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禮儀、言語、茶器、色彩……中國人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一器一物是我們的日常審美,也都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文化中優雅、美好的那部分,漸漸又回到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中。
禮儀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特徵。在古代,中國被外國友邦稱作“禮儀上國”,在幾千年華夏文明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世界認識中國的一張重要名片。
最近,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了職業禮儀講師海英所著的《禮儀中國》,這是一本關於古人日常生活的禮儀小書,全書圍繞行住坐臥、言談舉止、衣冠服飾、迎來送往、宴饗婚嫁等幾個部分,用圖文、案例並用的方式呈現出了一幅幅古代日常生活儀禮圖景。此外,作者也專注于禮儀的古為今用,她選出具有當代價值的內容,結合現代社會的禮儀規範,進行詳細圖解。
今天的中國,正處於一個中與西,古與今之禮相混雜的時代。傳統禮儀不再是當代國人的通行準則,但不可否認,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核心價值理念“仁義禮智信”以及“溫良恭儉讓”的基本要求,仍融入在尋常百姓之家,深刻在日常生活之中。人們從家庭瑣事到為人處世,從宴饗到婚喪,從私人領域到公共場所,親朋好友、長幼平輩之間,都可以看到傳統之禮發揮的作用。對於今天的每一個中國人來説,“不學禮,無以立”,懂禮、習禮、明禮、守禮仍是為人處世、行為準則上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
坐立行走的規矩,衣冠服飾的款式,見面待客的禮節,乃至餐桌上的一些基礎禮儀,無不顯示著古人的謙遜、智慧與風度,而不可否認的是,今天的我們對於古禮是有曲解的,當前的一些影視劇中,也經常會出現一些隨意的解讀和呈現。曾經的“禮儀中國”是否已經遠去?而哪些禮儀文化被賡續下來並編織進我們的文化基因?最近,澎湃新聞專訪了《禮儀中國》的作者海英。
《禮儀中國》
禮失求諸野:漢唐遺風在日本南韓的延續
澎湃新聞:在書中也多次出現這樣一句話:“後傳入日本和高麗,到今天仍在使用”比如在“跪拜禮”的部分、比如在介紹“席地而坐”的坐姿時,有時候我們講“禮失求諸野”,現在在討論中國古代文化時也常有這種感覺:或許在中國已經被棄置很久、只是在文獻中“存活”的一些禮儀需要在曾經中國文化輻射到的外邦去尋求。在研究和復原中國禮儀時是否會去別的國家尋訪,或者進行對比?可以以具體的案例談談他們是如何保留某一個禮儀規範、或者是結合實踐做了哪些調整嗎?
海英:我們的國家曾經是向海外輸出“衣冠禮制”的禮儀之邦,但是在今天,在國內很少有這樣的禮儀保留,最多也是從古籍文獻、出土文物或者古畫中去尋找線索,甚至不得不“禮失求諸野”。我在書裏,多次提到日本和高麗等東亞國家對我中國傳統禮儀的延續和保留,這不僅是給讀者一個更為直觀立體的想像空間,更是一種對傳統禮儀文化流失的提醒。
在許多年前,我幾次去南韓、日本參觀和感受。現在的南韓和日本的禮儀規範,基本上是從我們古代傳過去的,而且還保留得非常完整。
比如南韓的禮智院是一家由南韓文化部支援,專門教授南韓傳統禮儀文化的一所學校。進入學校大廳就可以看到墻上挂著一幅巨型孔子畫像,兩邊貼著取自《論語》的兩句“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個學院開設了大量不同形式的傳統禮儀課程,有韓服文化,有專為兒童開設的日常禮儀,重點講授日常的言行舉止、揖讓應對等等。甚至還為外國友人也開設了南韓文化、茶禮、學習如何做泡菜、穿韓服。當然,傳統禮儀在南韓是最基礎的教育,在學校還會開設射禮、冠禮、笄禮。除此之外,南韓民眾每遇到中秋、端午、春節這樣的節日,家家也會祭祖。祭祀中的儀程,與中國傳統禮儀一樣,祭品擺放有位置規矩,家人按輩分高低跪列,在祖宗神位之前舉行獻酒、薦飯儀式。同樣,南韓也舉行祭孔大典,就連祭祀人的步態,仍保留了我國傳統祭禮中“拾級聚足”的登階方式,就是一足登上一階後,另一足與之並立,然後再登上一階,就這樣以一足一併,一級一級登階的步法以示敬重。
