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7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資訊販子”叫賣私人資訊 價格低廉6分錢一條

  • 發佈時間:2015-05-07 17:29: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熊強 趙曦  責任編輯:湯婧

  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外景。

  在網際網路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個人電話號碼、家庭地址等資訊逐漸成為資訊市場中成為炙手可熱的“唐僧肉”。記者連日來調查發現,昆明網路市場上有一“資訊販子”,聲稱握有進口車車主、銀行高管、重點企業老總等各類私人資訊,價格低廉到6分錢一條。經檢驗,資訊的準確率近100%。

  地址電話成流通商品

  近日,記者接到線索稱,有一“神秘QQ”在網上販賣私人資訊。記者首先與其留下的電話號碼進行聯繫,接聽電話的男子錶示,自己剛開始做這一行,處於摸索階段,目前只在網上售賣包括銀行金卡客戶、大額信用卡客戶、高檔車車主、各大高檔小區業主、企業法人、昆明重點企業、銀行負責人等個人資訊,部分價格低至6分錢一條。

  對於車主的個人資訊可精確到車型、車牌、發動機號、車主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詳細住址、手機號碼。銀行金卡客戶資訊售價3角錢一條,唯一的不足是沒有歸類屬於哪家銀行。“重點企業董事長要的人比較多,”男子坦言,目前自己手中還有政府小區、省人大小區、武警小區業主的個人資訊。

  “黑名單”準確率近100%

  為了證明資訊的準確率,他向記者提供了一個“昆明車主”資訊的電子文檔。打開文檔,其中共有60條高、中檔型昆明車主的個人資訊。隨後,男子又發給記者部分企業高管個人資訊。

  記者在車主名單中隨機挑選了10人資訊進行核驗,其中除1人因車已出售外,其餘車主的身份證號碼、姓名、家庭住址等均為真實資訊,準確率近100%。

  個人資訊被洩露 市民十分驚訝

  聽記者講述了事情的原委後,家住五華區新聞裏的車主李女士起初並不相信,當與記者核對完車牌號、發動機號、以及家庭詳細地址後,她證實資訊完全準確無誤,“自從買車後,不時都會收到很多汽車保險的電話和短信,一直讓人很頭疼,原來是資訊被人出賣了,”李女士既驚訝又生氣的説。

  “你們從哪獲得我的私人電話的?”官渡區佴家灣商住區的車主徐先生焦急地問,對於自己的資訊被不法分子洩露的事情,他感嘆在當下大數據時代,個人確實“無招”應對,只能寄希望於相關部門,讓國內的法律更完善。

  “洩露公民個人資訊罪” 判定不易

  雲南淩雲律師事務所律師孫文傑介紹,按照中國《刑法》的相關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將本單位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資訊,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給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非上述人員出現上述行為,如何定性如何處理,存在模糊地帶,也給公安機關依法辦案造成一定障礙。

  孫文傑建議,市民應妥善保管自己的個人資訊,儘量不要將個人資訊向他人公佈,防止違法犯罪分子利用上述資訊進行違法犯罪活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