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全國漢文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 總量達270余萬部 資源分佈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

發佈時間:2021-12-10 10:17:33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 陳雪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光明日報記者 陳雪

12月8日,2021年全國古籍保護工作座談會在湖北武漢召開,會上介紹了“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主要進展及經驗,其中一組數據十分亮眼:全國漢文古籍普查完成270余萬部,漢文古籍普查基本完成,全國古籍資源分佈和保存狀況基本摸清。

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及文化和旅遊部的統籌領導下,以“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為依託,以《“十三五”時期全國古籍保護工作規劃》為指導,聯合全國各級各類古籍存藏機構,以普查登記為基礎,以分級保護和揭示利用為重點,在古籍修復保護、整理研究、闡釋利用、傳播推廣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全國漢文古籍普查工作基本完成,總量為270余萬部,30個省份基本完成漢文普查工作,佔預計漢文總量的90%以上,共2861家單位完成古籍普查登記工作,佔預計存藏機構總數的96%以上。目前,經國務院批准公佈的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和“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已有13026部珍貴古籍和203家單位入選。

近年來,通過古籍普查新發現了一批珍貴古籍,如孔子博物館藏《乾隆禦定石經》,為2019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在舉辦碑帖普查編目培訓班時的新發現,確定為清乾隆初拓本,自嘉慶元年賞賜孔府後,保存至今;重慶圖書館藏明初拓本《汝帖》等,亦為碑帖普查編目中的重大發現;上海圖書館在古籍普查時發現的宋刻殘本《杜工部草堂詩箋》,可與國家圖書館、上海博物館藏本合璧。

古籍徵集工作也有許多新發現,如國家圖書館新購三件早期印刷品,其中五代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刻本《佛説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為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南京圖書館新購北宋本《禮部韻略》,為海內外現存最早刻本;湖北省圖書館新購北宋寫金粟山廣惠禪院大藏經本《大方廣佛華嚴經》,紙墨精良、存世稀少,彌足珍貴。

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張旭在會上指出,做好古籍保護工作,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歷史和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責任重大。我們要按照中央有關精神,把古籍保護工作納入整體佈局,繼續深入推進實施“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各級公共圖書館要加強組織領導,發揮古籍保護工作的主力軍作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要指導各地進一步建立完善省級珍貴古籍名錄和古籍重點保護單位評審機制。中國古籍保護協會要發揮行業組織優勢,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推動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援古籍保護工作的生動局面。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介紹了“十三五”以來全國古籍保護工作中的一系列進展。

古籍修復方面,依託12家“國家級古籍修復中心”以點帶面重點推進古籍修復工作,設立清宮“天祿琳瑯”、迪慶州圖書館館藏“納格拉洞藏經”、山西宋遼金元珍貴古籍、山東《文選》蝶變等一批國家珍貴古籍重點修復項目,古籍修復總量超過370萬葉。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寧波天一閣等機構的古籍修復技藝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古籍數字化方面,“中華古籍資源庫”平臺已累計發佈古籍及特藏數字資源10萬部(件),實現免登錄線上閱覽,全國39家古籍收藏單位線上開放共用古籍數字資源超過2.2萬部,極大滿足了社會公眾對古籍資源的利用需求。

海外古籍調查與合作方面,“海外中華古籍書目數據庫”累計收錄美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的80余萬條書目數據,海外藏《永樂大典》、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藏古籍善本、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漢籍、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寫本等一批流散海外的珍貴古籍通過數字化形式得以回歸,日本永青文庫36種4000余冊漢籍實現實體回歸。此外,古籍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制度體系建設、影印出版等方面也取得了眾多成果。會上還頒發了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證書和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標牌。

《光明日報》( 2021年12月10日09版)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