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四川隆昌:發現距今約1.6億年前的恐龍化石

發佈時間:2021-10-26 09:35:23 | 來源:中國新聞網 | 作者:王爵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四川隆昌:發現距今約1.6億年前的恐龍化石


  施工現場發現蜥腳類恐龍化石中後部尾椎。 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成都10月25日電(王爵)近日,四川內江隆昌市向陽路東二段道路項目施工現場,有工人在切割石方作業時,發現石塊底板含有疑似古生物的化石。接報後,內江市委市政府、隆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果斷採取了一系列應急保護措施,使現場的化石得以較好保護。


  技術人員現場測算恐龍化石骨骼大小。 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10月23日至24日,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和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組織中國地質博物館、河南自然博物館、重慶市地質調查院、自貢恐龍博物館、吉林大學地質博物館、瀋陽師範大學古生物研究所、四川省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局、四川省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與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等單位專家到現場進行考察、評估。經確認,這是一具保存比較完整的小—中型蜥腳類恐龍,是隆昌市首次發現的完整恐龍化石。


  “古生物化石”部、省專家聯席會。 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據悉,化石發現于隆昌市古湖街道向陽社區5社,保存于距今約1.6億年前的晚侏羅世早期上沙溪廟組下部巨厚層細粒石英砂岩中,呈盤旋狀,推算其體長約10米。部分頸椎、尾椎和部分後肢骨骼已隨石材取出,目前尚有部分頸椎、背椎、肩帶、前肢、腰帶、後肢骨骼以及尾椎印模仍保留在施工現場。


  古生物化石專家現場分析恐龍化石結構。 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據評估組專家介紹,該具恐龍雖然體型不大,但脊椎氣腔構造非常發育,頸椎短,尾椎短而粗,和四川盆地晚侏羅世常見的馬門溪龍類有較大差別,可能屬於我國還比較少見的新蜥腳類一個新成員。它的發現,對於研究侏羅紀時期恐龍的系統演化、生物多樣性、古地理格局、古環境變遷等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值得很好的保護和研究。


  專家探究埋藏在砂岩中的恐龍化石。 隆昌市委宣傳部供圖

目前,隆昌市相關部門已對恐龍化石發現點進行24小時值守,並對已經發掘的恐龍化石進行集中統一存放、保護。下一步,隆昌市將按照《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規定,按程式開展該恐龍化石發掘等相關工作。(完)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