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八千讀者用“買買買”告別多抓魚書店,新店明年三里屯見

發佈時間:2021-11-12 08:53:47 |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 作者:李俐 | 責任編輯:蘇向東

“多抓魚第一家線下店——北京大望路店,即將在11月14日結束營業,正式閉店。”近日,二手書店多抓魚發佈了一則閉店公告,不少讀者特意前往打卡,用“買買買”的方式與這家書店告別。同時,多抓魚也宣佈,位於三里屯的新店將於明年新年與讀者見面。

短短12天時間,8000多名讀者到店淘書

多抓魚書店地處大望路電影産業園,位置相對偏僻。即便如此,在工作日的下午,仍有不少讀者陸續走進這家書店。可愛的喵星人招牌、嘎吱嘎吱的木地板、懷舊的童年老物件……一切似乎並沒有多少變化,只有入口處醒目的“暫時離開”字樣在提醒著每一位讀者,告別的時刻到了。

推開書店的木門,一排排榆木書架映入眼簾,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各种經過消毒清潔、品相良好的二手書。店里正在舉辦“閉店告別大促”,上萬本英文隨筆小説、精美畫冊、哲學歷史政治大部頭、原版繪本等,把書架塞得滿滿噹噹。除了二至四折不等的二手書折扣,大促期間還有“全場原版書買3贈1、買5贈2”的優惠,店裏的讀者都在埋頭淘書。

“我買的這幾本都是人文歷史方面的,原版二手書打完折還是很值的。”讀者王先生告訴記者,他此前也來過幾次多抓魚,每次都不會空手而歸,“這家店書籍種類比較多,而且不是常見的暢銷書,有一定的未知性。”

讀者吳迪挑了十來本書,其中不少是心理學方面的。她是多抓魚的老用戶了,一直線上上買書、賣書,這次聽説大望路店即將閉店的消息,專程從常營趕來打卡。“現在這家店位置確實不太方便,相信去了三里屯會更好。”吳迪説,多抓魚實體店更吸引她的是“好玩”,“現在想買新書太容易了,拿起手機就能買,買的都是剛需。但逛二手書店更多的是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還會偶遇一些線上沒有的好書。”

除了淘書,小紅書博主“背地李”還特意帶上了相機,用鏡頭記錄下與書店告別的這一刻。“這家店來過八九次了,感覺它是一家很純粹的書店。除了買書,來到這裡還有一種探寶的感覺,不知道在哪個犄角旮旯裏就能挖掘出驚喜。買完書,還能沿著通惠河遛遛彎,挺浪漫的,所以在閉店之前,再來感受一下。”

多抓魚圖書運營負責人隗璐介紹,從10月30日閉店大促開始,截至11月10日,已有8000多名讀者到店,買走1.6萬冊書。多抓魚也提醒讀者,本週日書店將正式閉店,請大家做好防護、預約前往。

新店落地三里屯,向更多人傳遞二手消費理念

“儘管線上的資源是無限的,推薦演算法也越來越智慧,但這種能夠摸到書的觸動,這種不太抱著目的性與某本書的‘不期而遇’,總覺得難以取代,這也是我們堅持做線下書店的重要原因。”多抓魚在閉店公告裏這樣寫道,“大望路店的精神會跟這裡的榆木書架一起,被運往三里屯,並在那裏重生。”

兩年前,以線上二手圖書業務起家的多抓魚,利用創業初期位於大望路的倉儲庫房嘗試打造了第一家線下書店。由於這裡交通不便,沒有自然客流,只能靠忠實用戶和口碑傳播維持運營,期間又遇到疫情不斷反覆,很不穩定。多抓魚店舖拓展負責人思凡透露:“大望路書店一直處在不賠不賺的狀態,但我們發現無論人多人少,門店的購買轉化率是非常高的,大家對二手書的喜愛度有目共睹。”

“三里屯是北京最有活力的商區之一,我們想挑戰一下面對更多的新顧客,如何去表達二手是一種還不錯的消費選擇。”思凡介紹,新店選址在朝陽區機電院,計劃明年元旦左右開業,已經在緊鑼密鼓地裝修中了。“新店面積近1000平,目前策劃了四個區域:二手圖書、二手服裝、每週市集,還有多抓魚的咖啡小賣鋪。希望可以成為新老朋友每個月定期來‘進貨’的地方。”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讀者們都對新店抱有期待,但也有人擔心,多抓魚到了三里屯,原本的氣質“會被太濃的商業氣息所掩蓋”。有讀者直言:“希望它不要成為那種特別網紅的打卡店,還能讓我們安靜地淘淘書。”對於這些擔憂,思凡認為,拍照打卡本身並沒有問題,重要的是店家應該研究如何打動不同的顧客,讓他們真的對産品和服務産生興趣。可以放心的一點是,“新店圖書的種類還是會保持和大望路店基本一致,還是滿滿噹噹的一萬多本書。”

事實上,今年九月底,多抓魚就曾在三里屯做過一場慢閃活動,20天的時間裏迎來了近五萬名顧客,讓更多人體驗了二手市集的樂趣。隗璐透露,目前多抓魚的線上用戶已達到600多萬,“如果只考慮盈利,肯定是線上效率更高,但線下店的意義就在於和用戶面對面,讓更多人了解多抓魚的迴圈理念,讓大家親眼看到,二手圖書、服飾也可以非常乾淨、時尚和有趣。”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