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預裝軟體為啥不讓卸?只因比賣手機還掙錢

  • 發佈時間:2015-07-03 09:14:00  來源:一財網  作者:TJ  責任編輯:王磊

  對預裝一大堆軟體的兩款手機,上海市消保委忍不了了。

  上海一中院依法受理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分別訴天津三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廣東歐珀行動通訊有限公司(OPPO)侵權責任糾紛案兩起公益訴訟案件。

  上海市消保委訴稱,近兩年,針對消費者反映的智慧手機説明書未完全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存在記憶體縮水、軟體功能不清等問題,該委委託專業機構對市場上在售智慧手機的多項性能開展了比較試驗。由專業機構在比較試驗中發現,抽樣的天津三星公司所售的SM-N9008S智慧手機預裝各類應用軟體44個、廣東歐珀公司所售的X9007智慧手機預裝各類應用軟體71個

  為保護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侵害,上海市消保委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5條、《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7條的規定,分別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訴訟。

  新手機預裝軟體最高達71個,待機流量驚人

  一般來説,手機預裝軟體可以分為廠商預裝和刷機預裝兩大類。廠商預裝包括手機製造廠商預裝和運營商定制機預裝,即由手機生産廠商和電信運營商完成預裝。相比廠商預裝,手機出廠後的渠道預裝則是更複雜的灰色地帶。由於智慧手機的價格不斷降低,已經很難再通過硬體賺錢,因此為應用開發商預裝軟體成為手機廠商、運營商、連鎖賣場新的收入來源。

  據悉,上海市消保委通過運營商網點、大型電器連鎖店、手機專賣店等銷售渠道購買了20款智慧手機,其中10款為通訊運營商定制機,其餘10款為非定制機。試驗主要涉及手機成像系統性能、預裝軟體及容量。

  比較試驗發現,20款手機中,除一款手機在成像系統性能檢測後無法開機外,其餘19款手機,預裝軟體少的有30個左右,最多的一款手機達到71個。而在模擬普通消費者操作方式卸載預裝軟體時發現,按可卸載軟體的比例分,最多的佔預裝軟體總數的57%,最少的佔比僅有26%。各品牌廠商給予消費者選擇軟體的許可權相差較大。

  為了解手機在待機狀態下內置預裝軟體的流量使用情況,上海市消保委從19款手機中隨機選取了10款(5款為定制機、5款為非定制機)進行了模擬測試。在完全相同的環境和狀態下,每隔24小時記錄流量使用情況,共持續120小時。結果顯示,有9款手機存在開機、註冊入網及待機過程中消耗流量的現象,其中最多的消耗了近80MB流量。經分析該手機在開機、註冊入網時消耗的流量約為68MB,而在整個試驗期內,每天的10時41分和23時11分左右都會消耗約1MB左右的流量,120小時內總共消耗了12MB左右。其餘8款手機雖不存在定時消耗流量的問題,但在120小時的試驗週期內仍有80KB—4281KB流量的消耗。

  同時,在中新網IT頻道調查數據顯示,96.2%的網友手機中都被預裝了大量不可卸載的App,沒有被預裝的網友僅有3.8%。另據調查數據顯示,75.7%的調查者手機中被預裝了大量不可卸載的APP。其實,手機預裝的大量App,用戶使用率卻並不高。33%的用戶從不使用預裝軟體,40%的用戶偶爾使用預裝軟體,43%的用戶對預裝軟體無法容忍,更有85.9%的用戶曾試圖卸載預裝軟體。

  明知道要傷害用戶體驗 為什麼還要裝?

  手機廠商肯定清楚預裝應用會傷害部分用戶的使用體驗,但為了推廣旗下的其他應用産品,在手機中安裝好自然是最簡單有效的推廣模式。這種粗暴式的植入應用産品,與硬性植入廣告沒有多大區別,不只是各大手機廠商,許多IT巨頭都在玩捆綁式的行銷。

  這樣來説,預裝軟體是國內手機生態惡化的必然産物,因為從3G時代開始,手機硬體利潤不斷被壓縮,預裝軟體正是廠商開闢的新營收來源,為盈利,為提供高性價比的手機預裝軟體,通過向軟體商收取手機預裝費用,或靠預裝偷跑流量或扣費軟體來變相盈利,渠道商從廠商拿到手機,在銷售到用戶之前,從軟體商獲利。

  手機預裝途徑包括:運營商向手機廠商,要求內部綁定自己的相關應用;手機廠商預裝自家或第三方應用;在手機層層分銷過程中,經銷商可能會以渠道推廣為籌碼,與軟體商合作進行預裝,或後期刷機預裝;無論大家對預裝軟體多麼討厭,不可否認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APP的廣泛使用,開拓了網際網路公司推廣軟體的重要途徑。

  簡單來講,單臺手機每預裝一個軟體手機廠商可以向軟體商收費八毛錢到五塊錢不等,手機廠商以此達到降低手機生産成本的目的,從而在市場上形成價格優勢,而軟體開發商則通過預置軟體推廣了軟體,增加了用戶使用量,進而實現其經濟利益。

  很多開發APP的公司主管手裏都會有一張價格表,不同的“預裝量”價格是不同的,單個APP的刷入均價在一兩元左右,以一部手機刷入一個APP單價一元的行情計算,像中關村這樣的地方每月的手機出貨量都以幾十萬台計,代理商順手就能多掙幾十萬,如果一部手機預裝幾個甚至十幾個、二十幾個的軟體,那麼光是刷ROM掙到的錢,就幾乎可以趕上賣手機的利潤了,各級代理商為了利益像“雁過拔毛”一般地紛紛刷入自己的ROM,當手機到達用戶手裏的時候,沒有人能説得清手機到底已經預裝了哪些軟體。

  據初步估計,手機軟體僅安卓市場就有接近30萬的應用軟體,目前國內預置軟體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30億元。幾乎所有的應用推廣中,“預裝”都成為了最具性價比的方式之一。卸載不掉首先是一個商業問題,植入簡單又能賺錢。因此,很多預裝軟體在出廠時已經被設定為無法卸載。

  事實上,在手機紅利日漸消退的市場環境下,以後估計還會有更多的預裝應用産品,手機廠商賣手機不如賣內容和廣告。

  【小貼士:預裝軟體如何卸載】

  形形色色的預裝軟體真的無法卸載嗎?安全專家給出的建議是,用戶如果想卸載預裝軟體需要進入底層獲得ROOT系統許可權,很多預裝軟體都寫入了ROM包裏。可以通過獲取手機Root許可權來卸載手機預裝應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操作對於用戶來説存在一定安全隱患,如果不懂行的用戶,很可能會誤刪掉一些最基礎的東西,結果手機就變廢機。此外,目前大部分手機廠商對於已Root的手機是不提供保修服務的,這就意味著用戶不敢也不能隨意Root。而且,多個品牌手機的全國客服電話人員表示,強行卸載運營商預裝軟體之後,手機不論出現軟體、硬體問題,都不能進行保修。

  (綜合中國新聞網、中國消費網、智電網、方維網路、北京晚報等)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