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挖掘古籍的時代價值,這種做法可稱“創造性保護”

發佈時間:2022-04-20 10:05:54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陳之琪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挖掘古籍的時代價值(新語)

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獻,是中華文明的偉大結晶,時代越是發展,我們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寶藏,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紙頁輕薄,卻能承載文化厚重;書簡脆弱,亦曾歷經歲月滄桑。

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以“古籍事業繁榮發展”為主要目標,極大鼓舞著廣大古籍工作者的奮鬥熱情。

古代典籍如同文明的“時光匣”,是中華文化傳承千年的鮮活見證,也深深潤養著文化自信。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獻,是中華文明的偉大結晶,時代越是發展,我們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寶藏,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邁出“數字新步伐”很重要。一方面,數字技術讓脆弱的不可再生文物永駐“雲端”;另一方面,技術賦能更將為後續研究與實踐提供長久助力。從文本與影像數據庫,到可視化“圖譜”,“一鍵”便能完成海量古籍資料的提取與整合,研究者可將更多精力投入後續數據分析中。借助數字化手段,古籍“搶救性保護”才更高效。

讓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還要調動“時代想像力”。95後攝影師通過設計創作,生動再現《山海經》中的神獸,引發網友關注;文化類節目《典籍裏的中國》通過戲劇、影視等形式,讓典籍故事更具生命力、感染力……古籍借助文字、圖畫、視頻等多樣形式被賦予時代新義,正是一種創造性保護。

挖掘古籍的時代價值,還要求我們不斷深化對古籍事業的認識。近幾年,公眾對古籍保護的關注與熱情持續高漲,對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訴求也不斷增強。比如,四川西部文獻修復中心開設古籍修復培訓班,吸引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進行培訓,現已擁有近50人的專業團隊。

讓古籍“活起來”,這既是對文明根脈的溯源,也是對時代發展的思考。做好新時代古籍工作,向下紮根、久久為功,我們一定能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堅定更廣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從中獲得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陳之琪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