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委員張運凱:建議將泥河灣研究列入“考古中國”等國家級課題

發佈時間:2023-02-28 15:51:3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秦金月 | 責任編輯:謝榮宇

中國網北京2月28日訊(記者 秦金月)2023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政協委員、石家莊市政協副主席張運凱帶來提案《關於持續加強泥河灣研究和保護利用工作的建議》。

張運凱建議,為加強專業人才支援,將泥河灣研究列入“考古中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國家級課題中,持續強化考古發掘研究;提升河北師範大學泥河灣考古研究院和河北地質大學泥河灣地質環境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地方政府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進、培養本地科研力量,保證研究的可持續性發展。

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境內的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遺存豐富,古人類演化的文化序列完整,是探索東方人類的起源之地。

張運凱發現,泥河灣研究和保護利用存在幾方面的問題。其中,專業人才匱乏。國內常年直接從事泥河灣第四紀、古人類研究的專業人才相對較少,近年來發掘頻度和面積較小,考古發掘力度明顯減弱。河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區管理委員會設立了泥河灣遺址群研究保護機構,但是規格較低,難以招到專業人才。

資金支援不足。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功能區提檔升級、周邊配套設施建設、生態綠化、發展鄉村旅遊、景觀農業提升等一系列工程需要不斷推進,亟需項目資金支援和專業指導。

此外,宣傳有待加強。近年來泥河灣品牌宣傳取得長足進展,但很大程度局限在學術專業層面,大眾認知度不高、吸引力不強,缺乏整體策劃、包裝和持久宣傳推廣。

工作人員在泥河灣盆地下馬碑遺址進行野外發掘。圖片由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張運凱建議,首先,加強專業人才支援。建議加強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國內頂級科研機構與河北文物部門的戰略合作,將泥河灣研究列入“考古中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國家級課題中,持續強化考古發掘研究;提升河北師範大學泥河灣考古研究院和河北地質大學泥河灣地質環境研究院的研究力量和人才培養力度;鼓勵地方政府制定人才吸引政策,引進、培養本地科研力量,保證研究的可持續性發展。

其次,深化保護利用工作。建議設立泥河灣保護利用工作專項資金,給予政策支援,持續提升保護利用能力和水準;支援當地政府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旅遊項目包裝打造,儘快推進4A、5A景區創建,以文化遺産保護利用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增收,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最後,要做好品牌宣傳工作。建議將泥河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申報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組織專人編寫科普教材,設計研學路線和講座課程;建設泥河灣數字博物館,進行線上互動宣傳,全方位提升影響力;儘快啟動泥河灣申報“世界自然文化遺産”前期工作,明確申報相關各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制定申報計劃和時間表。

據悉,泥河灣遺址群考古科研成果豐碩,登記的舊石器遺址數量由2012年的156處增加至現在的300多處,馬圈溝、飛梁、馬梁、後溝遺址建立起直立人階段的地層序列和文化序列,發掘期新增出土文物標本10萬餘件,早期現代人、農業起源階段遺存極大豐富,下馬碑遺址四萬年前早期人類使用顏料的證據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雜誌發表,國際影響力極大提升,以“本地演化為主、吸收外來文化影響”的人類演化路線與模式日益清晰。2023年底,泥河灣遺址博物館主體及其附屬設施將完工。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