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帶,即繫腰帶,在古代中國是一種文化習俗。帶鉤,則是束帶的鉤挂用具。雖然只是小小的物件,但帶鉤卻擁有至少4000多年的歷史。古人因為需要而創造了它,後來又創造了新物件帶扣取代了它。如今,束帶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但束帶的習俗卻延續了下來。
近年來,筆者通過對出土帶鉤與帶扣的梳理,頗有所獲。《束帶矜莊:古代帶鉤與帶扣》一書,是筆者束帶文化研究的結集,內有帶鉤起源與帶扣演變考證,帶鉤與帶扣名稱、使用方法的介紹,以及鉤與扣文化史意義的探討。現將所獲撰寫成小文一篇,與讀者共用。
《束帶矜莊:古代帶鉤與帶扣》王仁湘著文物出版社
壹
迄今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束帶用具,是良渚文化的玉帶鉤,當時的玉帶鉤已有了比較成熟的造型,而且僅見於高等級的貴族使用,可以推斷它已經具有了禮儀性質。
更原始的帶鉤,出現的年代還會早一些,還沒有用玉石作材料。最早的帶鉤出現以後,並沒有在更大範圍普及。在中原地區的歷史時代初期,也許還延續著更早年代結繩繫帶的傳統。
大約自春秋時期開始,帶鉤已經普及使用,經戰國到兩漢,成為先人不離身的小家當。帶鉤一直使用到南北朝時期,後逐漸被帶扣取代,經歷約600年之久。在北方居住的匈奴、東胡等族也在革帶上使用一種類似帶鉤的金屬裝置,叫帶鐍,是一種環形帶扣。由於帶鐍紮起來比帶鉤牢固,所以受到普遍歡迎。帶鐍的出現大約在戰國時期,三國以後,革帶用鐍者逐漸增多,而用鉤者卻日漸減少,最後取代了帶鉤。明清時期,帶鉤重新出現,成為一種復古的時尚。
帶鉤之名見於文獻,也見於器物自銘。帶鐍在古代有鮮卑、袞帶頭等名稱,在當代著述中一般習稱為帶扣。
貳
古代帶鉤的使用方法與使用習慣,因有大量考古資料提供了直觀的證據,我們在進行復原研究時並不會感到困難。帶鉤之用,主要是束帶,但也不限于束帶。帶鉤的用途可以確定有四種,即束帶、佩器、佩物與佩飾。
山東曲阜出土的戰國牌形玉鉤。文物出版社提供
革帶鉤的使用方法,已知的有單鉤法、並鉤法、環鉤法幾種。帶鉤使用的習慣方向,是由右向左勾挂,這一點我們可以尋找到許多實證來説明。迄今確認的若干尊戰國時期的銅造像,不少都塑造有帶鉤束帶的細節。在這些實例中我們看到,束帶掛鉤的方向全部為由右向左勾挂,如河南三門峽上村嶺5號戰國墓的跽坐人漆繪銅燈的俑人,洛陽金村戰國墓的“六畜神”和戲雙鳥人銅造像,河北易縣燕下都發現的戰國銅人造像,戰國中山國銀首人形燈銅人造像,山東諸城出土的齊國擎燈人銅造像,都是採用此法勾挂帶鉤。洛陽還出土過一尊拱手屈膝的銅人造像,也作繫帶掛鉤的模樣,腰帶似為一環套形,鉤紐與鉤首分挂在環套兩端,帶鉤也是由右向左勾挂。
同樣的例子,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有更多的發現。數量最多的披甲武士俑,本來內面的袍服之外應是束有革帶的,因為罩上鎧甲後看不到了,所以帶鉤使用的細節不能一目了然。但還有許多短褐俑,腰腹是束帶的,都是以帶鉤穿連。因為這些秦俑均是大的雕塑,所以革帶和帶鉤細部刻畫得非常清晰。
到了漢代,從出土的漢俑來看,帶鉤勾挂的主導方向並沒有改變。徐州漢墓出土的武士俑,成都天回山東漢崖墓出土的男舞俑和男坐俑,都是長袍束帶,橫向勾挂帶鉤,帶鉤勾係的方向也都是由右向左。
再由帶鉤在墓葬中的出土位置觀察,在一些戰國墓葬中,隨葬帶鉤的出土位置是在死者的中腰位置,這樣的帶鉤是在死者入殮時勾挂在腰間的,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帶鉤的左向勾挂是一種傳統習慣,正是有了這樣的習慣,許多帶鉤在打造時就考慮到了這一點,以適應左向勾挂的傳統。這種傳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右利手主導的結果。
帶鉤與帶扣的設計,結構以便利作考量,便於係結,也便於開解,大多小巧精緻。
參
