,他便到多座古剎尋訪,與僧人談禪論畫,並暫居漱雲軒。因年代久遠,漱雲軒早已無遺跡可尋,據傳在甕山東麓,疑為修建清漪園時被毀。

朋友還介紹説:乾隆元年(1736),鄭板橋到北京參加禮部會試,被賜“進士出身”後,首先到甕山拜見十年前在遊廬山時結識的無方上人。這位無方上人是圓靜寺住持。

我問他:“這圓靜寺在今天頤和園的什麼位置?”

朋友答:“圓靜寺大致在今天萬壽山的西南面,是明孝宗乳母助聖夫人羅氏在甕山前所建寺院。現在石舫的位置,就是當年圓靜寺內的放生臺。”

鄭板橋第一次去甕山拜見無方上人,是乾隆元年春末,即考取功名不久。他與無方上人一見如故,談禪論道,並寫下《贈甕山無方上人二首》。其中寫道:“山裹都城北,僧居禦苑西。雨晴千嶂碧,雲起萬松低。天樂飄還細,宮莎剪欲齊。菜人驅豆馬,歷歷俯長堤。”題目中的“甕山”,即今頤和園萬壽山,“禦園”當指圓明園,“長堤”即今頤和園東堤,原為保護暢春園而築,因暢春園在堤之東,相對稱為西堤,開拓昆明湖後,以此堤為湖東界,則變為東堤。

尋訪頤和園雖未找到鄭板橋初次進京在西郊甕山暫居之所和拜訪無方上人的圓靜寺,但朋友的一番介紹,也使我收穫頗多。

在“官園”,成為御弟的座上客

雍正三年(1725),鄭板橋第二次進京期間,“喜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林諸子弟交遊,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其中便結交了年方15歲的御弟允禧。

允禧為清聖祖康熙第二十一子,雍正八年(1730)受封貝子,並晉貝勒,雍正十三年(1735)受封慎郡王。《清史稿》稱允禧“詩清秀,尤工畫,遠希董源,近接文徵明”。其繪畫以山水為主,畫風清幽淡雅、筆致超逸,自署“紫瓊道人”。

允禧久聞鄭板橋之名,想不到有幸在京城與其相識,便請其到府上論詩談畫。鄭板橋欣然前往。

慎郡王府位於今平安裏西大街中間路北,原為誠親王府。《京師坊巷志稿》“官園”條稱:“誠親王舊府在官園,今為質親王府。”另“謹案”條稱:“誠王諱永瑢,高宗六子,嗣慎郡王胤(允)禧,謚曰莊,今為齡宅。”由此可知,慎郡王府的前身為康熙帝第三子誠親王允祉的府邸。

據北京史地民俗學會的一位朋友介紹,慎郡王府的具體地點為西官園東頭路北,東邊隔著夾道與果親王府相鄰。府邸由東西兩組建築群組成,大小房屋共有679間。東路是主要建築群,依次建有宮門、正殿、寢殿、後罩房和花園,西路由若干組院落組成。

鄭板橋初次到慎郡王府時,允禧陪同他在王府裏轉了一個多時辰,並欣賞了允禧的多幅畫作,遂在正殿品茶論詩談畫。因二人同有詩文書畫之好,故情趣相投,由此鄭板橋便成為慎郡王府的座上客。

乘地鐵6號線到車公莊站下車,沿平安裏西大街向東不遠,便來到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的大門,其外觀有些像城堡,頂部四個高高的紅色尖頂格外醒目。因大門緊閉,我便登到府前的過街天橋觀望,只見裏面林木茂密,已沒有古跡可尋。

據《鄭板橋傳》記載:乾隆六年(1741),鄭板橋進京以求“候補官缺”。到北京的第一件事,便是拜見慎郡王允禧。

允禧得家人來報,聞聽鄭板橋來到,便迎到大門。鄭板橋很是感激,在敘了近況之後,允禧把近幾年的詩作取出來,請鄭板橋雅正。二人一邊品茶,一邊談文論詩。鄭板橋一首一首品讀,時有讚之,偶爾也提一點意見。他所提出的欠妥之處及修改之見,慎郡王均樂為採納。

掌燈時分,二人興猶未盡,但酒宴已擺上。在慎郡王幾位知己的陪同下,鄭板橋與慎郡王把酒問盞。

在慎郡王的舉薦下,鄭板橋終於在得中進士之後的第六年,即乾隆七年(1742)春謀得了山東范縣縣令之職。

慎郡王胤禧去世後,以乾隆帝第六子永瑢嗣後,慎郡王府改稱質親王府。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質親王府與瑞親王府相鄰,被焚燬,此後未能復建。今中國少年兒童活動中心的西半部為其舊址。

在“建國門”參加貢院會考

乾隆元年,44歲的鄭板橋第三次來到北京,于貢院參加禮部會試。

明、清兩代貢院位於今北京建國門內,時稱“北京貢院”,被今人簡稱“貢院”。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原係元代禮部衙門舊址,坐北朝南,大門五楹。自北向南為二門、龍門、明遠樓、致公堂、內龍門、聚奎堂、會經堂等處。

