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評論 > 正文

字號:  

惠普一拆為二的啟示

  • 發佈時間:2014-10-08 07:00:04  來源:新京報  作者:鬱慕湛  責任編輯:王磊

  新京報漫畫/師春雷

  ■ 一家之言

  中國企業界一直有著做大做強的情結,我們有必要學學惠普——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適應市場,都是為了提高自身效率,不管是並還是拆。

  週一(美國時間)名列2013年世界500強第43位的惠普公司宣佈,惠普一拆為二,分成兩家獨立的上市公司。市場基本上看好惠普的分拆,當天股價大漲近5%,但是還是為這個消息震驚。

  根據分拆計劃,兩家新公司分別名為惠普企業和惠普公司,前者從事面向企業的伺服器和數據儲存設備、軟體及服務業務,後者從事個人電腦和印表機業務。雖然惠普的現有股東將同時擁有惠普企業和惠普公司的股份,分拆後的兩家惠普公司仍然是《財富》榜500強中的兩家;兩家公司都將保留舉世聞名的惠普現有標誌,不會在至關重要的公司聲譽上有所損失。但是,依照現代商業原理,一家企業的管理成本、交易成本,總歸要低於兩家企業經行銷售同等價值商品的企業成本。

  惠普公司是家有著75年曆史的科技公司。惠普臺式電腦和筆記型電腦曾經家喻戶曉,就在前三四年,惠普的PC市場份額在亞太地區佔第二。而惠普印表機則幾十年裏獨佔世界鰲頭。然而,IT行業充滿激烈競爭。時至今日,惠普不僅遇到歐美老對手的不斷挑戰,且已受到中國科技企業巨人——聯想集團的擠壓。

  按照發貨量計算,聯想集團去年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個人電腦生産商,之後一直佔據頭把交椅。聯想集團在惠普宣佈一拆為二之前剛剛完成以21億美元收購IBM旗下低端伺服器業務的交易,希望從競爭對手那裏爭取到更大的市場份額的目的十分明確。

  更嚴重的問題是IT行業在這幾年裏發生了更具顛覆性的改變。

  隨著電腦幾乎已經普及到每一個家庭和公司,像惠普、英特爾、思科、甲骨文等科技巨頭很快失去了前衛的風頭,企業增長速度放緩,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們未能向移動設備和雲計算(運算能力、存儲和軟體服務都通過網際網路實現)的轉變中獲得類似的回報。這些服務使得移動企業僱員能夠更容易地遠端完成工作,並且降低對惠普、IBM和戴爾等公司傳統企業計算設備的需求。

  正是形勢的改變和新的機會的産生,致使惠普斷然決定一分為二。給一分為二的企業以更多的獨立性、側重點、靈活性和獨立財力,以便企業更迅速去適應市場和客戶的動態變化,哪怕為此或許要付出更多的企業成本,對於企業的發展、企業的提高效率,也是合算的。

  中國企業界一直有著做大做強的情結,以為只有大而強的企業或企業集團才有競爭能力,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叱吒風雲。世界上大企業基本上都是在自由競爭的基礎上做大做強的。而中國為了做大做強企業,不惜以行政手段來歸併企業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借助於行政手段組建並購的企業,不要説怎麼去並購企業之間的企業文化融合問題,其並購成本往往要大於並購之後企業可能降低的交易成本。這就根本違反了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市場法則,也談不上通過並購、通過企業做大做強來提高企業的效率。

  當前,中國正處於國企改革尤其是大型國企改革時期。我們有必要學學惠普一拆為二的舉動。企業的一切行為都是為了適應市場,都是為了提高自身效率,不管是並還是拆。

  □鬱慕湛(財經評論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