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王扶林:一部劇為什麼能夠重播1500多次

發佈時間:2021-11-11 09:21:02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趙鳳蘭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王扶林:一部劇為什麼能夠重播1500多次


  王扶林 趙鳳蘭攝/光明圖片

【走近文藝家】

90歲的他,曾執導拍攝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這兩部作品後來成為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經典,至今仍發揮著“科普”文學名著的作用。他把拍攝經典電視劇比喻成從零開始的創業,認為“如果創作者急功近利,僅把影視劇當成一門生意,拍出的作品必然沒有生命力”。他建議年輕的影視劇工作者多讀一點古典名著,充分吸收前人的藝術精華,那樣才能變得聰明。

對不少中國人來説,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兩部電視劇是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作品。自誕生以來,它們一直髮揮著“科普”文學名著的作用。日前,某網站重播“彈幕版”四大名著,《三國演義》以1.3億的播放量和188萬的彈幕數一騎絕塵,而《紅樓夢》在過去34年裏重播更是多達1500多次。

兩部經典作品是如何完成的?背後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深秋時節,在原北京軍區空軍政治部文工團的寓所裏,兩部作品的導演王扶林接受了筆者的採訪。當天,他身著白色棉質襯衫和深藍色牛仔褲,笑意盈盈地斜靠在沙發上,儘管已是90歲高齡,卻鶴發童顏,面頰泛光,睿智機敏不減當年。

“拍攝《紅樓夢》時,作曲家王立平是第一個進組的,當時飾演寶玉、黛玉、寶釵的演員都還沒就位,這是為什麼?”王扶林以影視劇慣用的懸念手法把我帶進了他的紅樓世界。

在影視劇中,配樂如同其名,如配角一樣長期處於從屬地位,許多導演往往拍完了戲才請人根據劇情作詞譜曲,但王扶林卻反其道而行之。當年,王立平跟著紅學家胡文彬和主創們四處參觀北京的明清建築,劇組的人也納悶:這麼早把王立平弄來幹嗎?

“這就是我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為了讓演員沉浸式體驗角色,王扶林讓王立平提前寫出《序曲》和《枉凝眉》,演員們踩著音樂的鑼鼓點練功、聽講座,生活在一種音樂營造的紅樓情境中。

同樣,拍攝《三國演義》時,劇本尚未改編好,王扶林就讓谷建芬提前拿出一首《滾滾長江東逝水》,讓主創們踩著音樂的節奏,回到1800年前的歷史時空,從中獲取創作的靈感。在王扶林看來,影視音樂並非隱匿于畫面背後的配角,它與演員的對白共同構成了畫面的語言。

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演員與原著人物高度貼合,“好似從書中走出來的人兒一般”。談到對角色的“神還原”,王扶林説:“有人説我會審美,選對了一群姑娘和文臣武將,我説不是我審美水準高,而是我根據原著的要求來選演員,要是自作聰明就壞了。”

按王扶林的經驗,選角重在情態傳神,氣質貼切。演員漂不漂亮倒是次要的,關鍵要符合原著人物的神韻。“陳曉旭算不上特別漂亮,但她身上有林黛玉的氣質,這種氣質不是靠演技能演得出的。再如演諸葛亮的唐國強,當時有人認為他是奶油小生,與神機妙算、胸懷韜略的諸葛亮相去甚遠,但我覺得他有儒雅之氣、智慧之相,非常貼合原著人物的氣質。”在王扶林看來,導演一定要有選人的眼光。

即便導演有眼光,87版《紅樓夢》選演員還是花了三年多時間。為一部戲全國海選演員、耗費數載光陰,這在今天看來是一種奢侈,但正是慢工出細活的沉穩和恒心篤定的赤誠,才成就了經典歷久彌新的質感和分量。

王扶林把拍一部經典電視劇比喻成一次從零開始的創業。《紅樓夢》是室內戲,他原以為很容易拍,後來真拍起來發現太難了。戲劇講求矛盾衝突與戲劇性,可《紅樓夢》裏既沒有激烈的矛盾,也沒有劍拔弩張的場面,有的只是瑣碎的生活細節和複雜的人物關係,比如今天打牌,明天猜謎語,後天做遊戲,相互打情罵俏使小性子,要在這些平淡瑣碎的生活日常裏塑造人物、體現主題,十分考驗導演掌控全局和提煉主旨的功力。

為了把《紅樓夢》拍出“吸引力”,王扶林採取現代審美與歷史審美相結合的原則,不僅借鑒使用回憶、幻覺等當時時髦的視覺表現手法,還與服化道等工作人員認真研究明末清初人們的服飾造型,包括賈寶玉留不留長辮子的問題,同時還要求王立平的音樂既有“大雅”的素養又有“大俗”的魅力。“我們把老祖宗的精華認認真真捧出來,觀眾怎能不接受?果不其然,《紅樓夢》播出後70%的觀眾是青年人。賈寶玉等人的造型也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他的形象既不是現代的,也不是明末清初的,而是演員與化粧師一起創造的。”王扶林説。

不過,王扶林坦言拍《紅樓夢》時犯了一個“大錯誤”。“賈寶玉初見林黛玉時説‘這個妹妹我曾見過’,可在電視劇裏卻看不到他們在哪兒見過。由於劇中缺少‘神瑛侍者澆灌絳珠仙草’這個鋪墊,後面的故事就呼應不起來,這是我們對原著理解不深所致。”談到87版《紅樓夢》的美中不足,王扶林言語中流露出遺憾與自責。

兩部經典電視劇歷經二三十年不褪色,王扶林説這是因為文學經典的價值和魅力是跨越時空的,而作為對文學名著的視覺化呈現,87版《紅樓夢》和94版《三國演義》其實是一種“電視劇文學”。

如今,“電視劇文學”頗受冷落,一些通俗劇製作者追求“好看、好玩、養眼”,樂於生産“文化快餐”。“如果創作者急功近利,僅把影視劇當成一門生意,拍出的作品必然沒有生命力。”為此,王扶林給年輕的影視劇工作者提了條建議:“最好多讀一點古典名著,從中汲取些歷史知識和傳統文化,充分吸收前人的藝術精華,那樣你才能變得聰明。”

(作者:趙鳳蘭,係中國文化報高級記者)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