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國産手機都敢賣4000+:有考慮過三星的感受嗎?

  • 發佈時間:2014-12-22 08:59:44  來源:環球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三星旗艦機

  12月22日消息,最近國産手機企業都開始向高端市場邁進,唯一敢賣4000以上的兩款手機是華為Mate7尊爵版售價4399元、酷派鉑頓售價4680元,而他們的競品對象都是售價5399元的三星Galaxy Note 4。同時,華為和酷派這兩款高端機也都走電信定制渠道,專為高端人士準備。

  對此很多人都會懷疑,國産手機定這麼高的價格會有人要麼?他們為何敢定這麼高的價格呢?

  首先,從手機市場價位段來分析,高端商務手機市場有空間。

  對於高端商務人群來説,目前市場上的選擇性非常少。三星Galaxy Note 4、蘋果iPhone6 Plus外幾乎沒有其他可選項,這意味著在4000-5000價位段是有空間的,而小米、魅族等新興品牌主打年輕消費群體,於是這塊市場只有在商務人群有品牌影響力的少數廠商可以去做。

  第二,三星的衰敗與蘋果的俗氣。

  三星在中國手機市場份額一度超過20%,但2014年其市場份額下滑非常明顯。根據塞諾數據,三星今年10月中國市場份額僅為13.2%,與年初相比下降近7個百分點。在中高端手機市場,2000-2500元價位段份額僅為14.5%,在2500-3000元價位段份額為23.1%。

  也就是説,國産手機品牌在2000-3000元價位段已經成為市場主力,三星過高的手機品牌溢價能力遭到大幅削弱。

  另一點則在於三星已經顯露衰敗相,不僅表現在市場份額的大幅下滑,在産品創新方面沒有亮點,無法繼續支撐品牌溢價能力也是重要的原因。

  蘋果可謂已經滿大街都是,這種爛大街的感覺對於一些“壕”們來説十分不喜歡,所以他們迫切需要三星和蘋果的替代品。

  第三,國産手機越來越爭氣,品質和創新皆有保障。

華為P1

  國産手機從2014年開始,在工藝、品質上已經完全可以和三星叫板,無論是2000元價位段的産品,還是千元智慧機都有著非常不錯的品質,而隨著手機硬體、軟體方案完全成熟之後,手機確實進入了標準化的時代,讓成本下降的同時品質還可以得到保證。

  國産手機在供應鏈上的弱勢也已經幾乎攤平,三星的供應鏈優勢正在被瓦解。

  據Gartner公佈的數據顯示,第三季度全球範圍內,全球五大智慧手機品牌中國手機品牌佔據三席,華為、小米和聯想,而三星市場份額同比下降了8個百分點。

  而且國産手機的創新力度要比三星強很多,三星Note 4售價5399元,可惜並沒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創新,很多用戶吐槽那糟糕的系統和UI設計,軟體設計確實是三星的弱項。

  除了産品創新外,國産手機的模式創新、行銷創新也遠遠超越三星,網際網路手機品牌的崛起更是調動了年輕消費群的購買積極性。

  第四,巧打政策牌,這一點中國企業更勝一籌。

  2014年11月國家接連舉辦兩場會議,一個是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另一個是首屆網路安全宣傳周,體現出政策上對網路安全的重視,而國內廠商主打“安全”定位,確實摸準了政策的脈搏。與中國電信合作,並獲得國家保密局的認證,若讓其成為機關採購手機則利潤、品牌提升都非常可觀。

  此外,中國元首出訪也贈送國産中興手機作為國禮,這都體現出國家政策對本土手機企業的扶持,同時在政策上一定會有許多支援。而只有本土企業才能摸準政策脈搏,只有有準備的國産企業才能享受到政策的福利。

  曾經三星每年都會和中國運營商聯合推出一款非常貴的手機,比如W2015,但是每款都配置簡陋,無任何特色和創新,甚至低於普通手機的配置,唯獨價位高的離譜,給人一種“人傻錢多速來”的感覺。

  相信隨著真正有料的國産高端商務手機進入運營商採購渠道後,將徹底顛覆三星壟斷高端商務手機市場的現狀,讓高端商務人士用上更具性價比的手機。

  三星在中低端遭遇小米、華為、酷派、魅族等國産手機廠商的集體挑戰,在高端商務市場又有蘋果、華為夾擊,所以三星的日子真的會越來越難過,這已經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