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7-07 16:07:43 | 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由於書法的實用功能,書法的訓練成為一項人們普遍參與的活動。文字形成之初,書寫沒有任何實用之外的目的,不包含對任何複雜技巧的追求,也沒有任何神秘意味可言。但是文字書寫所具有的潛在的美感,很快把人們吸引到書法非實用的這一面來。最遲在東漢,對書寫非實用性的一面——例如草書——人們便不惜餘力,投入大量時間,刻苦練習。這是書法的藝術功能從實用功能中開始分化的標誌。

  從那時開始,書法逐漸成為一種可以獲得名聲的技能。漢魏時,張芝已被韋誕稱為“草聖”。擅長書法者,他們的名字被記錄在歷史中。

  當優秀的書寫者一個接一個進入人們視線,並逐漸形成一個群體時,人們開始對他們進行比較、評述。大約在南朝,在這類評述中,他們被稱為“能書者”、“書人”。

  有關文獻擇要列舉如下:

  西晉衛恒《四體書勢》,對上古到漢代與文字創制和各種書體發展有關的人物進行評説,涉及近30人;

  北朝王《古今文字志目》錄存書體36種、自秦至晉與書法有關的人物117人;

  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錄存69人,間有評論;

  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論及“善能書”者25人;

  南朝梁庾肩吾《書品》將“善草隸者”分為九品,評論自漢至梁123人,張芝、鐘繇、王羲之三人被置於超越眾人之上的地位;

  唐代,不斷有模倣前朝《書評》、《書品》的著作出現,如李嗣真《書後品》(82人)、張懷《書斷》(124人)、竇《述書賦》(198人)等,人數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1  2  3  4  


下一頁第五章 書法家上一頁二 “人書俱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書法》
· 六 通變
· 五 忘情
· 四 模式
· 三 佈置
· 二 創作狀態
· 一 書法:自覺意識的演變
· 第六章 書法創作:自覺意識的演變
· 六 書法家、現代藝術家與前衛藝術家
· 五 現代社會中的書法家
· 四 臨摹
· 三 修養
· 二 “人書俱老”
· 一 書法家:形象的確立
· 第五章 書法家
· 八 行書
· 七 楷書
· 六 草書
· 五 隸書
· 四 小篆
· 三 先秦墨跡
· 二 金文
· 一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