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高通在中國正面臨三道坎

  • 發佈時間:2015-01-29 07:06:12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就算不選擇抗辯,高通面臨的也不僅僅是其在華收入的10%的罰款這麼簡單,其真正的風險來自於被迫降低3G和4G智慧手機的高昂專利費用,高通作為一家專利授權費在總營收中接近三成的技術公司,如此毀滅性的業務模式的變化,極可能成為高通在中國所面臨的第一道坎。

  自2013年11月國家發改委開始對高通公司進行反壟斷調查開始,這場拉鋸戰已經持續了一年之久,可是,近日,這起本該塵埃落定的反壟斷調查,卻伴隨著昨日高通公司宣告抗辯,再一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與同類型案件的“息事寧人”相比,高通公司為何選擇抗辯,我們不得而知。但就抗辯本身而言,拖延造成人力和財力的損失更是不言而喻,加之案件本身負面影響的擴大,可能會導致高通在晶片及專利領域的銷售額驟降。

  就算不選擇抗辯,高通面臨的也不僅僅是其在華收入的10%的罰款這麼簡單,其真正的風險來自於被迫降低3G和4G智慧手機的高昂專利費用,高通作為一家專利授權費在總營收中接近三成的技術公司,如此毀滅性的業務模式的變化,極可能成為高通在中國所面臨的第一道坎。

  而這第二道坎來自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的覺醒,近兩年來,已有越來越多的本土製造商加入了晶片研發的行列。作為國産手機品牌大戶的華為,也于2014年12月發佈了旗下首款64位八核SOC,並且在低端和中高端都佈局了自主研發的晶片。不久之前,國際晶片巨頭英特爾90億元投資中國清華紫光,以20%佔股比例與清華紫光達成協定,承諾雙方共同研發和産品市場的推廣。

  幾乎是同一時間,小米宣佈即將在印度班加羅爾成立研發中心,特此招募一批産品設計師和晶片研發人員,為小米的進一步海外拓展路線鋪平道路。此外,就在2014年年初,全球的智慧手機年出貨量已經突破10億部大關。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其儼然已經度過了一個高端期,而逐漸成為平民化的大眾商品,這就迫使高通公司不得不面臨第三道坎——高昂的晶片專利費是否有人買賬?

  一個商品是否成為大眾商品的關鍵,一是大眾是否有普及性的需求,二是其價格是否能被大眾所承受。只有價格合理的商品才能贏得市場大眾的喜愛,因此,價格是成為大眾商品的必要條件。具體到智慧手機,其出廠成本,除了軟性功能設計外,在必備硬體中晶片構成了主要成本,而在晶片成本中專利費則又佔了不小的比重。

  因此,無論當下高通公司抗辯的結果如何,其未來在中國市場均將遭遇到難以逾越的三道坎,這對於中國市場營收佔其總營收近一半的高通公司而言,顯然是難以承受之重的。

  之於當下而言,高通公司亟須轉變其過於依賴專利收費的路徑依賴,如果不想失去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市場,就必須改變專利收費模式,或者至少減少專利費,以秉承自己以“最優惠價格提供産品”入華的承諾。

  □楊國英(財經評論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