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新局 國家藝術院團巡禮》系列訪談之一
中國網10月25日訊 (記者 蘇向東)國慶前夕,由中國歌劇舞劇院創作的大型舞劇《秀水泱泱》,作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的獻禮劇目,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成功首演。
從重排歌劇《白毛女》《小二黑結婚》《江姐》,到新創歌劇《張富清》、舞劇《秀水泱泱》《英雄兒女》《到那時》,在2021年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起點上,中國歌劇舞劇院用一部部動人的民族歌劇、民族舞劇精品,為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獻禮。
中國歌劇舞劇院是中央直屬院團中規模最大、藝術門類最多、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級藝術劇院,新中國第一部民族歌劇《白毛女》等多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典範之作都誕生在這裡。
中國歌劇舞劇院院長陶誠在接受中國網《“十四五”開新局 國家藝術院團巡禮》欄目專訪時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歌劇舞劇院將落實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意見,堅持劇院“二三二”發展戰略,即堅守“中國民族歌劇、舞劇”兩個主業,堅持“紅色題材創作、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當代表達”三條主線,以“社會效益為主、兼顧經濟效益”,充分發揮國家藝術院團的使命與擔當,講好中國故事、凝聚中國力量,創新打造精品劇目,勇攀藝術高峰。
陶誠表示,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目標指引下,劇院將一手抓創新,一手抓傳承。
“傳承經典絕不是簡單的把老作品重新再演一遍。重排經典,是向經典致敬,把經典作品賦予新的時代含義,向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向英雄致敬;重排是創新,用今天的審美,今天的舞臺,今天的時尚呈現,是把經典作品裏面的精神內涵、藝術價值得到新的挖掘和提升;重排是激活,用經典激活年輕一代血脈中與生俱來的紅色基因。”陶誠説。
“我們每一年都有好多部新的作品推出來。同時把經典作品傳承下去。”中國歌劇舞劇院今年重排的2021版民族歌劇《江姐》,將紅色經典的時代性和當代觀眾的審美相結合,在社會上、特別是年輕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在新冠疫情倒逼之下,中國歌劇舞劇院將挑戰轉化為機遇,順應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從總體上進行戰略調整。首先集中精力加大創作力度,為疫情好轉、市場逐步放開多做作品上的積累。其次,大力創新拓展線上演出。去年率先推出全國首部線上音樂劇《一愛千年》成為網紅劇,今年又開拓“雲演藝”産業領域,首創將年度舞蹈考核展示課從教室“搬上”舞臺,由線下“搬至”線上。考核課《舞上春》跳出傳統的課堂模式,經過精心編排設計,以中國傳統色彩為主題,分為月、翠、赭、黛、絳五個篇章,以中國古典詩詞作為內容表達,民族樂團現場配音,將季節、色彩、詩歌、音樂、舞蹈等元素充分融合,以當代手法演繹傳統文化,帶領海內外觀眾一起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風韻。
面對日趨激烈的演藝市場競爭,中國歌劇舞劇院如何應對?
陶誠認為,“最重要的是立足於自身,明確我們的優勢在哪。毫無疑問,歌劇和舞劇這兩個藝術品種是我們的優勢,而且我們主打的方向就是民族化,著力創作中國的民族歌劇和民族舞劇。”
陶誠説,隨著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民族藝術的作用和地位也越來越高。全世界的目光都在關注中國,我們的民族歌劇和民族舞劇到世界的舞臺上講述中國故事越來越受歡迎。
陶誠強調,中國歌劇舞劇院始終堅持一個理念,就是要讓中國的藝術走入世界頂級的主流劇場和主流陣地,面對西方的主流人群,對其主流社會産生影響,讓中國文化走出去真正落地。
如今,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經典劇目演出已遍及美國的林肯表演藝術中心、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澳大利亞的雪梨歌劇院、俄羅斯聖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等世界頂級劇場,讓中國的民族歌劇舞劇藝術獲得了西方主流社會的關注。今年中秋佳節來臨之際,中國歌劇舞劇院錄製的民族管弦樂《天涯共此時“五洲同月,情滿中華”》中秋主題音樂會線上上向全球熱播。
在國內,中國歌劇舞劇院每年幾十個城市的巡演場場爆滿,年輕人穿著漢服追看原創舞劇《孔子》更是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據悉,舞劇《孔子》完整版在官方 YouTube賬號上播放量已超過 85萬,這部作品還將代表中國參加塞萬提斯國際藝術節線上展演。
“我們在演出市場上,不僅收穫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收穫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這些年,中國歌劇舞劇院每一年的經濟效益都是在20-30%的增長。”陶誠説。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