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創業 > 正文

字號:  

迅雷程浩:企業外包服務,下一個大的風口?

  • 發佈時間:2015-09-23 17:31:44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作者程浩,迅雷聯合創始人。

  我今年暑假去了趟矽谷,一天去一個朋友的公司去拜訪,發現這公司沒有前臺,前臺桌子上放了一個螢幕。我剛進去,螢幕裏的老印就跟我打招呼"How may I help you?"。事後我的朋友和我講,這個老印人在印度,他一個人會在同一時間服務好幾家公司的前臺。這讓我感到非常 impressed。

  這就是我在矽谷看到的 “虛擬前臺”。我們過去做企業的時候其實外包用的比較少,但是這兩年企業外包市場開始變火,核心原因還是需求變剛。我從企業的角度,有一些切身體會,總結出以下幾個原因:

  1、企業需要通過外包服務降低成本。這在以前是沒價值的,因為以前人力成本低,我有那錢找個靠譜的外包,還不如自己多雇幾個人。現在不一樣了,人力成本漲得太快,BAT 校招的本科生一年收入都 20 萬起了,這促使我們開始考慮外包服務。

  何況對企業來講,多雇傭一個人的成本遠不是發個薪水那麼簡單。五險一金就多了近 40%的成本,再加上辦公室租金、辦公用品的攤銷,網際網路企業還通常管一頓飯,各種報銷,以及內部飲料水果啥的補貼,一個人如果薪水是 10000 的話,企業實際付出的成本將近多了 80%-100%。

  2、好的外包服務會更專業。你想想,人就是靠這個吃飯的,不專業不行,因為客戶是上帝。你自己建個團隊自己做,也不是不行,那是員工,心態上是完成 KPI 就行了。一個是服務上帝,一個是服務 KPI,這積極性能一樣麼?何況在很多領域內,真正的大牛是不願意呆在企業裏的,隨便舉個例子像設計師,特牛的設計師更願意成立自己的工作室服務更多的企業,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企業更願意在外面找設計公司。

  3、現代的企業更加重視降低內部管理成本。簡單講,就是通過使用外部服務可以讓公司內少招人,人少肯定管理的成本就低,效率就高。以前大家都覺得公司人越多越好,現在大家都覺得人少而精最好,網際網路公司的偶像是 Whatsapp,50 多人創造 190 億美元的價值,大家都恨不得每一個員工都是研發和産品經理,後臺部門越薄越好。

  從另一個角度來説,很多垂直部門放在公司內確實也不好管理。就拿很多企業的戰略投資部門來講,放在企業裏就很難管理,首先,作為企業的戰略投資,通常只投和自身有戰略協同的業務,否則就是財務投資了,所以能看的領域本身就有限,過去 O2O 挺火,網際網路金融挺火,對不起跟咱沒關係。其次是投資經理沒法激勵,VC 的投資人都是有 carry 的,也就是你幫大家賺的錢,你也分一份。企業戰略投資沒法搞 carry,因為企業戰略投資都不是以套現為目的的,所以即使給你 carry 你也兌現不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成就感,投資經理在基金投資成功了幾個項目,不僅會獲得豐厚的個人回報,還會獲得巨大的讚譽和認可,而企業戰略投資都是業務驅動,甚至是老闆直接驅動。騰訊投資京東很成功,有人會把這個 credit 給到騰訊戰略投資部門麼?

  我做企業十幾年,從老鄒和我兩個人做到上千人,我深深的感覺到企業外包服務的需求是越來越明顯。很多二三十人的中小企業(也包括大企業裏二三十人規模的分公司),你要不要招前臺?招的話有財務和管理成本,不招的話,來個訪客都沒人接待,雖然前期可能沒那麼多訪客。

  IT 支援也是,招的話這個人可能大部分時間沒事幹,不招的話網路壞了都沒人修,可能你會説,我們是網際網路公司,主要是工程師,我們人人都能換路由器。但你想想律師事務所怎麼辦,會計師事務所怎麼辦?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是傳統企業。

  我有個前迅雷的同事現在想創業,我建議他考慮一下面向企業的外包業務。我給他出了個不靠譜的主意:去成都招一群小姑娘,給全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做 “虛擬前臺”(網際網路企業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人要漂亮點,活潑點,再好好培訓一下,可能生意還不錯。

  為什麼呢?價格當然是一個因素,一個前臺工資 3000,全算上就算 5000 吧,“虛擬前臺” 估計 2000 足夠了,你覺得不好還可以隨時換。其次是敬業精神。我拜訪過很多公司,沒有一家公司前臺給我留下特別好的印象。我分析了一下,幾個原因,首先是服務意識就不夠,因為所有的前臺都不願意坐在前臺,有點藍領的感覺,工資降點我都願意坐到辦公室裏面去。這樣的心態怎麼可能服務好?當然也是不夠專業,企業也不知道怎麼把她培訓的更專業,企業也沒人懂,也不願花這個時間,反正幹兩年就轉行政了。從企業的角度,招人也不能總換,換畢竟也有成本,能老實聽話就不錯了,專不專業就不敢奢求了。所以這塊如果有好的外包服務,我是願意試一試的。從這個思路延展一下,如果公司管理比較嚴格的話,還可以在前臺再加一個鍵盤,訪客自己輸入姓名、公司和聯繫方式,自己打 BADGE,多現代化!

  總之,商業越發展,分工越細,這是個大趨勢。現在企業不光客服可以外包、IT 可以外包,招聘可以外包、OA 可以外包、設計可以外包、PR 可以外包、發工資都可以外包,理論上所有的企業後臺業務都可以(部分)外包(核心業務你可別外包!),現在甚至連戰略投資這樣的業務也可以外包。

  前些日子深圳的明星企業大疆和某個 VC 公司成立了一隻基金,專門負責投資從事無人機生態的企業,什麼農業用無人機,物流用無人機等等。大疆自己做不了這事麼?也能做,但是不一定有 VC 那麼專業,而且他還得管理他的投資經理,還得搞 deal sourcing,麻煩!還不如我主要出錢,找專業的投資公司主要出人,我指定方向,你來看項目,決策的時候給我一定的權利,這樣反而簡單。

  所以面向企業的外包業務我非常看好,通常幾類人在這個領域創業比較容易一些,一類是企業端的甲方,例如企業裏搞 HR 的做 HR 相關的服務,這類人的優勢是了解客戶需求。還有一類就是在國外相關領域做了多年的海歸回國創業,很多領域在國外都很成熟了,當然本地化肯定也少不了。剩下一類是過去做企業軟體的轉型到 SaaS 的,過去的積累有很大價值,苦了這麼多年,也該輪到他們了。但是不管哪一類,做面向企業業務的一定要有精通銷售和行銷的合夥人,很多情況下 CEO 就是最大的 sales,這點和網際網路 2C 業務的區別是很大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