日本的傳統文化,一直是最具我國漢唐遺風的,禮制也是。在《禮記》中有許多與日本生活禮儀有相似之處。比如在榻榻米上席地而坐的姿勢,手勢位置,行禮動作,跪拜姿勢等等,與我國傳統禮儀極為相似。再如大家熟悉的日本鞠躬,對尊長、平輩的行禮度數,視線落在受禮人的哪個區域才能表達敬意。給客人端茶倒水,會用上托盤。不是直接轉身,而是後退幾步再轉身的禮敬姿勢,無不是我國傳統禮儀的展現。日本茶道也源自我國宋朝的點茶,不同於唐代的煎茶,我國宋人喝茶時,會把茶葉磨成粉,有時還會在茶湯裏作畫,這叫茶百戲。可惜茶百戲在今天卻消失了,但是在日本仍舊可以見到。
由此,我們如何重建新時代中華禮儀體系,如何讓傳統禮儀走進校園、社區、尋常百姓家,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問題了。
[宋]《文會圖》關於點茶的局部
[元]《鬥茶圖》局部
澎湃新聞:具體到個案中,書裏你也引用學者尚秉和的觀點:“蓋席地之風歷三代兩漢,至晉而更。跪坐之容,歷三代兩漢以訖于唐,約數千年,至宋而革。迄於今,惟日本、高麗仍席地跪坐,合中國無有也。且高幾、高案亦相因以起。凡讀書、習字諸動作,亦相因以變更。此乃中國起居史上之一大革命。”
其實在日本和南韓,尤其是日本後來演化的榻榻米,幾乎是席的照搬,而且成功地成為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在諸多的起居陳設和舉止儀錶中,席和由席而衍生的一切容止規範顯得非常突出,這背後有一種怎樣的文化背景?你怎樣看席在日本和南韓的接受?
海英:説到席,以及由席而衍生出來的古人日常生活習俗和儀禮,確實是非常突出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在寫《禮儀中國》這本書的時候,把席地而坐放在開篇的原因。
先秦時期,古人的民居住宅都比較低矮,空間也不太大。為了隔潮,有錢人家裏會把室內都鋪上筵,再把席鋪在筵上,功能相當於今天的座椅。人跪坐在席上面也比較舒服。同時,圍繞著席而衍生出來的一系列日常禮儀比較多。人們席地而坐,向對方表達最高禮敬的方式,也是順勢向下俯身,形成了跪拜禮,人們也常常促膝長談。只有在席禮稍有區別,比如請尊長、貴客坐正席,有時會在大席上再加舖一張小席,或者為貴賓另單鋪一席,叫貴賓席。在本書的第一章“舉止儀錶篇”的“衣冠”一節,講到了古人不管是著履還是穿屐,日常起居登堂入室有脫鞋的禮節,尤其是在朝堂,人臣見君王還要行履襪之禮。
自東漢開始,隨著民族大融合,人們的生活方式、衣著服飾以及傢具用品都有了變化。其中西域的一種坐具——胡床出現,坐在胡床上是以跨坐的方式,讓膝蓋得到了解放。隨之而來的,比如榻,也在慢慢地加高。從漢代經歷隋唐五代數百年,再到宋,高大桌椅的出現,並逐漸普遍,才徹底擺脫席地而坐,變成垂足高坐。同時,還直接影響了古人的飲食方式,圍桌合食開始慢慢得到發展。
[唐]《高逸圖》中的席地而坐的場景
[宋]《文會圖》中使用桌
當席傳入到日本和高麗,席地而坐的姿勢,甚至行跪拜的禮節,也幾乎照搬我國古代的席禮,能夠延續至今我想有幾個因素。比如,日本是一個民族比較單一的國家,沒有經歷毀滅性的禮崩,歷史文化也沒有較多的更替。而我國改朝換代和民族融合則很頻繁,中華傳統禮儀不斷吸收、融合周邊文化,展示出了巨大的包容性,這是孔子説“禮,時為大”的體現。在日韓,席禮延續至今可能也與這兩國的民居空間較小有關。比如日本,在明治維新時期,也有西式傢具進入,也沒有造成多大的衝擊,直至今日,日式傳統傢具一直佔據主流,席地而坐仍是一種最好坐姿方式。
重建規範的禮儀體系,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澎湃新聞:這裡也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就是“器”與“道”的關係:一個新興的物品的出現會影響整個禮儀的習慣和程式:比如八仙桌和圓桌的出現為“合食制”提供了可能,而胡床的流行又逐漸瓦解了沿用了千年的“席地而坐”和與其相關的一切禮儀。你怎樣看這種現象?是否還有類似的案例?
