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王曉明:建設汽車強國戰略需要新思維和新路徑

發佈時間:2014-09-07 18:00:30  來源:中國網汽車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研究室主任王曉明

  中國網汽車9月7日訊 9月6日~7日,2014中國汽車産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在天津濱海新區隆重召開,本次論壇以“深化改革與汽車強國戰略”為主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員、研究室主任王曉明在演講時表示,建設汽車強國的戰略,需要新思維和新路徑,後發國家按照産生的路徑和模式進行追趕,超越的機會較小,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汽車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趕超打開了機會的窗口。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在這樣一個有影響力的汽車論壇上和大家交流研究成果,成果的題目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對我國汽車産業的的影響,以及第三次工業革命挑戰下,中國汽車強國戰略需要新思維和新路徑。

  我演講的內容,第三次工業革命對製造業的影響,第二點是汽車産業面臨挑戰,第三是汽車産業發展需要新思維和新路徑。

  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世界上知名學者首先提出來的,包括美國的裏夫金就是網際網路與新能源技術會催生第三次工業革命。

  從製造業來看,彼特馬什提出以數字化、製造、新軟體、新工藝帶來的第三次革命,這方面實際上和我們的汽車産業關聯更強,另外德國提出觀點,還有美國的GE提出的觀點都是新的觀點認識。

  我們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是資訊化、網路化技術的深度應用,是以IT技術與MT,MT是製造的意思,ET是能源,BT是生物,包括新材料的技術深度融合和廣泛的應用。其實也不是全新的概念,因為資訊化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誕生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出現了網路化技術的爆發期,二十一世紀初期出現了網路泡沫破滅的低估期,這樣符合革命性和滲透性技術的曲折發展規律,到了現在深度應用模式已經逐漸形成,已經廣泛滲入到實體經濟、智慧交通、智慧製造、物聯網等等。在當前階段發展會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進入到新的高峰。

  美國麥肯錫是一個諮詢公司,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誌性的技術提出十二項,到2025年會帶動14-33萬億美元的投資,這些標誌性技術也是第三代工業革命,包括新興産業、新的商業模式三個標誌之一。12項技術很多是和我們汽車産業高度相關的,包括這種移動互聯的技術,包括物聯網的技術,包括雲計算還有汽車自動駕駛、分佈式能源利用、新材料等等。

  我們看實際上都是以汽車産業為載體,或者以汽車為平臺的技術,本身需要這樣的載體和平臺,而不是獨立應用的。另外從網路化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帶來的變化和影響來看,我們認為主要是三個方面,一個是製造方式的變化,包括數字化製造、智慧化製造、以及綠色化製造。

  第二個方面就是産業分工方式的變化,包括産業形態的變化,現在電商、網際網路企業發展,對傳統産業的融合滲透和顛覆,以及産業組織的滲透和變化,以及圍繞消費者的構造和重組。這樣一種變化,也會帶來國際上分工格局的變化,特別是支援型生産要素爭奪會更加激烈,因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剛才提到的技術還是産業也好,對知識性的要素依賴還是非常強的。

  帶來的結果就是勞動力的重要性下降,像軟體、數據庫、品牌、標準制定、智慧財産權成為新的競爭性的焦點,在發達國家在上世紀已經有所體現,你看左邊的曲線,這是美國非物質要素、知識資本為代表的,非物質要素和工廠廠房、機器設備為物質性的要素,投資佔GDP比重一個比較,在美國是1995年前後,這種非物質要素比重就已經超過物質性要素投資比重,也是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到來做好了這樣的準備。

  我們再回到汽車産業,看看第三次工業革命,對於汽車産業帶來哪些變化和影響。我們課題經過樹立,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三個層面上,對汽車産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和影響。第一個層面就是産品層面,我們董事長剛才提到了,對汽車産業的影響就是電動化、輕量化、智慧,主要還是資訊技術、材料技術、電動技術的相互影響。

  第二個就是生産、製造、方式的層次上,數字化製造、智慧化製造和網路上製造,表現在生産方式就是模組化生産方式,和大規模定制化的生産方式,這是在製造和生産層面的影響。

  第三個層面就是商業模式,特別是這種網際網路思維和網際網路對傳統商業的滲透和深度的應用,建立在大數據、雲計算和平臺經濟這樣的層面上,車聯網的推廣和普及帶來商業模式的變化。

  三個層面的變化匯集到一起,我們認為會帶來汽車産業的革命性顛覆性的變化,包括價值鏈的重構,也包括汽車、社會、環境能源相互關係和相互作用的重構。

  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可能會認為還是比較遠的,但是實際上看一下汽車産業的變化,我們認為這種影響徵兆已經出現,或許我們也會給出一個判斷,汽車産業也許是第三次工業革命先導性的産業。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方面是3D列印,這些標誌性的技術以汽車産業作為載體,特別是3D産業零部件的應用已經佔到3D列印的37%,是第一大應用領域。

  工業機器人,就像日本、德國、美國有一次指標和機器人密度,佔萬人勞動力人數的比重,汽車産業在日本是應用1584台,一般的製造業是221台做比較,特別是1176台,美國是1104台遠遠高於一般製造業機器人的應用。

  第二個是數字化模組化的製造正推動生産方式的改變,特別是大眾汽車MQB模組化生産方式,帶來生産效率大幅度提高、零部件的減少、組裝的減少以及採購成本大幅度降低。模組化也不是近些年才出現的,1987年已經提出了這樣的徵兆。

  三是汽車智慧和車聯網的發展,像Google和案桌智慧汽車包括無人駕駛技術,這都是在近兩年已經發力。

  第三次工業革命對汽車産業的影響,未來的趨勢我們梳理了一下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隨著網路資訊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的應用,汽車産業的邊界會模糊化,産業融合的發展會成為一個主要的趨勢。

  第二個方面隨著越來越多非傳統汽車企業進入汽車行業,汽車産業發展主導性的力量有作調整。在美國的特斯拉也是代表新生的力量,而本身的基因不是汽車的基因。

  第三隨著商業模式的創新和價值鏈的重構,提供個性化汽車服務運營商有可能出現,汽車製造和汽車服務之間的關係會有所調整,就是這個服務還不是生産性服務的概念,是一種獨立的汽車運營的提供出行服務的概念。

  基於前面分析,我們認為中國汽車産業,特別是建設汽車強國的戰略,需要新思維和新路徑,簡單的説就是作為一個後發的國家,按照産生的路徑和模式進行追趕,這樣超越的機會是比較小,第三次工業革命為汽車作為一個後發國家趕超打開了機會的窗口。

  我們也具備一定的優勢,這種優勢表現在電子資訊産業、網際網路産業、電子商務産業發展方興未艾,表現在新能源産業有很好的基礎,表現在政府對産業發展方向這樣的推動作用。

  最後我們認為應對這樣的挑戰,從國家的挑戰,産業政策的制定和體制機制的轉換來入手,來推動汽車産業發展方式的轉變,來回應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挑戰,謝謝!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