據《清高宗實錄》載:乾隆元年“會試共三場,每場三日,具體時間為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先一日領捲入場,後一日交卷出場。點名、搜檢大致如鄉試。首場《四書》三題,《五經》各四題,《士子》各佔一經。第二場,論一道,判五道,詔、告、表內科一道。第三場,經史時務策五道”。

二月中旬考完,三月十五日以前放榜,鄭板橋名列其中,得取貢士。隨後為殿試,在四月初舉行,地點在紫禁城太和殿。

殿試之日在太和殿殿外丹陛正中設黃案,黎明時分,新貢士袍服冠靴排列兩側,王公百官朝服分列丹陛內外。皇帝升殿,作樂鳴鞭。乾隆帝于太和殿出試題,大學士捧試題授禮部官置黃案上。鄭板橋等貢士們行禮後,禮部官散題紙,就殿內試桌策對。

殿試後即定三甲及名次,並公佈,遂引新進士就位,謂之“金殿傳臚”,即登第進士名次典禮。這次殿試一甲如例,仍是三人,賜“進士及第”;二甲九十人,賜“進士出身”;三甲二百五十一人,賜“同進士出身”。鄭板橋被錄為二甲第八十八名,即賜“進士出身”。雖然名次不算靠前,但還在二甲之內。

明清時期的貢院,因清末科舉制度的廢除而被另作他用。

乘地鐵2號線到建國門站下車,穿過西北側的街心花園,便看見“貢院東街”的路牌。向一位過路的老人打聽,説這裡就是當年貢院所在地,可惜已沒有任何貢院的遺跡可尋。

沿著貢院東街向北,先後經過貢院二條、貢院頭條兩條小街,向西為貢院西街,由此可看出當年貢院的大致區域。

孔廟祭拜孔子後即興賦詩

鄭板橋在京及第之後,參加了一系列活動,其中一項是到孔廟祭拜孔子。

孔廟位於東城安定門內國子監街,是元、明、清三代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子曾被尊為“大成至聖先師”,故又稱“先師廟”。

祭拜孔子之時,狀元排在前邊,此後依次為二甲、三甲進士,一個個鮮服新飾,滿心歡喜。一行人入大成門,至大成殿。該殿為孔廟正殿,坐落在三齣闕的月臺上,殿內供奉有孔子畫像及其牌位。

鄭板橋等進士在孔子畫像前一一跪拜、行禮,隨後觀看了歷代進士題名碑,直到午後未時(下午13至15點)才返回寓所。

鄭板橋興致悠然,遂在書案前展紙潑墨,作《秋葵石筍圖》,將牡丹、芍藥、桂花、終葵合為一幅,並題詩一首:“牡丹富貴號花王,芍藥調和宰相祥。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他把狀元、探花比作牡丹、芍藥,登科的進士即是折桂,自己為一棵終葵。由此可見他的得中進士的喜悅之情。

孔廟及西側的國子監,我尋訪多次。這次為尋訪鄭板橋在北京的足跡,只參觀了孔廟。從地鐵雍和宮站G口出站,往南而行不遠便是國子監街東口,穿過“成賢街”牌坊再向西不遠,就來到了孔廟。

步入先師門,沿中軸路而行,遠遠地看到一尊高大的孔子塑像矗立於大成門前。穿過大成門,拾階進入莊嚴的大成殿,但見正中供奉著孔子的神位,這就是當年新科狀元及進士們祭拜孔子的地方。

遙想百餘年前,那些經過十年寒窗之苦的學子金榜題名後,站在這裡時,是怎樣的一種心理?或許為金榜題名而自感榮幸,或為仕途廣大而高興,難怪鄭板橋在此祭拜孔子回到寓所後,便禁不住即興賦詩。

到香山臥佛寺拜見青崖和尚

據《鄭板橋傳》載:鄭板橋在甕山結識了無方上人的好友、香山臥佛寺高僧青崖和尚,並多次到臥佛寺拜訪。

青崖,俗姓丁,名元日,字青崖,江蘇淮安鹽城人。7歲時父親送他到永寧寺出家。其後遊歷各地禪院,拜訪名師,尋求佛理。雍正十二年(1734)秋,雍正帝正熱衷於提倡佛教,當有人向他推薦青崖禪師時,便召其來京。他見青崖“儀觀修正,行戒精嚴,其為教,有提唱之妙,無捶拂之炫,直指向上,力挽大法,而瀟灑出塵,不墮色相,不尚機鋒,尤得不二法門妙諦”,給予重賞,賜紫衣四襲及寶盂、玉如意等物,並留在宮中。乾隆帝即位後,令青崖繼任臥佛寺住持。

青崖與鄭板橋結識後,便邀鄭板橋到臥佛寺一遊,鄭板橋愉快地接受了邀請,隨後到臥佛寺拜訪,先後寫下《寄青崖和尚》《訪青崖和尚,和壁間晴嵐學士、虛亭侍讀原韻》和《山中臥雪呈青崖老人》等。

