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科技 > 風險投資 > 正文

字號:  

前迅雷聯合創始人程浩:我為什麼去做投資?

  • 發佈時間:2016-02-01 15:34:05  來源:大河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編者按:在迅雷創立13週年之際,其聯合創始人程浩正式宣佈離職,與松禾資本的厲偉先生,汪洋先生成立了一支人民幣基金叫松禾遠望,主投天使到A。關於程浩此舉,外界也是眾説紛紜,今日程浩向創業邦獨家公佈了他為什麼要離開奮鬥了13年的迅雷,轉型投資人,他表示這一次要突破自己,希望未來十年能再造一支紅杉。那麼作為一支新的投資基金,他們又有哪些優勢?程浩總結了6點。Enjoy。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説浩哥最近在忙啥?公眾號都長草了。很抱歉這三個月確實事情比較多,但我未來會儘量堅持寫下來。

  1月29日(今天)是迅雷創立13週年,也是我正式離開迅雷,開始人生新篇章的日子(多有紀念意義!)。我和松禾資本的厲偉先生,汪洋先生成立了一支人民幣基金叫松禾遠望,主投天使到A。

  關於為什麼選擇做投資,我也做了比較多的思考,首先我對新鮮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所有新手機上市都想用一下,三星手錶剛上市我就買了(穿墻才能用,費死勁了)、什麼 fitbit手環,智慧水杯、智慧插座都是最早用的,Apps就更不用講了。除此之外,我在工程師裏面算比較social的,也比較樂於幫助別人。當然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老婆孩子移民美國了,我需要一個更靈活的時間陪伴家人。所以去做投資是個很自然的決定。成功創業者做投資,在矽谷非常常見,這幾年最活躍的基金之一 Andreessen Horowitz (A16Z) 就是兩個成功企業家創辦的,這兩年在矽谷極為活躍,也投了很多很明星的企業。

  談到投資,現在基金公司這麼多,真不差我們這一支。擺在我面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基金和企業一樣,我們不是early mover,作為一個new comer我們有什麼優勢,怎麼做差異化?這是我持續思考的問題。結論是我們要借力我們的行業背景。具體我總結6個方面:

  1、15年網際網路行業的實操經驗以及深入理解。我在2001年加入百度的時候,百度才只有60人,那時候中國的網際網路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後來和老鄒一起創立迅雷,更是什麼崗位都幹過,寫過代碼,做過産品,管過運營、也做過推廣,HR就不用講了,創始人本身就是最大的HR。可能只有法務、財務幾個太專業的領域沒幹過,其他全親自操盤過,這和書本上學過,或者聽成功人士講過是完全不一樣的。而且十五年的週期足夠長了,經歷了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起起伏伏,從01-03年的網際網路寒冬(那才是真的寒冬,現在最多是“秋天”),到04年的復蘇,05年以百度為代表的一波中概股的上市高潮,然後到08的金融危機,各個公司各種裁員或者收緊head count。10-11的又一波小高潮,然後又冷下來直到14年,所以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各個階段我都經歷了,什麼階段用什麼姿勢我有親身的體驗。所以網際網路領域15年的實操經驗是我們這支基金的最重要的特點。

  2、成功創業者再創業。做基金其實也是創業,就“找人、找錢、找方向”這三件事上和startup沒有區別。拿找方向來説吧,startup要找切入點,基金要找核心投資領域,startup要找合夥人,基金也要找合夥人,startup要找錢來運作公司,基金要找錢去投別的公司。startup要遊説VC,基金要遊説LP,很像。所以創過業的對這幾個事一點都不陌生。

  3、創過業所以理解創業者的心理。我現在做投資算是甲方吧,但我之前十幾年一直做乙方,所以我很了解創業者的心態,例如最需要幫助的是找人(初創企業的team通常都不完整),他們很需要尊重(即使是他們最草根的時候,所以我要求我們的同事見創業者都不要遲到),他們不喜歡別人替他們做決策(我們只幫忙),他們也不喜歡任何對賭條款(對賭會讓企業動作變形,各種湊數字,所以我們從不對賭)。我做過這麼多年企業,KPI是怎麼回事我太了解了。你考核用戶數,我去買積分墻。你考核留存率,我每天彈N個push,你考核DAU,我就做活動,你考核收入,我自充值 。。。所以簡單講就是我很了解初創企業的需求,他們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這樣我們才能全力去幫助他們。

  4、行業人脈。人脈主要分為創業者人脈和行業人脈。其中,創業者人脈是最核心的,我們已投的5-6個項目全是認識不低於8年的老夥計,而且都在主流網際網路公司做到至少總監級別以上,甚至是VP和Sr。 VP,都是30歲以上比較senior的那種,這是我投資的創業者的典型畫像。關於行業人脈這塊,畢竟做了這麼多年,和大中小各類網際網路企業都打過不少交道,認識了不少的朋友,未來業務需要的時候牽線搭橋並不困難。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幫助創業企業找人,因為創業企業剛開始的時候團隊都沒有那麼完整,所以這點其實對startup的幫助是最大最直接的。

  5、技術背景。我以前是南開數學系試點班學基礎數學的,後來去了美國DUKE學電腦,矽谷也做了幾年碼農,然後百度迅雷又都是技術型企業。所以技術背景是我的優勢。中國過去十幾年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大多數依賴的還是商業模式的創新,迅雷是為數不多的依賴技術創新成長起來的公司;我們首創了P2SP的核心演算法,並首先應用在了下載、流媒體點播和眾籌CDN等行業,可以説是革新了整個內容傳輸領域。整體而言,中國有技術“氣質”的企業還是太少,這和矽谷是截然不同的,矽谷的項目,基本上兩個就有一個有較強的技術門檻。但我相信技術創新在未來一定是大趨勢,所以我也會挑一些有技術門檻的領域作為我的投資重點。

  6、國際化視野。這個比較簡單,我現在基本上一年飛好幾次矽谷,除了家庭原因外,我都會和矽谷的一些投資圈的朋友交流一下,以及順便看一些項目。做投資資訊很重要,我們要了解世界最前沿的地方在發生什麼事情,這對我們做投資來講極為關鍵,特別是我投資的領域中,矽谷還是要領先中國的。

  除了關於我為什麼要做投資之外,還有兩個很重要的事情:我的投資理念和投資方向,我放在下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其實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過去是個比較低調的人,迅雷也是一家非常低調的企業。但是這一次我要突破自己,我希望未來十年能再造一支紅杉。具體怎麼做,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決定先把牛逼吹出去再説,實現夢想就是逼著你圓你當年吹過的牛逼!I so love it!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