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加速“去3G化” 中國電信大部分網點拒補3G卡

  • 發佈時間:2016-04-19 07:2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錢瑜  責任編輯:張潔欣

  

    日前,有消費者向記者反映,中國電信不再為3G用戶補辦3G卡,為消費者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記者就此事走訪多家電信營業廳發現,中國電信將補辦3G卡的營業廳範圍從全北京市縮小到了西單和朝陽門兩家營業廳,且只有11局段號碼能夠辦理。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雖然不能補辦3G卡,但能在任何一家營業廳辦理3G升級4G業務,基於此行業人士判斷,中國電信此類做法的目的就是“去3G化”,通過這種手段來拉動4G用戶量。而這一現象的背後是中國電信在移動用戶數量及4G用戶數量上與中國移動間的巨大差距以及從而形成的壓力。

  營業廳取消補辦3G卡

  北京商報記者接到投訴後,走訪多家中國電信營業廳發現,拒補3G卡現象確實存在。

  位於北京市朝陽北路的一家中國電信營業廳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該店沒有3G白卡,不能辦理補辦業務,但可以升級為4G業務辦理4G卡。如果非要補辦3G業務,只能去朝陽門或西單營業廳辦理。

  北京商報記者按照上述工作人員的提示,來到了中國電信朝陽門營業廳,經過詢問發現,這裡確有3G卡補辦業務,然而並非所有手機卡都能夠辦理。“中國電信的號段分為9局段和11局段,現在9局段的號碼已經不能進行3G卡補辦業務,只有11局段卡能夠正常辦理。”同樣,在中國電信西單營業廳,北京商報記者也得到了一樣的答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予辦理3G卡補辦業務似乎針對的只是中國電信北京用戶。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若是外地的中國電信3G用戶可以在西單營業廳補辦電話卡,不論是何種局段。另外,雖然北京多個中國電信營業廳均不受理3G卡補辦業務,但是卻都可以辦理3G升4G業務。

  3G卡不能補辦,卻能升級為4G業務,對於這樣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致電中國電信相關負責人,她回應稱:“北京4G業務開展已經超過一年半,大部分客戶都已經升級成為4G客戶。目前3G客戶補卡量非常少,為了保障3G客戶的服務以及資源的有效利用,北京電信將3G卡的補卡業務集中在朝陽門和西單營業廳進行辦理,目前這兩家營業廳都可以正常受理3G業務的補卡,不論9局段還是11局段。”不過,正如上文所説,北京商報記者的實際調查情況與該負責人的介紹有不一致之處。

  引發3G用戶抱怨

  在中國電信該負責人看來,多數營業廳取消補辦3G卡業務的原因為北京大部分用戶都已經升級為了4G客戶,而目3G客戶補卡量非常少。那麼情況確如該負責人所説嗎?

  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中國電信並沒有公佈北京地區3G及4G用戶的數量,但是縱觀全國,中國電信2015年的移動用戶規模達到了1.9億戶,其中4G用戶規模達到5846萬戶,只佔移動用戶的29.5%。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便一線城市4G佔有率會遠超其他地區,但是3G還未真正退出舞臺,而中國電信不予補辦3G卡業務必會為部分消費者帶來不便。

  “我的手機是蘋果4S,這款手機就無法使用4G卡,如果中國電信不予補辦3G卡,我就面臨著換手機的選擇,這對於我個人而言是一筆非常不必要的支出。”一位王姓用戶如是稱。

  不過,也有人指出,4G套餐更為划算,用同樣的價錢用戶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流量和更快的上網速度,因此通過不予辦理3G卡的方式,鼓勵用戶升級為4G,反而是一件從消費者利益出發的好事情。北京商報記者比對中國電信套餐資料發現,中國電信159元3G樂享上網版含流量750M、450分鐘國內通話;同為159元的聊天版含900分鐘國內通話、120M流量。然而,4G套餐169元檔含4G套餐贈送2G流量,700分鐘國內通話。“從同等價位的套餐比較,4G套餐的流量顯然更多,但是有些人確實沒有使用4G的需求。”另有張姓用戶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

  電信專家項立剛也認為,隨著網路升級,3G用戶逐漸被4G用戶取代是大勢所趨,但是目前中國電信的3G用戶既然還存在,就應該提供優質服務,減少營業網點數量或不予補辦3G卡,給3G用戶帶來了麻煩和不必要的損失,反而會造成客戶流失。

  拉升4G用戶數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某種角度而言,在絕大多數營業廳不予進行3G卡補辦業務是中國電信變相限制3G業務的做法,而自中國電信獲得4G牌照後,也曾出現同類事情。

  2015年2月,中國電信公佈了 “卓越100計劃”,針對700元以上4G手機提供機補、話補和渠道佣金。同年4月,中國電信不再放3G號卡,強勢拉動3G用戶向4G轉化,力爭2015年實現銷售1億部4G終端。但2015年報顯示,中國電信2015年4G終端銷量近6200萬部,只完成了目標的六成。

  中國電信如此賣力增加4G用戶數量,究其原因與“增收”有直接關係。4G套餐作為中國電信新的競爭領地,是未來的發展方向,4G用戶越多,中國電信獲利就會越多。4G套餐號稱“上網速度快,耗費流量大”,用戶繳納的資費顯然較2G、3G更高。中國電信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會大力推進3G升4G的工作。

  據中國電信2015年報稱,2015年3G/4G手機上網總流量達到55.5萬TB,同比增長108.1%,3G/4G月戶均手機上網流量達到386MB,手機上網流量收入佔移動服務收入比例達到38.4%,較上年提升10個百分點。其中,4G用戶月戶均流量達到751MB,是3G/4G用戶的近2倍,拉動流量規模和收入快速增長。由此不難理解為何中國電信要大力發展4G業務,限制3G用戶補辦3G卡了。

  追趕中國移動

  通過提升4G用戶數量,從而獲取流量規模和收入增長,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國電信急切地增加4G用戶數與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也有關聯。

  當年,中國電信獲得CDMA2000技術制式的3G業務經營許可證,憑藉技術優勢,實現了2011-2013年移動用戶的大增。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電信移動用戶僅為1.26億,2013年已達到1.85億,移動語音收入達到582.17億元。但到了2014年,情況發生變化。2014年,中國電信的移動用戶凈增只有4萬戶,用戶總量與2013年基本持平。2015年,雖然4G用戶規模達到5846萬戶,卻只佔移動用戶的29.5%,移動語音收入也連續兩年下降。2015年較2014年下降10.4%,2014年較2013年下降6.1%。

  但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13年底中國移動獲得4G牌照,經過2014年和2015年的經營,中國移動一改3G時代的頹勢,完成逆襲。2015年中國移動的移動用戶達8.26億戶,同比增長2.4%,其中4G用戶就超過了3億。全年實現營收達6683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達1085億元。

  業內認為,經歷過一次網路制式的洗禮,中國的三家電信運營商又回到了八年前的原點,中國移動在各方面全面領先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

  這也讓中國電信不得不通過各種手段在4G的道路上追趕中國移動。在這樣的壓力下,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謀求合作,被看做是提升兩家競爭力的重要措施。就在今年初,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共同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涉及網路、終端、服務、創新業務、國際漫遊五個方面,實現兩家運營商互相支援對方的通信制式和頻率。三大運營商之間形成了一對二的陣營。

  但業內認為,兩家運營商的合作很難撼動中國移動的地位,一方面因為中國移動龐大的用戶數量積累和用戶慣性,很難被撼動;另一方面中國移動在基站數量和網路覆蓋上的優勢是聯通和電信在短時間內難以企及的。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