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馮興亞:自主品牌力量太分散 不能産生規模效應

發佈時間:2014-09-07 13:35:16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

  中國網汽車9月7日訊 9月6日~7日,2014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深化改革與汽車強國戰略”為主題。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馮興亞在演講時表示,未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中國可能很多車企都將不存在,企業數量會大幅度減少,這是市場規模和規模經濟所決定,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主品牌目前力量太分散,不能産生規模效應,各自為政的分散力量不足以支援需要規模支撐的零部件的體系以及研發體系開發發展狀態。

  以下為演講全文: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早上好,受廣汽集團張房有董事長和曾慶洪總經理的委託,很高興參加全國汽車戰略與實現路徑的討論。中國汽車T10峰會上對中國汽車戰略進行研討之後,這一年多來行業的內外關於我國建設汽車全國戰略的各種觀點紛紛出現,汽車産業如今的狀態近期出現了引起各方面關注的話題,確實反映出中國汽車産業在經濟新常態下的重大變化,汽車業又一次處在歷史的轉折過程中。對此我想談幾點想法,來拋離拋磚引玉。

  中國建設汽車強國的必要性,汽車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産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大,在國民經濟中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是具有巨大的産值,二是能夠創造龐大的就業機會,三是具有強大的上下游産業拉動力,帶動相關産業發展。

  我國作為人口眾多的大國,發展實體經濟是富國之本,作為一個人口眾多、發展極不平衡的大國,如果沒有強大的實體經濟,無法解決眾多人口的就業問題,無法真正提高老百姓的收入,無法滿足龐大的市場需求産業也會成為無源之水。

  只有提高實體經濟的價值,才能真正解決民生的問題,才能實現小康社會和兩個翻番的目標,實現廣大百姓的中國夢。

  發展實體經濟就是要發展製造業,尤其是先進製造業,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回歸實業方針,大力發展本國製造業。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提知增效第二季,通過改革紅利不斷釋放,通過産業轉型和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確保中國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成為根本性的核心任務。提升製造業的水準則是重中之重。

  從規模來看,2012年産值是5.29萬億,佔當年的10%以上,按照1:5拉動比例,上下游對經濟的貢獻更為可觀。

  從就業看,汽車製造相關的金融服務等行業從業人員達到3300萬以上,佔全國城鎮結業人口11%,從發展的潛力看,我國的汽車千人保有量為88%。汽車産業的基礎性、關聯性和帶動性是其他製造産業無可比擬的,作為民營工業中最為複雜的産業,汽車的産業鏈條廠涉及的面廣、資金、技術高度集中,傳播的過程也是集中相關其他産業水準的過程,是促進金融、服務、基建發展過程,也是國家不斷的改善創新環境,通盤考慮政策的過程,也是技術水準高、管理水準高的優秀隊伍過程。

  從國際經驗來看,製造強國幾乎都是汽車強國,2012年美國、德國、日本、南韓當今一流的強國汽車總産值分別佔當年國內生産總值的2.1%、13.7%、9%和9.7%同時還創造了巨大的利潤和稅收,解決本國國民的優質就業問題。

  如果從汽車産業的拉動效應來看,對本國的GDP貢獻更加驚人。2012年中國每人平均GDP超過六千美元,達到了汽車進入大眾消費的區間,擁有汽車是許多中國人的中國夢,中國地域廣闊,發展不平衡決定著中國市場遠為飽和。當前中國城鎮化過程當中,百姓對汽車需求必將持續的釋放。

  其次是緊迫性,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的汽車行業急需做強,金融危機之後,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各國也把打造製造業的競爭新優勢作為重要的戰略手段。在上述戰略的指導下,汽車業在發達國家強勢回歸,汽車産業也發展迅速,從而為我國的汽車産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就使得我們自己的産業需要快速的提升競爭能力,儘快的做強。

  面對社會問題急需從社會大國到汽車強國的轉型,中國已超乎常規速度邁入社會,汽車帶來的問題更顯嚴重,但是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汽車並非不可治愈,相反正確面對並解決這些問題將促使汽車産業和社會更大的進步,可見汽車的核心技術實現汽車産業轉型升級才是解決汽車問題的根本出路。換言之我們的問題是發展中的問題,必須通過發展來解決。然後發展的道路就是由大到強轉型升級。

  第三是面對當前的發展趨勢,急需以汽車業為突破口,實現轉型升級。在當前正在進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中,網際網路和新能源是發展兩大支柱。汽車業本身特點決定了汽車是工業化和資訊化深度融合,製造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的良好平臺,加之産業的支柱地位,汽車業是轉型的突破口和著力點。

  第二應儘快的制定汽車強國戰略,首先我國的汽車業面臨新科技與産業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掀起了以綠色、智慧為特徵的新一輪技術創新和新興産業的發展熱潮。這一趨勢必將引發世界汽車産業形態和産業格局的新變化,汽車工業和網際網路新能源産業的重要載體,正在成為引領性的産業。中國汽車工業新一輪發展面臨極大的機遇和挑戰。