海英:道與器,其實是屬於形而上和形而下的關係。我們翻閱傳統文化古籍文獻,都可以發現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器以藏禮”或者説“器以載道”是最重要的內容。
通過器,可以展示一種生活方式和禮儀秩序,比如你剛才説到的八仙桌和圓桌的出現,就打破了原來人們席地而坐和一人一案的分食的習慣,變成了圍桌合食制。西域胡床的進入,讓席地而坐變成了垂足高坐,反倒凸顯出後世行跪拜禮背後所體現的尊卑貴賤,上下高低等級。除此之外,器,還可以體現一種典章禮制,是一種禮的尺度的體現。比如,商周時期出現的青銅器,它不只是貴族們日常所用的器皿,更是一種權力的象徵。
澎湃新聞:《禮儀中國》使用比較多的材料是三禮,年代久遠,三禮也是古代中國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在當時的實踐中就比較有難度。甚至像是上一個問題所呈現的,真正沿用到今天的是經過各個時代的民族融合文化影響的新的禮儀制度,而非周制。你的寫作中怎樣對這些歷史材料進行取捨?比如是否在三禮的巨細和龐雜中選擇在後代的歷史中實踐的比較好的或者説對今天仍有意義的?
海英:傳統禮樂文化浩如煙海,“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是我國古代禮學重要的理論形態。後世幾千年的禮儀形式上變化了很多,但其禮儀內核沒有大的改變,其文化的源頭仍舊是三禮文化。
我想,現在除了能讓讀者從本質上了解、認識古代日常禮儀文化之外,對於那些與我們今天的生活有現實意義的,可操作性的,符合這個時代發展的禮儀行為規範也是可以提取出來古為今用的。
比如,對當代青年人的“成年意識”較為薄弱的問題,我從《儀禮》中挑選出周制的冠禮和笄禮,也就是古代成年禮。整個儀式繁雜莊重,從古人選擇加冠日,慎重為受禮者挑選加冠嘉賓,到儀式上男兒頭髮綰髻加冠,女孩加笄,行禮、跪拜,薦食、祭酒、取字、拜謝等等,每一個儀節和動作,每一句祝辭,都可以感受到尊長對即將踏入成年行列的青年殷切的希望。
揖禮
及笄禮
周制冠禮,是我國傳統成人禮最為完整的一套儀式,後世對其內容刪減很少。可惜在今天的中國,沒有一套完整的成年禮的體系。在今天的南韓,憲法規定十九歲到二十歲的男孩兒女孩兒都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參加成人禮,穿上韓服,男孩行冠禮,學習如何使用扇子。女孩頭髮綰成髻,插上笄。在日本,今天仍保留著擇吉日慶賀成年的儀式,年輕人都要穿上傳統和服,到神社祭拜,以示成年。
澎湃新聞:你從事一些很實際的禮儀培訓的工作,像上面説的中國禮儀文化集大成的三禮太過久遠,它本身就不具備照本宣科的可操作性,那我們現在的禮儀的形式,比如基本的坐、站、行走、見面、待客等所要遵從的禮儀應該依照什麼文獻母本來推行?還是主要在實踐中摸索和制定更適合當下的?
海英:我國需要重建的是真正具有內在約束力的信仰系統,需要重建規範的禮儀體系,而且這已經是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了。我們會發現,去海外旅行,一部分中國人禮儀缺失,一張張貪食、杯盤狼藉、損壞公共物品的不文明行為的照片屢見報端。以上種種行為,都與一個自古被外邦稱之為“禮儀之邦”,擁有五千年曆史文明的古國,極不相稱。
史學家錢穆先生認為,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禮”,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連自己最獨特、最具代表性的禮都消失了,那還談何民族自尊、自信。
所以我們一定要以中華傳統的優秀禮儀內涵為根基,結合當下社會生活特徵,有選擇性汲取一些外來禮儀文化核心,在形式上加以創新。禮學經典之一的《禮記》,裏有許多禮儀精神和核心價值仍具有現代意義,比如一些為人處世的準則和行為規範。尤其是《曲禮》《內則》《少儀》以及《弟子職》等等這些篇章,講的都是古人言行舉止、儀錶儀態,進退揖讓、視聽飲食、灑掃應對、待客拜訪、謙恭辭讓、尊老進賢、鄰里和睦等等日常生活禮儀。後世朱熹的《童蒙須知》的教學內容,都是從《禮記》裏面選取出來的。
澎湃新聞:可以談談中國的哪些禮儀可以轉化,為現在通行的國際禮儀提供一些幫助嗎?
