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可穿戴設備要擊中需求點還需打磨

  • 發佈時間:2015-09-24 07:52:57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市場調研公司IDC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可穿戴設備市場的銷量,將從去年的2640萬部提升至約7210萬部。而另一家調研公司CCS Insight的數據則更為樂觀,根據其最新報告《2015~2019年全球可穿戴設備預測》,2019年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將達到2.45億部。

  此數據無疑為業界帶來信心。

  可穿戴設備始於2012年,谷歌眼鏡的亮相,讓2012年成為“可穿戴設備元年”。三年時間過去,作為具備部分計算功能、可連接手機及各類終端的攜帶型配件,可穿戴設備“家族”已經人丁興旺,目前包括手錶、腕帶、眼鏡、頭盔、服裝、書包、拐杖等多種形態,産品品種令人眼花繚亂。

  對新科技更有興趣的80後和90後是可穿戴設備的購買主力,説到此,不得不提到一部80後和90後大多看過的動畫片,叫《名偵探柯南》。在這部1995年就開始放映的動畫片裏,作為偵探,柯南的眼鏡可以用來定位追蹤,功能和如今手機地圖中的位置共用有一拼。

  那麼問題來了,擁有這樣功能的眼鏡,到底在現實中有多大實用價值?畢竟,不是每個消費者都是做偵探的。這恰恰就是可穿戴設備需要直面的問題,將原有的普通生活配件添加上部分電腦功能,但是這些功能真的是消費者需要的麼?並且,這些功能往往和已有的手機功能重復,甚至需要手機配合才能實現。

  事實上,很多可穿戴設備功能少,體驗感較差,技術水準相對於其他同類電子産品而言,並無競爭力。

  低端産品如可顯示運動數據的手環,其功能並不比手機中的運動類APP多了多少。而高端産品如智慧手錶,其電池使用時間往往有限,當一塊手錶需要每天充電時,消費者對此體驗感如何,不言而喻。

  可穿戴設備往往比同類電子産品或同類生活配件價格更為昂貴。很多可穿戴設備的産品品質良莠不齊,在原有的生活配件上加一些電子産品和簡單功能,變冠以可穿戴設備功能的牌子,售價立馬上漲。

  消費者對此類新産品,初次購買往往並非確有所需,而是出於對時尚的追求。因為可穿戴設備具有的功能,智慧手機大多具備,甚至操作更為方便。而當消費者對這一事物的新鮮感降低後,還會繼續購買下一代産品麼?

  就在《名偵探柯南》上映的那一年,比爾·蓋茨在《未來之路》一書中,提到了物聯網技術,但在當時並未激起多大漣漪。可穿戴設備,正是基於物聯網技術的,但這種技術,在1995年並未起步,而今已成為智慧生活的重要的技術。

  在高科技領域,並不是某家企業先研發出某個新技術,佔領了某個新市場,就能取得成功。因為,一項技術和相應産品能否取得成功,不止取決於技術、資金等內部條件,還取決於外部環境,就好比沒有私家車的普及化,手機地圖不會成功一樣。

  在歷次網際網路技術革新時,都有很多頗有前瞻性的高科技企業或産品,“倒在了黎明之前”,在市場條件成熟前就用光了資金,耗盡了資源。與其説是它們生不逢時,不如説是過早地將尚不成熟、尚未完成配套佈局的産品推向不可測的市場。可穿戴設備亦然。

  包括可穿戴設備在內的物聯網技術,將是未來改變經濟生活的重要技術,企業要做的不是急於佔領存在諸多變數的市場,而應當是繼續打磨産品,讓産品更能擊中消費者的需求點。可穿戴設備與物聯網、大數據結合是未來發展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專家指出,可穿戴技術將是醫學變革的一個重要技術途徑,在健康領域可穿戴設備將成不可缺少的資源。

  因此,可穿戴設備今天仍然是初創期,誰能發展成為市場巨人就要看誰真正踏準市場節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