  面臨全面深化改革和中國夢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隨著國家經濟社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推進,必將促進汽車工業的體制變革和機制創新,為産業發展帶來新的能力和機遇,同時國家高度重視實體經濟的發展,出臺相關的政策措施,將為汽車産業發展創造前所未有的外部環境。

  隨著小康社會的進程與國民收入倍增目標實現,市場將成為産業技術創新、結構優化的原動力。

  從現在到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將會保持不低於GDP的增速增長,是建設汽車強國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第三面臨全球資源、能源與環境的約束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我國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度、依存度逼近60%,石油依存度已經佔到85%,柴油佔到45%以上,國家能源安全存在較大風險。同時國家防治大氣污染形勢嚴峻,汽車在二氧化碳排放中仍佔有一定的比例。平均排放量水準和世界先進水準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隨著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大中城市道路的交通擁堵,汽車社會建設帶來了新的情況和問題。

  對於汽車産業的發展也形成了倒逼的機制,倒逼汽車産業升級。以上都要求我們儘快制定汽車強國戰略,以實現中國汽車強國之夢。

  第三是關於建設汽車強國必要條件,一是要立足長遠統籌規劃,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要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但同時也指出要正確發揮政府的作用,這是因為要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離不開政府的作用,尤其是在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統籌規劃方面必須由主管責任部門承擔責任,統籌謀劃,即便在市場經濟發達的國家也是如此。

  今天汽車社會很多問題究其原因就是沒有統籌的規劃,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和對應,沒有提前的行動或者行動不到位,沒能建立起解決問題的長效機制。

  第二要有良好的外部環境,一是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建立市場化的準入和退出機制,加強政策之間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創造性的解決利益分配的問題,出臺更加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

  第二是要有良好的法治環境,例如要簡化審批程式,簡政放權,以提供市場的法律運作框架,提供市場法治的模式,替代行政直接干預。推廣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法物禁止即可為,從根本上改變管理思維。

  二是要有良好的市場環境,維護市場的公平、競爭的秩序,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鼓勵市場競爭實現産業的優勝劣汰轉型升級。

  四是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列入引導全社會正確看待汽車的社會病,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針對能源、安全、基礎建設等制約因素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取得各級政府的支援和理解,營造良好的環境。

  第三要有紮實的基礎,所謂汽車強國就是本國的汽車企業擁有優秀的品牌和有競爭力的産品,掌控核心的關鍵技術具備完整産業鏈,同時佔比一定的市場份額。可見建立汽車強國必須有紮實的技術、品牌、市場競爭力、完整的産業鏈缺一不可,所有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獲得的,必須經過長期的積累。

  最後也是第四點,關於做強自主知識品牌的幾點建議,我認為目前自主階段談發展,重要的是先做好以下三點,第一是要堅定信心,第二是繼續加大投入,既要請進來又要走出去,三是抱團取暖,聯合合作。

  首先是堅定信心,信心比黃金重要,沒有必勝的信心就沒有持之以恒的堅定行動,目前的艱難、短暫的市場份額的變化,是自主品牌發展歷程上必然遇到的波動。確實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思考,但也無須驚慌失措。信心來源於中國車市發展規律,中國千人保有量離發達國家還有很大距離。中國的資源稟賦與發達國家不同,不能簡單照搬國外的模式和數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成長中的二三線、三四線,乃至農村消費市場差異需求足夠支撐中國車市差異化發展之路。

  信心還來自於汽車工業發展認識,誕生一百多年來世界汽車工業重心從歐美轉移到日本、南韓,逐漸轉移到中國,在品牌市場佔有率上有了快速的發展,但是必須看到在汽車産品技術上實現追趕和超越,至少需要兩三代人的時間,在品牌上有所突破必須要更加長久。所以自主品牌需要把眼光放的更加長遠,在技術和品質上打持久戰。

  其次是要繼續加大投入,這一點剛才董揚秘書長特別強調,我非常贊成。加快研發投入,加大自身發展同時,更要加大兼併收購,通過兼併收購技術和戰略制高點,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超越巨人,通過內涵式和外延式發展兩條腿走路,快速提升企業綜合實力。

  第三是加大聯合合作,未來中國再過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可能很多企業都不存在了,就像今天的美國一樣,企業數量大幅度減少,這是市場規模和規模經濟所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自主品牌目前力量太分散,不能産生規模效應,各自為政的分散力量不足以支援需要規模支撐的零部件的體系以及研發體系開發發展狀態。

  目前對於抱團取暖積極性不高,因為各自都還能存活,但是要未雨綢繆以前規劃。另外在合作問題上,國家配套政策也要跟上,目前多頭管理、稅收政策問題都在制約著兼併重組,需要系統加以思考。

  最後祝與會嘉賓工作快樂,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