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博物館之城”應該怎樣建

發佈時間:2021-10-07 15:10:11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黃雋 | 責任編輯:蘇向東



  【熱點觀察】

我國五千多年的歷史,積澱了豐富的文化遺産。很多歷史文化名城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老百姓物質生活的不斷改善,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作為保藏、陳列自然歷史標本、物質及精神文化珍品的機構,博物館對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等九部委印發的《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將博物館事業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探索在文化資源豐厚地區建設“博物館之城”“博物館小鎮”等集群聚落。北京、西安、大同、南京等歷史文化名城紛紛啟動“博物館之城”建設。

重視人的感受與需求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最能觸動人心靈的柔軟的東西。每個城市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博物館不僅是城市歷史的容器,也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載體,彰顯著城市的文化品位。

經濟發展是博物館事業繁榮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財富的積累和科技的進步,新文物、新文博、新文旅、新文教等業態蓬勃發展,相關理念、範疇、內涵和外延等都在不斷變革和創新。人們對博物館邊界的認知有了很大拓展,具體表現在:從關注歷史上的“物”的稀缺和價值,轉到重視當下生活中人的感受與需求;從一個固定的博物館建築空間擴展到博物,包括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的見證物,以及線狀、面狀和空間的全方位視野;博物館變成人們以多學科和開放式的視角洞察和感知世界與未來發展的一種思維方式;博物館的展陳不僅關涉藝術學、美學等直觀維度,也是社會學、人類學、管理學等觀念融合的物化體現。

在“博物館之城”建設中,需要將遺址、遺産、遺物三者統籌把握,把物質文化遺産與非物質文化遺産、物態文化遺産與活態文化遺産的保護有機統一起來。也就是説,不能只保護老房子、老建築,當地百姓特色生活狀態也應是“博物館之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北京為例,整個北京老城可以看作是一座巨大的古代與現代、人文和自然相互交融映襯的露天博物館,因此北京在建設“博物館之城”時,得統籌考慮北京老城內的古代建築、現代設施、群眾生活等方方面面。

概括來説,博物館與在地的氣質和特徵相伴而生,博物館的定義和範疇越來越寬泛和多元,包容度越來越高。博物館的活動涉及價值導向與學術思考,需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突出公益屬性和社會效益。

“軟實力”比“硬指標”更重要

“博物館之城”建設中,雖然博物館數量和展陳面積這些“硬指標”很重要,但比“硬指標”更重要的是“軟實力”。

在“博物館之城”建設中,需要體現博物館收藏曆史、見證現在、昭示未來的理念,既要突出傳統文化,更要以創新的形式彰顯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現代都市時尚特質,讓年輕人願意接近和走進博物館。對於傳統博物館來説,不能孤芳自賞而應走向大眾,最好能直抵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衡量一家博物館好不好,關鍵看它是否建立和完善了公眾參與機制,能不能吸引大量回頭客。博物館還是人文情懷的載體,是人們與歷史對話的平臺。人們在博物館中感受過去、思考現在、憧憬未來,直抵人心的感染力是博物館最為寶貴的軟實力。因此,判斷一個博物館好不好,還要看它能否對觀眾的價值觀産生衝擊和深遠影響。

目前,全國各地博物館的數量在迅速增加。“博物館之城”建設,在做增量的同時,更要對存量提質增效,也就是在尊重歷史和自然的前提下,把已有的博物館做精做優,不斷提升服務效能和服務品質,增強專業性和吸引力。

一座好的博物館可以成為城市亮麗的名片,能夠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響力。全球各地的博物館,都在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以更好地融入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所以,評價博物館應跳出博物館看博物館,即不能只看博物館本身,還要看博物館對整個城市、社區的綜合賦能。

建立博物館捐贈與回饋機制

“博物館之城”建設和維護需要大量可持續的經費投入,光靠政府是不夠的,需要動員全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參與。

最近十年,民營博物館和美術館快速增長,在不少地方,民營館的發展速度遠遠超過國有館。“博物館之城”建設應該充分發揮民間力量的作用。

在筆者看來,當務之急應建立博物館捐贈與回饋機制。無論是博物館還是美術館,都是依法登記並面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機構。根據規定,依法設立博物館/美術館或者向其提供捐贈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目前來看,這一規定還比較籠統,因此需要進一步落實《慈善法》,出臺文物藝術品捐贈稅收優惠的落地細則。社會機構和個人向非營利性機構捐贈文物藝術品,享有稅收優惠和社會聲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鼓勵民間力量持續地支援和參與博物館建設。從國外成功的實踐來看,稅收優惠機制是推動博物館事業蓬勃發展的重要舉措,比政府直接補貼效率更高,動力更持久,影響面更廣。

2009年,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共同制定的《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進口藏品免稅暫行規定》提出,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以從事永久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公益性活動為目的,接受捐贈、歸還、追索和購買等方式進口的藏品,免征進口環節稅。

上述規定的受益者主要是國有公益性收藏單位,筆者建議給予非國有機構同等待遇,具體建議如下:(1)進口文物藝術品用於博物館捐贈、收藏、展示和研究等,對於提升社會的美育水準具有積極意義,可以視為公益性目的,建議對這類文物藝術品免征進口關稅、增值稅和行郵稅等;(2)免征進口環節稅政策的範圍不僅限于中國文物藝術品,也包括以公益性為目的的海外文物藝術品,以此鼓勵更多海外優質文物藝術品進入我國,促進文明的交流互鑒,提升我國博物館行業的國際化程度;(3)對享受稅收優惠的文物藝術品做好登記、備案和跟蹤工作,借助科技手段積累數據資源,為後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據。

此外,我們還應該借鑒國外的成熟經驗,並根據中國國情,厘清博物館建設中政府部門、公益機構、慈善組織、基金會、企業、捐贈人與博物館的關係,以及他們各自的行為邊界。

推動公共服務市場化改革

雖然博物館是非營利性機構,但博物館的運營還是需要較強的市場化思維。博物館需要關注市場需求和偏好,以現代理念挖掘和呈現藏品的價值,促進博物館與科技、旅遊、教育、傳媒、設計、時尚等領域的資金、資源的跨界融合,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

激發博物館的活力對於博物館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非常重要。為此,筆者提出如下建議:(1)推動博物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鼓勵社會資本以直接捐贈、設立基金會等形式支援博物館事業發展,推動博物館逐步轉變為以捐助方和觀眾為中心,形成具有較強造血機制的新型治理結構;(2)鼓勵博物館按市場化和項目制的方式進行運營,比如可以引入社會資金共同策劃優質的沉浸式、體驗性和參與性的項目,通過出售門票、衍生品等方式取得收入,風險共擔,收益共用;(3)借鑒國外成功經驗,一些現金流較好的博物館可以發行專項債券,用於博物館的專項修復或專項活動;(4)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慧等高科技,推出百姓喜聞樂見的雲展覽、雲直播、雲講壇,讓博物館成為大、中、小學生的“第二課堂”,擴大博物館展覽和活動內容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作者:黃雋,係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本文係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研究”〔20ZD07〕階段性成果)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