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三大運營商日子不好過 下一站網際網路公司?

  • 發佈時間:2014-11-20 15:53:5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一邊是用戶數增長乏力,一邊是虛擬運營商虎視眈眈——最近,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日子著實不好過。面對緊迫的局勢,運營商從業務到內部結構以及思維方式都在發生轉變。不久的將來,三大運營商會變成網際網路巨頭,還是會逐漸被管道化、邊緣化?

  ■ 運營商日子不好過

  11月11日,一款號稱“免費”打電話的軟體——“微信電話本”誕生。這是微信繼搶奪運營商短信業務後,再次向運營商的語音業務發起挑戰。從去年起,工信部分批向26家民營企業發放虛擬運營商牌照。據預測,到2015年底,全國將有5000萬虛擬運營商用戶,佔行動通訊市場份額的3%左右。

  除網際網路企業和虛擬運營商雙面夾擊外,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已達到92.6%,通信行業用戶增長進入存量時代。在未來,運營商依賴傳統路徑盈利將會更加艱難。

  三大運營商上半年財報顯示,主營業務增速放緩,利潤下降已成通病。數據與事實的背後,反映的是行業遊戲規則的改變。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向本報表示:“網際網路産業特別是OTT(通過網際網路向用戶提供服務),對運營商增值業務構成了嚴峻挑戰,這是電信運營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 搶灘網際網路業務

  面對現實,三大運營商加緊推進“網際網路化”。數據顯示,1—9月3家電信企業的移動數據及網際網路業務實現收入1960.2億元,佔電信業務收入比重達到22.1%,成為增長最快的業務模組。

  即時通訊領域率先開墾。中國移動7年前推出“飛信”,卻因擔心影響短信業務錯失機遇。中國電信“翼聊”、中國聯通“沃友”也在掀起短暫的微瀾後銷聲匿跡。有分析認為,運營商在即時通訊領域水土不服,不外乎自身體制僵化,缺乏“網際網路基因”。因此,向網際網路取經,與網際網路合作勢在必行。

  運營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動作也頗為搶眼。中國移動2011年成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自主經營網購平臺,與京東等網購平臺深度合作;聯通打造的“沃易購”日前上線。而面對理財産品這塊大蛋糕,運營商也不甘落後。今年3月,中國電信天翼支付公司推出“添益寶”;5月,中國聯通也以“話費寶”進軍網際網路理財。

  ■ 深層調整機構思維

  除了業務層面的探索之外,運營商在內部機構設置、運營思維方面,也在進行著調整。

  據報道,中國移動的網際網路公司計劃進入落地階段。同時,中國移動宣佈成立新媒體集團公司“咪咕”,力爭在2015年1月投入運營。

  在對網際網路思維的運用上,運營商也逐漸嫺熟。目前,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分別與德國和愛爾蘭電信公司簽署合資協議,跨界深耕車聯網,使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問題統一匯集至通信行業,為運營商拓展了新的生存空間和商業模式。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