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0月21日訊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日前首次推出中國建築展覽——《再利用、再生、再迴圈:來自中國的最新建築》,展出來自中國新一代建築師的八個項目,展覽從舊工業建築再利用、建築材料回收、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重新詮釋、利用建築振興鄉村等議題出發,聚焦中國當代建築師在社會和生態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
過去四十年間,中國經濟和城市化發展的“中國速度”令世界矚目。而在地標建築拔地而起、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千城一面”現象也引人深思。如何在建設中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如何通過環保材料的使用重新詮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如何在改造翻新舊建築的同時保留其文化內涵和歷史意蘊?越來越多的當代中國建築師正在努力探索出一條傳統與當代融合之路。
老建築,新生命
近年來,全國上下大大小小的“舊工業建築-藝術區”城市翻新改造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僅黃浦江兩岸就出現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藝倉美術館等工業場址改造案例。此次展出的上海龍美術館(西岸)(大舍建築設計事務所)從我國古代的造園原則——“因借體宜”出發,採用獨立墻體的“傘拱”懸挑結構,呈自由狀佈局的剪力墻插入原有地下室,與原有框架結構柱澆築結合,體現“精而合宜”,“巧而得體”。建築形態與保留的原煤運碼頭煤料斗産生視覺呼應,為展覽空間佈局營建出全新的舞臺,同時保留了原有江岸工業建築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意蘊,在流變中延續著附著于地緣的時空記憶。
標準營造事務所的“微衚同”項目立足於北京前門地區的傳統衚同空間,將一系列獨立的客棧式生活單元圍繞長方形庭院佈置,既保留了周邊傳統四合院的灰磚色調和家院格局,又將傳統院落的平面圍合佈局豐富為立體的、不規則的結構,對方正四合的院落進行了當代改造,在保留四合院這一北京傳統建築形式特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有利於人居環境的和諧。
更傳統,也更自然
對於營造而言,“傳統資源”除了舊建築、舊空間,還包括傳統建築物質材料。竹、磚等傳統材料因其環保可持續的屬性正在被逐漸重拾,同時不乏運用參數化設計理念的“磚砌塊”等創新演繹。此次展出的“金華瓷屋”等項目就著眼于發現傳統建築材料的閃光之處,並將其與現代建築功能性“無縫銜接”,展示出對中華傳統建築技藝的創新應用。
業餘建築工作室為金華建築園設計的“金華瓷屋”取“抄手硯”造型,立面裝飾結合了對制瓷工藝流程中不同釉色的研究。在該工作室對富陽文村的改造案例中,建築師就地取材,使用附近的夯土、黃黏土、竹子等材料,使新建築融入鄉村景觀,防止它們淪為鄉村生活的“主題公園”。由朱锫建築事務所設計,位於景德鎮中心地帶的禦窯博物館空間結構參考了傳統窯,同時利用舊窯爐拆卸後收集的再生磚,延續了瓷窯的古老“行規”——每隔兩三年就要拆除一次老化的窯爐並將其建築材料再利用。
本次展覽顧問、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院長李翔寧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展覽主題之“可持續”,“除了生態、環境方面的可持續”,“更多的是一種社會或者文化的可持續”。
呈現更立體的中國建築實踐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作為西方現當代藝術重鎮,參與構建了二戰後的西方藝術話語權,其建築與設計策展部成立於1932年,使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建築策展部門的藝術機構,擁有兩萬八千余件館藏。作為該機構的第一次中國建築展覽,此次展覽受到一些海外媒體的關注:“(中國近年)建設的密集程度可以用一個很形象的數據表現——2011年至2013年間中國城市建設使用的鋼筋混凝土總量超過了美國在整個20世紀間用量的總和……在鋼筋和混凝土之後,中國新一代建築師也悄然開始了另一種不同的建築實踐……這些實踐者更著重社會和環境層面的可持續性。”或許國外觀眾也同樣能夠從此次展覽中看到中國熱火朝天的城市建設浪潮中具個性和人文、環保關懷的一面。
如何展示建築?策展技術待突圍
如何展示建築歷來是各大藝術機構面臨的難題之一,因為建築“原物”不可移動、不可複製,長期以來,建築展覽約可等同於模型、手稿等的文獻展,主要在專業聲場內發揮評論作用,對大眾的吸引力有限。但近年來不乏創新性嘗試,例如剛剛結束了其全球巡展上海站,來到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安藤忠雄:青春》,就嘗試複製出安藤標誌性建築作品“光之教堂”的1:1場景,在疫情持續影響國際旅行的當下,讓國內觀眾有機會親身體驗,成了“網紅打卡地”,社交網站上甚至不乏教學視頻教觀眾“最佳拍照角度和點位”。
在策展策略上,紐約現代美術館此次展覽仍以手稿、模型、沙盤等傳統展示手段為主,但同時也為豐富觀展體驗做出努力,例如展品包括“金華瓷屋”整面瓷片立面的複製品;“竹劇院”照片覆蓋整面墻壁並延伸出包圍式拱頂,為觀眾營造出身臨其境之感。
據悉,此次展覽為期一年,將持續到2022年7月4日。
(文/張芃芃)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