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走進新川古墓群 翻閱半部“四川通史”

發佈時間:2021-12-06 09:32:42 | 來源:成都商報 | 作者:喬雪陽 | 責任編輯:秦金月

走進新川古墓群 翻閱半部“四川通史”

在新川古墓群,考古工作者們收穫頗豐:不僅發現有新石器末期居址遺存,而且揭露了千余座古代墓葬,時代自戰國時期延續至明代,跨越2000多年曆史,期間沒有大的時代斷層,堪稱埋藏于地下的半部“四川通史”,是四川地區珍稀的通史式的古代墓地。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喬雪陽

12月5日下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度社教活動“撥雲見日——成都考古社教行”的第二場活動——“走進考古現場·新川古墓群”成功舉辦。

35位通過“成都考古”微信公眾號報名成功的市民,跟隨考古領隊左志強來到了位於成都市高新區的新川考古工作站,一起探秘挖出半部“四川通史”的新川古墓群,親眼見證了傳説中的“白金三品”龍幣,並參觀考古專業人員製作漢磚拓片。

這也是新川古墓群自去年公佈了考古挖掘研究成果之後,首次向公眾開放。

從戰國延續至明代

這片古墓中藏著半部“四川通史”

2020年5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了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5年來的考古成果:出土了數以萬計的文物,發現了從戰國至明代的千余座墓葬,時間跨度2000多年,其間沒有大的時代斷層,串起半部埋于地下的“四川通史”。

轉眼一年半過去,這處轟動一時的古墓群,後續整理與研究工作進行得怎麼樣?昨日下午1點多,35位市民在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左志強的帶領下,走進考古現場。

左志強向大家介紹:2015年3月~2020年5月,為配合新川創新科技園項目的建設,經報國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在10多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開展了連續多年的考古發掘工作。從這些古代墓葬中,出土了數以萬計的陶、瓷、銅、鐵、玻璃、石質等不同材質文物。其中以戰國末期“郫”戈、西漢時期帶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新莽時期錯金“一刀平五千”錢幣等文物,尤具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

市民親眼目睹

傳説中的“白金三品”龍幣

隨後,左志強帶著市民們在文物標本陳列室對文物標本及畫像石棺,做了一系列近距離觀察,並由“文物醫生”給大家講解這些出土的碎片是如何逐步通過科學手段恢復到高度接近當初成品狀態的修復過程。觀眾們對帶有外文字母的“龍紋鉛餅”普遍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漢代鑄造的貨幣為何會出現外文字母呢?

左志強告訴大家,據考古人員推測,這件“鉛餅”應是“白金三品”之一的龍幣。他同時提到,歷史上漢武帝發行“白金三品”,其實是在連年征戰、開疆拓土、國家財政面臨困窘時的選擇,更像是一種鉅額“虛幣”,也引起了民間大規模的盜鑄。“新川創新科技園發現的實物含鉛量較高,因此命名為‘龍紋鉛餅’,可能是民間盜鑄時加了鉛所致。這種鉅額虛幣最終只流通了5年就淡出歷史舞臺。”

隨後,左志強又帶大家來到了工作站附近的新川古墓群考古發掘現場。

“墓葬是人類文明史較為特別的一種存在,不僅是人類物質生活遺存的集大成,也是人類精神生活的反映,既關乎生,也關乎死,從這個角度上説,人類墓葬史也是一部人類生死觀的文明史。”左志強總結説。

據悉,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2021年度的社教活動接下來還有兩場即將舉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成都考古”微信公眾號,屆時仍會有免費參與的寶貴名額放出。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