海英:從社交往來的禮節上來説,比如見面禮中,我們傳統的拱手禮、合十禮、揖禮都可以轉化為通行的國際禮儀。這幾種行禮姿勢端莊優雅,操作起來也簡單便捷,主動性強,一方可隨時隨地向對方行禮。相比西式的握手、擁抱、親吻禮,我國這幾種傳統見面禮行禮時,保持了距離,雖然少了身體接觸的親密感,但是向對方表達敬意的程度一點也不少。
從禮儀思想的高度來講,我們向外追求言行舉止的規範,同時也向內注重心性涵養。古禮講究的忠孝信義、舍生取義的品格可以成為當今世界現代文明的行為典範和準則,尤其是“和而不同”的處世之道,正是當今新形勢下的世界需要的。另一個核心就是“敬”,也是值得借鑒的。《禮記》有雲“夫禮者,自卑而尊人,雖負販者,必有尊也”,人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即使是一個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的小販,也一定有令人值得尊敬的地方。
澎湃新聞:你在實際推行禮儀時面臨哪些實際的困難?比如是否對於以哪一種儀態姿勢為準則大家各執一詞等等?在實際推行中不太好進行等等?
海英:在今天這個十分崇尚個性自由的時代,推廣傳統禮儀是有一定的實際困難的。目前國內禮儀教育,重西式輕傳統的比較多,家長寧可讓自己的孩子花幾萬元去學西方貴族禮儀,學習如何拿刀叉、拿紅酒杯,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學習如何優雅吃中餐。許多女性朋友喜好英式下午茶,其實,在我國古代也有“下午茶”,禮儀上的考究,與英式下茶有過之無不及的風範。比如在唐代,宮廷女子常舉辦“下午茶”,每位女子從髮型、頭飾、粧容、禮服,那可是一等一的優雅華貴,茶具、茶桌、坐具也都極為精美考究,還有現場奏樂。
[清]《月曼清遊圖冊》古代女性的雅致生活
禮節是有其時代性和一個逐漸演變的過程的,比如大家很排斥跪拜禮。而跪拜禮在先秦時期一直是常用禮節,為何最後成為了大家心中不接受的姿勢呢?一是在漢初叔孫通為漢高祖制儀時期,嚴格規定臣下見君上須叩首跪拜,不跪不拜要受處罰。當然,還有隨著高足傢具的出現,人們不再席地而坐,人們下跪行拜禮,反倒禮敬程度顯得更為隆重,受禮人的威嚴感更為突出,到了後世,也徹底演變成了在封建社會裏,用來區分高低貴賤的一種禮節了。
再如對古禮中敬語的推行,許多人覺得今天説這些文縐縐的話,很奇怪。其實古禮有許多敬語,有時候是適合的,比如在寫信時開頭寫上“某某敬啟”或“某某拜啟”,結尾寫上“順祝春安”或“順祝安祺”,總比直接寫某某收,結尾説“好了,再見吧”要有深意得多。“言語之美,穆穆皇皇”,與他人交談,態度要恭敬,謙虛恭敬,明尺度懂分寸。對於傳統敬語禮儀文化,希望家長或學校,可以讓年輕人多多了解,理解許多禮節所要表達的“敬”意,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所以在禮儀推廣方式上,不可只注重形式,只做操作層面,一定要對每一個禮節的內在含義講清楚,抓住深層的“義”。
用今天這個時代的眼光,正確對待這份綿延數千年的傳統禮儀文化
澎湃新聞:回到這本書中,《禮儀中國》中也引用了很多古代繪畫材料,比如《歷代帝王圖》中出現的“憑幾而坐”,還有《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垂足坐”,您可以再談談在這種對比文獻記載和傳世畫作或者出土文物獲得更加直觀的理解的案例嗎?
