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八 行書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7 15:53:54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書法此後的發展使人失望。人們把經過無數次翻刻而面目全非的拓本作為範本,離嚮往的“古意”越來越遠,作品風格靡弱,流弊一天天加深。

  在這種背景下,人們到北朝碑刻中去尋求前人書寫的真意。“碑學”由此而興起。原有的觀念、審美趣味、書寫方法徹底動搖。新的書寫方法逐漸建立,影響深遠。

  屬於碑學系統的重要書家有:

  何紹基(1799—1873)結構上真正得到顏真卿的開闊,但行筆節奏和施加力量的方式卻源自碑學。他自稱寫字“未及半,而汗浹衣襦”。大字氣勢開張(圖4-8-38),小字表現出率意、爛漫的一面(圖4-8-39),看來不像是“全身力到”的樣子。這種對比使我們看到書法史後期人們的創作意識與日常書寫的關係。

4-8-38  清  何紹基  行書軸

4-8-39  清  何紹基  譜行日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下一頁七 楷書上一頁第五章 書法家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書法》
· 六 通變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佈置
· 二 創作狀態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四 臨摹
· 三 修養
· 二 “人書俱老”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第五章 書法家
· 八 行書
· 七 楷書
· 六 草書
· 五 隸書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跡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