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凝式(873—954)是緊接著唐代大師的一位後來者。 前人遺跡尚存,親自接觸過大師的人們還可以傳達昨天的故事和教訓,但關鍵是在這一切之上翻出新意。然而又不能是故意地擺弄,一切都得從這個獨特的個體出發,從他的心中生長出來。它必須包含一種忠誠,但又得是前所未見。創造的支點是什麼?他憑藉什麼才能在壁壘森嚴的唐人傑作之外獨樹一幟?這便是由楊凝式可能引出的問題。 楊凝式傳世作品不多,《韭花帖》、《盧鴻草堂十志跋》、《夏熱帖》、《神仙起居法》,數件而已,但每一件面目都不相同,甚至這幾件作品之間的聯繫都難以尋覓。但是要否認它們是楊凝式的作品,也找不到充分的理由。也許,這只有一個解釋:他善於選取特殊的支點,而且這個支點處於人們所不熟悉的地方,內心深處人們從不曾在書法創作中動用過的角落,從那裏出發,所控制的完全不是人們熟悉的結構、運動、程式,從那裏出發,構成的面目不可預計。這當然是一種假説。 《韭花帖》(圖4-8-21)結構雅致,但個性鮮明,在典範、勻稱的基本結構上加上了自己破壞均衡的處理;筆致恬靜、從容,但包含的技巧非常豐富,提按、使轉都與結構的變化融合在一起,自然而貼切。字距、行距都特別疏朗,成為作品的重要特徵之一。 4-8-21 五代 楊凝式 韭花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