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中興新帥趙先明外憂內慮:手機不溫不火淪為二線

  • 發佈時間:2016-04-13 08:01:4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代秀輝  責任編輯:王磊

  法治週末記者 代秀輝

  “本人向各位股東提呈本集團截至×年×月×日之年度報告,並謹此代表董事會向各位股東對中興通訊的關心和支援表示誠摯的謝意。”

  在過去的近20年裏,這句每年都會出現在中興董事長報告書的開場白一直專屬於一人,他的名字叫侯為貴。他是中興的創始元老之一,執掌中興長達30年。

  如今,這樣的專屬卻變了。4月7日,中興發佈的2015年業績報告顯示,董事長報告書的落款簽名已然由“侯為貴”變為“趙先明”。

  趙先明,1998年加入中興從事技術研發工作。資料顯示,2014年1月至今年3月,其擔任中興執行副總裁,負責中興戰略及平臺、各系統産品經營部工作並兼任CTO。

  就在中興發佈業績報告的兩天前,中興發佈公告稱,趙先明將接替侯為貴成為中興第七屆董事會董事長,並兼任總裁;同時侯為貴正式退休,原公司總裁史立榮亦不再擔任總裁一職。

  至此,中興掌舵人30年來首次實現新老交替。

  “中興管理層2.0開啟,到底能為中興帶來怎樣的改變,其實業內是十分期待的。”中國通信業知名觀察家項立剛對法治週末記者説。

  “少壯派”掌權

  趙先明也並非此次中興高層變動的唯一一人。

  中興披露的公告顯示,新一屆中興管理層同時增進張建恒、欒聚寶為中興第七屆董事會副董事長。在中興新的管理層中,法治週末記者注意到60後、70後佔據了中興管理層主流。

  這其中,趙先明為 中興通訊 董事長兼總裁,負責公司照整體運營,1966年出生;韋在勝分管財務,1962年出生;樊慶峰分管品牌法務,1968年出生;曾學忠分管手機終端,1973年出生;徐慧俊分管技術研發,1973年出生;龐勝清分管政企業務,1968年出生;張振輝分管運營商及部分手機業務,1973年出生;陳健洲分管人力資源,1970年出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興管理層中,70後負責人已經掌管了中興通訊三大核心業務中的兩大部分和重要的技術研發,他們分別是手機終端業務的曾學忠、運營商業務的張振輝,以及CTO徐慧俊;而另一大核心業務政企業務的龐勝清也是1968年出生。

  事實上,新任中興掌舵人的趙先明也是技術出身,其亦曾在中興核心業務部門擔任要職。

  公開資料顯示,趙先明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通信與電子系統專業。1998年趙先明正式加入中興從事CDMA産品的研發和管理工作;1998年至2003年其先後歷任研發組長、項目經理、産品總經理等職位。

  2004年,趙先明出任中興高級副總裁,負責CDMA事業部、無線經營部工作;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轉任中興執行副總裁,同時兼任中興首席技術官(CTO),並負責本公司戰略及平臺、各系統産品經營部工作。

  “從這次公佈的新一屆管理層來看,中興已經完成從創始人向新一代管理層的全面交接,這從根本上實現了管理層的更新換代。主要的特點則表現為更加年輕化、更加專業化,這也將為中興帶來新的活力。”項立剛對法治週末記者説。

  外憂:化解美國制裁危機

  然而,在多位接受法治週末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剛上任的趙先明及新管理層事實上並非那麼輕鬆。

  “受命于危難之際”可謂是趙先明及新管理層當下最真實的寫照。危難則指的是最近美國商務部對中興採取的限制出口措施。

  3月7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將中興通訊等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美國供應商在向中興通訊出口任何貨物前,均需向美商務部申請許可。

  由於中興的重要元器件自美進口,美國供應商被美國政府禁止供貨後,中興將面臨嚴重的元器件短缺。與此同時,業內擔憂,歐盟、日本等國與美國的出口管制步調往往保持一致,一旦制裁擴大,中興或將面臨更大損失。

