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23部委聯動狙擊電信詐騙 監管啟動線上革命

  • 發佈時間:2016-04-12 08:26:15  來源:大河網  作者:陳寶亮  責任編輯:書海

  

  導讀

  日前,公安部正式設立“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該平臺打通了全國刑警隊、派出所、銀行資訊。受害者撥打110報警之後,公安機關可以在30分鐘內實現簡要案情和一級賬戶的姓名、賬號、轉賬時間等資訊錄入驗證,並實現緊急止付。然而,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僅對接了銀行類支付賬戶,並未對接諸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第三方支付賬戶網路詐騙的止付工作仍有需要走線下流程。

  本報記者 陳寶亮 北京報道

  4月10日,公安部發出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10名特大電信網路詐騙犯案件犯罪嫌疑人。目前,山東、遼寧、黑龍江、上海等8個省市正在偵辦一批電信詐騙案件,本次公開通緝的10名犯罪嫌疑人涉案並在逃。

  自公安部2000年實施通緝令以來,電信詐騙犯罪首次進入A級通緝令並對外公佈。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官方微網志公佈了這10名犯罪嫌疑人的姓名、肖像、身份證、戶籍地址資訊。10名犯罪嫌疑人中,有5名來自廣西自治區賓陽縣,其餘5人分別來自江蘇、福建、湖南、廣東省。

  據悉,由於電信網路詐騙分工明確,組織嚴密,各個地方的詐騙分子往往協同進行一種詐騙,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均已經是全國知名的“詐騙根據地”。根據騰訊公司在4月1日發佈的《一季度反電信詐騙大數據報告》,廣西賓陽縣以“假冒QQ好友詐騙”為主,而廣東茂名則是知名的“猜猜我是誰”的詐騙根據地。此外,冒充黑社會詐騙、網路購物詐騙、重金求子詐騙、PS圖片詐騙、機票改簽詐騙則分別主要分佈在河北、福建、江西、湖南、海南。

  即便始終處於輿論、犯罪打擊的風口浪尖,電信詐騙依然形成了龐大的産業鏈,而且發展勢頭驚人。

  23部委聯動出擊

  根據騰訊統計,2016年Q1,收到詐騙短信人數6.4億人,詐騙電話撥出次數10.1億次。其中,電話詐騙、網路詐騙、短信詐騙分別造成損失18.8億元、9.7億元、7.2億元,總計35.7億元。

  最近10年來,國內電信詐騙案件以每年20%-30%的數量激增。2013年至今,全國共發生被騙千萬元以上的電信詐騙案件94起,百萬元以上的案件2085起。2014年3月,河南省市一群眾被騙3866萬元人民幣,創個案被騙金額最高紀錄。而在2015年,全國公安機關共立電信詐騙案件59萬起,相比2014年增長了32.5%,共造成經濟損失高達222億元。

  2015年6月,國務院批准建立了由公安部、工信部、中國人民銀行等23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打擊治理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一改電信詐騙防治以往的“九龍治水”。2015年10月,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決定,自2015年11月1日起開展了打擊電信網路新型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該行動將持續到2016年底。

  2016年2月25日,23部委召開第二次聯席會議。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強調:“重點地區整治要由市、縣兩級黨委政府負總責,確保年內涉及本地電信詐騙案件同比下降90%以上。”顯然,公安部志在重點打擊諸如廣西賓陽、廣東茂名之類的“詐騙根據地”。為此,聯席會議推出了問責制度,整治不力的地區,將要通報中央綜治委予以掛牌整治。2016年3月25日,廣東省曾出動千余警力,重點打擊包括“茂名”等地詐騙行為,抓獲犯罪嫌疑人236名,搗毀窩點48個,初步核破假冒熟人類的電信網路詐騙案件135宗。

  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公安部共破獲電信詐騙案件2.6萬起,抓獲嫌疑人9432人,挽回直接經濟損失1.6億元。

  偵辦平臺開啟線上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打擊電信詐騙行動中,最大的突破是成立了“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一改以往冗長的止付流程,在該平臺上,電信詐騙案件可以在半小時內實現接警止付。

  中國政法大學智慧財産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告訴記者:“以前,電信詐騙受害者,首先要報案,然後去當地派出所填報材料。如果想要止付,需要向銀行出具縣級以上公安局局長簽字的文件,然後銀行才會配合止付。整個流程走下來,錢早就被提現或者轉移了。”

  也正因為此,電信詐騙案件即使破獲,往往也很難追回損失。電信詐騙始終走在技術最前沿,而監管部門的流程始終停留線上下,這個時間差給犯罪分子創造了大量的犯罪空間。

  2016年3月3日,公安部正式設立“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該平臺打通了全國刑警隊、派出所、銀行資訊。受害者撥打110報警之後,公安機關可以在30分鐘內實現簡要案情和一級賬戶的姓名、賬號、轉賬時間等資訊錄入驗證,並實現緊急止付。

  平臺上線以來,已經凍結涉案賬戶5452個,部分賬戶被騙款達上百萬元。除了緊急止付之外,該平臺還可以快速匯總各地的詐騙案件資訊,便於掌握全國詐騙案件總體分佈,並且快速確定異常賬戶、嫌疑人聯繫方式等犯罪工具。一旦這些犯罪工具被凍結,電信詐騙成本逐漸提升,犯罪空間也會被迅速壓縮。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開啟了電信詐騙防治工作的線上革命。

  需要指出,電信詐騙偵破的線上革命仍有極大改善空間。目前,電信詐騙案件偵辦平臺僅對接了銀行類支付賬戶,並未對接諸如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目前第三方支付賬戶網路詐騙的止付工作仍有需要走線下流程。

  “第三方支付本身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幫助用戶挽回損失,但現在一定要求派出所立案才介入,”在李俊慧看來,“第三方平臺自律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依靠傳統線下監管,技術價值去哪了?”

  第三方支付詐騙止付的時間差,會成為電信詐騙監管的漏洞。而這一漏洞會吸引諸多詐騙分子從傳統詐騙渠道流入第三方平臺。“170號碼淪為詐騙重災區”已經證實了犯罪分子對於漏洞的敏銳嗅覺。

  此前,公安部、工信部聯合啟動“黑卡治理”行動,明確要求三大運營商啟動電話卡實名制,以此防治電信詐騙。但同期,40多家虛擬運營商並未嚴格執行,諸多無需實名辦理的170、171號碼迅速成為電信詐騙的重災區。日前,工信部表態將嚴格監管虛擬運營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