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勝利80週年文獻展在穗開幕

發佈時間:2021-12-09 09:07:29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程景偉 | 責任編輯:秦金月

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勝利80週年文獻展在穗開幕


  展品 程景偉 攝

中新網廣州12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跨越粵港澳三地、行程上萬里、秘密護送800多名文化名人脫險……由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主辦的“故紙無聲訴風雲——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勝利80週年文獻展”,8日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革命廣場舉行開幕式。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國進入了艱難的抗戰時期。全民族抗戰爆發後,因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廣州、武漢等地區的相繼淪陷和國民黨頑固派對進步力量的打壓迫害,大批文化界進步人士、愛國民主人士轉移到暫時未受戰火侵擾的香港,通過各種途徑發表抗日主張、進步言論,使香港抗戰文化活動空前活躍,成為對外宣傳團結抗戰的重要陣地。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侵略軍佔領香港。中共廣東黨組織和東江抗日遊擊隊,團結粵港澳地區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聯合開展一系列緊急工作,營救在香港的愛國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這次行動歷時半年多,共營救出何香凝、柳亞子、鄒韜奮等800余人。著名作家茅盾在《脫險雜記》中,將這次營救行動評價為“抗戰以來最偉大的‘搶救’工作”。

大營救東線示意圖 程景偉 攝


  大營救東線示意圖 程景偉 攝

該次展覽依託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館藏中大量的珍貴歷史圖片和文獻資料,以“時人寫時事”為切入點,結合場景搭建、文字視頻等多種元素,按照“以筆救國,號聲嘹亮”“凝心聚力,千里營救”“留存文脈,開拓未來”三大部分,生動描繪80年前這一驚心動魄的歷史畫卷。

展覽甄選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實物文獻40余種,重現營救過程的艱辛和風險,其中既有夏衍、茅盾、梁漱溟等被營救文化名人從香港脫險後發表的紀實文章,抗戰時期香港出版的進步報刊、抗日題材版畫,又有連貫、黃秋耘等參與營救工作者撰寫的相關回憶錄等。

記者注意到,夏衍、茅盾、梁漱溟、薩空了、華嘉等文化名人回憶作品(1943年前後的初印本)在此次展覽中亮相。其中,作家夏衍的《走險記》(1942年版),記述了香港淪陷後,夏衍等人從香港用漁船渡海至澳門,再乘船轉江門都斛登陸,後由陸行至臺山這一段驚心動魄的經歷。

部分參與大營救的人員名單 程景偉 攝


  部分參與大營救的人員名單 程景偉 攝

薩空了的《香港淪陷日記》(1946年版),記事時間從1941年12月8日戰爭爆發開始,到1942年1月25日作者逃離香港為止,歷時共49天。其中不僅有薩空了本人在香港淪陷前後的經歷,還記錄了許多當時在港文化名人梁漱溟、鄒韜奮、范長江等數十人的情況,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故紙無聲,默訴風雲。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負責人指出,該次展覽通過對文獻資料的深入挖掘,仔細梳理出大營救轉移路線。營救工作勝利完成以後,很多人認為脫險路線的選擇,對於成功突破日本侵略軍封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展覽開幕式上,廣州交響樂團首席、副團長張毅和他的團隊“飛·粵”弦樂四重奏,共同演奏馬思聰《第一弦樂四重奏》選段及《F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青年學子們集體朗誦經典詩篇《再會吧,香港》,重現80年前烽火歲月中延綿不絕的家國情懷。

該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1月16日。(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