帶鉤與帶扣,物件過於細小,一般不為研究者看重。對鉤與扣的文化史意義,也少有人涉及。但須知,帶鉤雖小,背後卻常常關聯著大歷史,有人因佩鉤而得以繼承王位,有人因竊鉤而被誅殺,小小的帶鉤也演繹過風雲變幻的歷史,也曾深深融入它所流行年代的社會文化生活。
臨潼秦始皇陵俑坑出土配鉤束帶陶俑。文物出版社提供
人們關注“束修”,是從《論語》開始的。《論語·述而》裏記載,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很多人由此了解到了孔門的學費。束修,或寫成束脩。束脩可能是什麼呢?有觀念認為是幹肉,或是臘肉,似乎孔子是愛吃臘肉的。在束修和臘肉之間畫等號,經學家們以為這是孔子規定的拜師禮,朱熹認為“束修其至薄者”,説這點臘肉不算什麼厚禮。《朱子語類》還説,束修最不值錢,羔雁則比較貴重。
筆者則認為,孔子的意思原本可能是“自/行束修/以上”。古代男子十五歲入學,要行束修之禮,男子的年齡可用“行束修”代稱。也正因為如此,漢鄭玄為“束修”下的注語即是“謂年十五以上”(見《後漢書·延篤傳》注)。這束修之禮是什麼意思呢?當是繫腰帶禮,與及笄禮和冠禮意義相似。西漢孔安國《論語注》就説:“束修,束帶脩節。”三國何晏《論語集解》引孔安國語説:“言人能奉禮,自行束修以上,則皆教誨之。”孔穎達釋《尚書·秦誓》“如有束修一介臣”時,也引述了孔注《論語》以束修為束帶脩節之説。這樣看來,束修當臘肉解,顯得多少有些滑稽。
孔子收學費的公案,算是有了一個新解。與此同時,也産生了一個新問題,就是“束帶”之禮的問題。一般來説,束帶禮是冠禮的一個內容,古代的習俗是男子二十而冠,適時會冠帶相加。《禮記·冠義》説:“成人之者,將責成人禮焉也。責成人禮焉者,將責為人子、為人弟、為人臣、為人少者之禮行焉。將責四者之行於人,其禮可不重歟?”通過行冠禮,一個男子從此轉變為社會中的成年人,提醒他要成為合格的兒子、弟弟、臣下和晚輩,如此才可以稱得上是成人了,冠禮是以成人之禮來要求人的禮儀。
漢代玉鉤。文物出版社提供
冠禮的執行年齡有時是可以變通的,有時是根據需要而定。不過年十五的束帶禮,卻並沒有單獨進入古禮的文獻記述,或者它並不是什麼規定的儀禮,只是一種象徵性的比喻。
漢桓寬《鹽鐵論·貧富》説:“余結發束修,年十三,幸得宿衛,給事輦轂之下。”他經歷的束修之禮,是十三歲。《後漢書·延篤傳》説:“且吾自束修以來,為人臣不陷於不忠,為人子不陷於不孝。”《晉書·列女傳·王凝之妻謝氏》説:“束修整帶造于別榻”。這些話都是直接將束帶指為束修,義理明晰。
束腰的這個“帶”,還可能是象徵,而且不是一般的象徵,它可以與“冠”齊稱並提,有時甚至可以用“帶”代“冠”,作為官位的象徵。如《論語·公冶長》説“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漢書·燕剌王劉旦傳》説“寡人束帶聽朝三十餘年,曾無聞焉”,唐韋應物《休暇東齋》詩云“由來束帶士,請謁無朝暮”,宋司馬光《病中鮮于子駿見招不往》詩云“雖無束帶苦,實憚把酒並”。
不論上朝還是面官,有官位者是一定要頂冠束帶的,正如清程大中《四書逸箋》卷一雲“古人無事則緩帶,有事則束帶。”所謂有事,即公幹或比較正式的場合,一定要束帶。陶淵明就不願受這樣的拘束,辦公事還要人提醒束帶。《晉書·陶潛傳》就記載,“郡譴督郵至縣,吏白應束帶見之”。又據歐陽修《歸田錄》所述,宋太宗夜召陶谷,陶谷見太宗站立住卻不肯進見,太宗意識到是因為自己沒有束帶的緣故,令左右取袍帶匆匆束之,陶谷見太宗束帶之後才進見。
王逸注《楚辭·離騷》有“善自約束”一語。以鉤帶為本義,後人將束帶引申為品行操守的約束。所謂束修自好,就成為君子處世的一個準則了。
至遲從漢代時起,束帶開始引申為道德修養,象徵操守。如范曄《後漢書·卓茂傳》説,光武帝“乃下詔曰:前密令卓茂,束身自修,執節淳固,誠能為人所不能為”。又如《晉書·儒林傳·虞喜》説:“伏見前賢良虞喜天挺貞素,高尚邈世,束修立德,皓首不倦。”這些束修之説,都是道德操守。
回過頭再讀孔子的話,“自行束修以上”,似乎聞不到有幹肉臘肉的味道了。自行束修與束修自好,兩詞的源頭,都匯在人的腰間之帶上了。
古代在朝在野,安身立命,束帶矜莊,帶鉤與帶扣在那樣的時代是不可缺少的標配。
(作者:王仁湘,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