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玩轉新科技 2016新媒體嘚瑟有理

   隨著資訊傳播技術的迅猛發展,特別是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數據等對傳播活動的滲透,新聞報道和表達方式不斷更新,傳統新聞報道逐漸實現向 “炫酷科技+新聞”的華麗變身。中國網信網蒐羅了2016年新媒體報道中的十個應用,帶您一起體驗這些“報道神器”的威力。

1R344M06-2.jpg  

  一、“機器人”新聞表現搶眼
  
  2016年,“機器人”新聞出盡風頭。從個性化推薦的新聞閱讀,到機器人主筆的新聞寫作,再到“聊新聞”,讓人目不暇接。2016年兩會期間,新華社客戶端聯合百度智慧機器人“度秘”共同推出“度秘帶你看兩會”特別報道,通過人機對話,傳遞兩會的權威新鮮解讀。年末,在百度新聞上線的最新版本中,基於人工智慧的“聊”新聞功能亮相,用戶點擊進入交互界面,就能獲得感興趣的重要新聞,還可以向機器直接提問,搜尋所需新聞,以至不少人驚呼機器人搶了作者飯碗。
  
  二、無人機頻頻亮相重大事件
  
  無人機又被稱為“空中機器人”。2016年無人機頻頻亮相國內各大重要事件,為新聞報道提供實時、精準、權威的圖片、視頻和資訊。自新華網新聞無人機隊成立,率先試水“無人機+新聞”後,2016年3月2日,人民網啟動無人機報道戰略,讓新聞採集進入“飛行模式”。2016年,南方抗洪救災、G20峰會、裏約奧運會等重大事件中,無一例外地出現無人機的身影。
  
  三、VR視頻呈現井噴態勢
  
  2016年,VR技術在傳媒圈的應用呈現井噴態勢,多家媒體推出VR頻道。2016年兩會期間,新華網、光明網等媒體提出“帶你身臨其境看兩會”的報道口號,前方作者開啟“VR模式”,畫面、聲音無死角記錄;後方用戶打開客戶端,足不出戶就能看到大會場景,實現360度沉浸式體驗。
  
  四、AR技術發展勢頭強勁
  
  與VR技術營造的“虛擬空間”不同,AR技術通過引入多層次的數字資訊,對真實事物進行豐富與完善,從而實現虛擬與現實之間實時無縫接合。2016年,AR作為一個新鮮事物走近大眾視野,發展勢頭強勁,在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第三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之光博覽會、2016世界機器人大會等展會上,一些媒體運用AR設備向公眾進行“現場報道”和互動遊戲。
  
  五、全景技術備受媒體青睞
  
  全景作為一種可以360°呈現現場環境的靜態報道形式,受到越來越多媒體的青睞。2016年兩會報道中光明網、中國網、新浪網等多家媒體推出了全景報道。網媒作者利用全景相機拍攝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內景、代表委員駐地等,用戶可從不同的視角“參與”兩會。全景呈現技術打破了一般圖像視角的局限性,立體感很強,讓體驗者有直達現場之感。
  
  六、動新聞更加注重服務性
  
  動新聞以三維視頻(動畫)方式呈現突發新聞、焦點新聞。目前,以新華網和新京報網為代表的網路媒體已經開闢了專門的動新聞平臺,動新聞已成為獨立的新聞報道形式。2016年,動新聞除了應用於重大突發事件、中央政策解讀等報道,還逐漸應用於趣味性、服務性的新聞報道。
  
  七、APP直播攻克現場報道難題
  
  一部普通的手機,插上一個收音器,只要接入4G網路,打開直播軟體,就可以實現影像和聲音的結合,這就是2016年紅得發紫的APP直播報道。APP直播報道解決了不少採訪難題。2016年,南方多省份發生嚴重洪澇災害,在抗洪救災現場,手機成為直播報道最有利的工具,央視網、央視新聞客戶端推出系列手機直播報道作品,網友參與積極。
  
  八、場景模擬式H5增強角色代入感
  
  2016年,H5産品模擬熟悉的生活場景,增強了角色代入感,紅爆手機朋友圈。兩會期間,人民日報中央廚房打造的“傅瑩邀請您加入群聊”、“總理給你送快遞”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場景模擬式H5將熱點話題融入網友熟悉的“微信群聊”“送禮物”等場景中,讓網友在親切溫馨的場景中讀懂新聞。
  
  九、感測器新聞豐富傳媒應用空間
  
  2016年,感測器新聞在環境新聞報道領域中運用普遍,比如PM2.5實時數據、全國AQI指數實況圖等報道。媒體通過分析環境監控網路、交通監視系統和氣象衛星等感測器生成的大量環境數據,把大數據轉型為新聞産品。除為新聞報道提供數據,感測器還極富想像的傳媒應用空間,如根據手機定位感測器,向用戶推送本地化新聞及服務等。
  
  十、數據新聞持續發力
  
  數據新聞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2016年卻越來越火。當下,很多媒體開闢數據新聞欄目,不斷推出交互圖表、H5、圖解等多種形式的新聞精品。數據新聞熱度不減,成為各大網媒持續發力點,原因在於,大數據可以幫助新聞媒體更好地完成智慧分析、預警,實現資訊價值的變現。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報道玩轉新科技 2016新媒體嘚瑟有理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