深秋的一天,鄭板橋騎馬到臥佛寺探訪青崖和尚,並與其在銀杏樹下一邊品茶,一邊談禪論法。時值寒秋,古銀杏滿樹盡帶“黃金甲”,鄭板橋即興賦詩曰:“西山肯結萬山綠,吹破濃雲作冷煙。匹馬徑尋黃葉寺,雨晴稻熟早秋天。”詩中的“黃葉寺”即臥佛寺,而“黃葉”當指寺內兩株被秋風染得金黃的古銀杏。

乾隆六年(1741),鄭板橋再次進京時,又到西山與青崖禪師相聚。當他進入臥佛寺山門,轉過大殿,便望見青崖和尚在方丈處迎候。於是緊走了幾步,執合十禮而前。多年不見,一見如故,除了言敘舊情,還廣議世事、佛事、官事、民事,直到天將放曉。

冬月的一日,鄭板橋又小住于臥佛寺,一覺醒來,窗外漫天大雪,遂即興賦《山中臥雪呈青崖老人》詩:“一夜西風雪滿山,老僧留客不開關。銀沙萬里無來跡,犬吠一聲村落閒。”

前兩句寫青崖和尚之情,以“不開關”強留寺中;後兩句寫臥佛寺雪後的靜謐。詩意淺顯,意境卻還淡遠。

位於香山腳下的臥佛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原名兜率寺,又名壽安寺。此後歷代有廢有建,寺名也隨朝代變易有所更改。清雍正十二年(1734)重修後改名為“十方普覺寺”。由於唐代寺內就有檀木雕成的臥佛,元代又在寺內鑄造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涅槃橫臥銅像,俗稱臥佛寺。

筆者久居香山,臥佛寺是尋遊最多的寺院。有關鄭板橋與青崖禪師的故事也聽過許多,並幾次尋訪與青崖禪師有關的遺跡。由於年代久遠,沒能尋到。

據曾在臥佛寺工作過的劉先生介紹,民國時期,在臥佛寺萬松亭與藏經樓之間有一座磚砌的青崖禪師墓塔。塔前立一通漢白玉墓碑。正面鐫刻著《大清京都普覺青崖元日禪師塔銘並序》。墓碑由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史貽直篆額,保和殿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張廷玉撰文,翰林院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張若靄書丹,立於乾隆十一年(1746)七月。可惜這座墓塔在20世紀60年代中後期被毀,石碑被推倒,碑身被棄置在荒草之中,碑座不知去向。

曾居住在東溝村(位於臥佛寺東側,今已拆除)的姜老先生介紹説,臥佛寺北面有一座傍山而建的淩雲閣,以前是觀音閣堂,旁邊曾有一塊三尺來高的石碑,上面刻著一幅翠竹,竹旁有“鄭燮題”三個小字。據説是青崖禪師請鄭板橋畫的,後請石匠鐫刻的,而今已消失了。

三訪北法海寺仁公上人

鄭板橋在京期間,除了與甕山無方上人、臥佛寺青崖和尚交往外,還多次拜訪法海寺仁公上人。

北京西山有兩座法海寺,一座位於石景山區模式口,另一座位於海澱區香山,兩座寺院一南一北相距數裏,故以其所處方位,將模式口法海寺俗稱為“南法海寺”,將香山法海寺俗稱為“北法海寺”,因其地處萬安山上,所以也稱“萬安山法海寺”,鄭板橋曾尋遊於此。

到法海寺尋訪,幸有該寺的朋友為引導,並向我介紹了該寺歷史中與鄭板橋有關的掌故。

朋友介紹説,法海寺是在元代弘教寺舊址上于清順治年間興建的,民國時已破敗,後毀於戰火,但仍有一些建築。因疏于管理,逐漸荒廢,最後只剩下一座山門,幾通石碑及柱基、柱礎及殘墻、亂石及古木,直到2016年才得以復建,基本恢復了清代的建築格局。但並未作為寺院對外開放,而是在此基礎上建設了西山方志書院。

朋友隨後介紹,鄭板橋第一次尋訪法海寺,大約是雍正三年,在京期間他廣交朋友,其中就有萬安山法海寺仁公上人。時間當是夏秋之際,他還品嘗了寺內一種叫“蘋婆果”的水果。有關“蘋婆果”是什麼水果,存在一定爭議,有人説是蘋果,有人説是沙果,還有人説是李子。

鄭板橋第二次來京,是乾隆元年,三月中貢士,四月中進士,欣喜之餘來到法海寺拜訪仁公禪師,並賦《法海寺訪仁公》,其中“昔年曾此摘蘋婆,石徑欹危挽綠蘿”,便回憶第一次來法海寺品嘗的“蘋婆果”。

鄭板橋第三次到法海寺尋訪,大致是乾隆六年,據傳是與戶部郎中伊福納一同遊山,在法海寺與寺中仁公上人相談甚歡。

朋友還介紹説,鄭板橋尋訪法海寺的具體時間,沒有查到確切的史料記載,所以説法較多,但他確實尋訪過法海寺,除了從他的詩文中可以窺見,在《鄭板橋年譜》中也略有記載。

繪圖、攝影/戶力平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