海英:雖然傳統禮儀在諸如《禮記》《周禮》《儀禮》《左傳》等古籍經典都有詳細的記載,但是復原時還是有局限性的。而古代的傳世畫作、各種出土的文物、古墓壁畫等等,都是古人生活場景最為真實的寫照。
比如:在寫“席”禮一篇,我用了《歷代帝王圖》《韓熙載夜宴圖》的局部圖景,可以完全看清楚那個時期坐榻的真實形制和坐在榻上的姿勢,以及由“席地而坐”到“垂足高坐”的演變時間。其實在叉手禮一篇中,如何行叉手禮,也提到了這幅畫裏面一位正在向韓熙載行叉手禮的情景,真實精準地再現了叉手姿勢。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再如,在寫“衣冠服飾”篇,不同時期的衣著服飾,髮式和著裝禮儀等等,配上了《歷代帝王圖》的局部,從中獲取到了漢代冕冠袞服極其精準的樣式圖。在寫宴飲一篇時,借鑒了東漢墓壁畫《宴飲百戲圖》,全方位展示了古代宴饗場景,參加宴席者的服飾、坐姿、食物的擺放位置、現場舞者的姿勢。寫“拜見禮”時,古人往往初次登門去別人家拜訪時會用投“木刺”的方式,讓主人對本人有個大體的了解,木刺其實就是一種用木片削成的簡牘,為了讓讀者更為形象地了解,便配上了出土的古時“木刺”圖,尤其是木刺上還留著古代拜者書寫名片的內容,比如抬頭寫什麼,問候語會寫在什麼位置,結尾還會寫上官職或字、籍貫等內容,為我們了解古代名刺書書寫內容,提供了具體精準的範本。
澎湃新聞:還有就是《禮儀中國》中設置五個單元,可以談談為什麼關注到這五個部分?
海英:全書的內容,總共分為舉止儀錶、向位禮儀、社交禮儀、飲食禮儀和人生禮儀五個大篇章。
舉止儀錶篇,具體是對古人的坐、立、行、容貌和衣冠作了詳盡的介紹。之所以把“舉止儀錶”放在開篇,正是有禮之貌的最好表達。第二篇“向位禮儀”重點對古代居住宮室建構佈局進行介紹,從中了解古代不同地點、不同場合的方位禮制。對今天國內、國際通用方位排序也作了詳盡的介紹。第三篇“社交禮儀”,重點介紹了古代幾種常用見面禮,比如跪拜禮、揖禮、拱手禮、叉手禮等等。第四篇“飲食禮儀”介紹古代的飲食文化、各種器皿、筷子文化等等。最後一篇是“人生禮儀”,選擇了誕生禮、冠禮、笄禮和婚禮四部分內容。主要是對儀式以及發展演變作一個詳盡的呈現。其實,人生禮儀篇當中,各種風俗儀節背後所體現的人文內涵是非常重要的,包含了古人對天地、生命的敬畏之心,對社會的責任擔當,婚姻家庭角色的不同思考。
澎湃新聞:其實現在的網際網路開放的環境導致對一個事情的看法很容易片面和激化,比如之前綜藝出現的徒弟為師父倒茶,倒完茶後剛好茶壺口嘴衝著師傅,就被批評不懂規矩,但是網友會很激奮地指責這是一種“封建禮教”。包括現在稍微對於女性的儀容服飾進行規範就有可能被網友定義為“女德班”,你怎樣看這些現象的出現?
海英:網友指責是封建禮教,我覺得有點矯枉過正了。給客人倒茶時,茶壺嘴不能對著尊長或客人,在傳統的茶道中也有這樣的講究。主要是為了避免壺嘴裏的熱氣衝著客人。這就像傳統禮儀當中講到的,給他人傳遞物品時,帶尖兒、帶刃的一端不可朝向別人是一個道理。我們平時喝酒,與別人碰杯時,為了向對方表達敬意,有時候需要把杯口稍低於對方的酒杯,對於這樣的禮節,大部分人就能接受,為什麼就不能接受茶壺擺放的禮節呢?而且同樣也是一種傳統禮俗而已。
另外,女性對服飾粧容進行規範,儀錶粧容整潔,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的體現。雖説今天是個崇尚個性化的時代,但不能把粗魯當個性。有時候,對於傳統禮儀,我們要把目光放寬一些,一定要先了解其背後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價值,再做批評也不遲。不能眼前看到幾個字,或聽到幾句話,就一股腦全部否定掉。當然,對於那些確實不適合當代社會生活的,尤其是那些陳舊保守、糟粕性的內容,比如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等等這些不符合今天時代發展的禮俗,絕不可推廣,更要杜絕。但不能因噎廢食,徹底拋棄。我們要學會用今天這個時代的眼光,正確對待這份綿延數千年、獨有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禮儀,去蕪存菁,形成具有新時代特點,又不失中華傳統本色的禮儀文化。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