  美國商務部聲稱,制裁原因是中興通訊計劃用一系列幌子公司“向伊朗轉售受控制的物品,違反美國出口限制法律”,該行為“不符合美國國家安全或對外政策利益”。

  最新的媒體報道顯示,3月10日中興工作小組赴美後,與美國商務部進行了會談,雙方于3月22日前後達成了協議,美方決定暫時取消出口限制。中興獲得暫時貿易許可,有效期至6月30日。

  對於這場危機,趙先明在上任後致全體員工的內部郵件中呼籲中興通訊全體員工對公司目前的危機“坦誠面對、積極解決”,並高度重視合規合法、反腐倡廉,團結奮進。他承諾為股東、客戶和合作夥伴帶來更多更大的價值。

  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化解這場美國制裁危機,或許是擺在趙先明及其領導的新團隊面前首先要邁過的一個坎兒。

  項立剛表示,這場危機將對新的管理層是一種考驗,同時也反映出新的管理層在海外業務過程中可能長期面臨的挑戰。

  “此次事件對中興帶來最大的改變或許在於,中興需要反思對國外供應鏈的高度依賴,重新評估與設計供應鏈佈局,多樣化供應商名單,並加強自主晶片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同時,中興應對國際商業規則要有更加清醒的認識,未來以更嚴謹的態度、更合規的方式開拓全球市場。”項立剛説。

  內慮:如何重振中興

  在業內人士看來,擺在趙先明及其新團隊面前的,除了尚未完全消除美國制裁之憂,更重要的則是該如何重振中興。

  單看中興2015年的業績,似乎中興發展的勢頭不錯,然而對中興的未來,多位業內人士卻對法治週末記者表現出了擔憂。

  中興2015年業績報告顯示,2015年中興實現營業收入1008.25億元,同比增長了23.76%,中興首次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與此同時,凈利潤為3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1.8%,亦創下了歷史上最好水準。

  “中興今年的業績猛增也與其前幾年業績下滑的補增不無有關。十年前中興跟華為業績還比較旗鼓相當的,然而現在的華為已經徹底把中興甩開了。”資深電信分析師曾韜告訴法治週末記者。

  華為2015年年報顯示,華為2015年營業收入3950億元,凈利潤為369億元;當下的中興與之相比,營收僅為其四分之一。

  “十年之間差距如此之大,這也是中興現有的高層管理人員應該深刻反省的一件事情。”資深産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法治週末記者説。

  “事實上,中興在自己的三大市場板塊中表現並不突出,即運營商市場、政企市場、消費者市場。首先,從運營商市場看,整體的市場環境來講運營商業務就是在下降的,包括愛立信、思科等巨頭也似乎難以挽救這種下滑的趨勢,中興也難有作為。政企市場這塊,中興也沒太做起來,雖然中國市場對思科、愛立信出於國家安全的角度會進行遮罩,但是這個市場並不會瞬間爆發出來。消費者市場即手機終端業務,中興的手機這幾年也是賣的不溫不火,甚至已經淪為二線品牌,我的感覺也是大勢已去。”曾韜説。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恰是趙先明及其領導的新團隊需要考慮的。

  “中興換帥之後,無論在電信設備還是移動終端,中興在産品研發能力、銷售渠道的建設能力、品牌推廣能力等多方面都亟待需要進行提升。否則這樣下去,中興與很多企業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梁振鵬説。

  在曾韜看來,當下的中興內部給人的感覺是缺少應有的狼性文化,反而顯得比較平庸。“中興作為一傢具有國企身份的企業暴露出的問題最終還是歸咎於它的體制問題。在我看來,中興僅僅換帥未必就能改變中興的未來,關鍵還是新的管理層如何能夠改變體制內最根本的東西。”

  “中興是中國通信業知名企業,幾十年發展,收入超千億,是非常成功的。它的發展中,存在危機和困難也是正常的,但是中興要長期發展,在今後的發展中重新煥發活力,健康持續發展,必須要反思文化中問題,尤其這樣一場危機(指美國制裁事件),更是應該反思自省。”項立剛説,“一個大企業重建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抓住困難的機會,讓投機者走開,讓動搖者走開,形成一個鐵拳,中興換帥也許是中興的一個機會。”

  危機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並存,趙先明及其領導的新中興團隊在中興新契機的十字路口,會為中興帶來怎樣改變,這還是一個待解的答案。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