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中國科學院網路資訊中心工程師閻保平發言

  • 發佈時間:2014-09-19 18:34:0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中國網財經9月19日訊 首屆中國—東盟網路空間論壇于9月18日下午在廣西南寧荔園山莊國際會議中心開幕。近200名來自中國及東盟10國的政府、企業和學術界代表以“發展與合作”為主題交流網際網路發展與治理的經驗和智慧。

  會議期間,參會嘉賓圍繞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與數字鴻溝縮小、網路經濟發展與國際合作、網路空間安全與網路治理、網路資訊技術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應用等四個議題展開交流。

  據了解,本屆論壇是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舉辦的首屆網路空間論壇,旨在增進中國與東盟在網路安全和資訊化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會上,中國科學院網路資訊中心工程師閻保平在《網路資訊技術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應用》議題討論中發言。

  以下是閻保平的講話實錄:

  各位下午好!我今天想跟大家彙報的一個題目是:在生物多樣性當中的作用是什麼?我們現在提出來的題目談到了它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這些年來中國科學院的團隊和我們青海湖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一起在這個地方工作了將近十年,我們通過共同努力,證明了IT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對於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有著重要的作用。

  意識到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和方法,其實代表了資訊化社會的一種生産力及像第一次技術革命,蒸汽機出現了以後,引起了工業的社會發展。後來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網際網路出現以後,整個社會開始邁入資訊化的社會,而且不僅是一個方法和技術。它已經進入到影響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新時期的新型生産當中。

  所以應該説網際網路在金融中國正好是20週年,它正在悄悄地改變一切,這是我08年説的,在悄悄改變一切。但是從現在來看不是悄悄的,而是轟轟烈烈地改變一切,包括科學研究,也包括了傳統、生態的保護、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説一下中國科學院網絡中心這個團隊和中科院其他的團隊為什麼會介入到青海湖國家自然保護區,到2004年的時候中國科學院是做科學研究的,意識到整個會發生變化,資訊化會支撐,改變傳統的科研方式,包括合作的模式。所以04年的時候,中科院提出來可研資訊化這樣的體系結構。同時這些年來科學院在不同的時期支援了一系列的可研資訊化項目,青海湖這個項目當時並沒有列在裏邊。

  當時我們立了一個項目,叫家庭禽流感的預防和監測系統,中國科學院的團隊到了青海湖自然保護區。這個保護區處於青藏高原的東南部,海拔3200多米,是中國最大的內陸湖,而且是一個國際著名的濕地,同時這個地方是生物保護的地方。這是青海湖的狀況。這是青海湖的一個流域,2.9萬平方公里,這是一個簡單的情況。

  這個在青海湖非常有名,這個鳥叫斑頭雁,也是由於禽流感的發生,這類鳥非常知名。這個地方冬天是西伯利亞天鵝在這個地方過冬的地方。這是俄羅斯的探險家發現的,目前生活在青海湖周邊,還有5百多只。

  青海湖正處於世界上遷徙候鳥最主要的路線之一,中亞線路上,05年4月底到5月初的時候,不到一個多星期,看到斑頭雁突然間死亡了6千多只,還有其他的鳥類,這非常震驚。之前禽流感發生在家禽身上。這6千多只死亡,更恐怖的是,因為這是候鳥,所以會把疾病帶到世界各地。

  正是因為這個情況,中科院項目組的人進入青海湖,當時是4個研究所,現在是8個研究所,這個團隊進行了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從05年到明年大概10週年。我們提出青海湖這些遷徙的鳥到底從哪來,到哪去,怎麼來預防它,如何來發現這個希望鳥的異類情況,怎麼來發現這個現象及早防治。

  第三,候鳥的遷徙路線到底和禽流感之間有什麼關係。這是當時的科學問題。通過我們和科學家合作面臨三個研究的內容。團隊要在青海湖打造一個資訊化的基礎設施。應用基礎設施,IT的技術開發應用的軟體來解決,持續解決這樣的問題。

  這個資訊化的平臺目標主要是什麼呢?為科學家們創建一個科學研究的平臺,實現學科的交叉、資源的共用,並且實現他們之間的協同工作。第二個,為保護區構造一個生態保護的基礎設施環境,來提高他們的保護的能力和水準,特別是在野生動物的保護,生態的保護,疾病的觀測方面,我們不斷地打造和完善一個已經設施平臺。開發了一套數據分析的工具。

  第三,我們開發一種應用軟體來滿足保護區和科學家的需要。我這個就不多講了,整個有幾個環節,從數據的採集、傳輸開始。包括存儲、處理、應用。實現青海湖的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第一個,數據採集系統我們建立了一個野外的觀測系統,實現對鳥的遷徙繁殖監控。青海湖大概有400多公頃核心區域,我們在核心區域布設了這樣的網路監控系統,實際上是想知道能夠及早發現疫病、疫情。同時還在相關的地方鋪設了基於IT的自動生態系統,也建立了這樣的監測系統。

  這個過程當中應該看到有一點,這個系統的建立,我們一共有23個探頭,我們現在每天大概有1百個GB的高清圖像傳輸,覆蓋了350公頃的面積,這是很大的一個範圍了。這個時間還是比較短的,一般從每年的3月到每年的9月份,生態的監測始終保持。

  這個系統建好以後對整個疫病的預測、預防起的重要的作用,06年的時候,07年又發生了局部的禽流感現象,當時是疑似禽流感,當中還有兩個小島,我通過監控系統來發現的。還有09年也有類似的情況出現,也是通過這套系統來監控、檢測,一直到後來的排除。

  這套系統為我們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視頻資料,比如有很多視頻資料,像黑頸鶴,科學家們不知道它們是怎麼繁殖的,怎麼搭窩的,更不知道怎麼生存的,這些資料帶來了動物新的行為學研究。

  還建立了相關的數據庫系統,從青海湖一開始的時候大家就設定了這個目標,主要是建立生態環境保護的數據庫,整個數據庫的系統。開發了一組軟體,包括野外移動的數據採集系統,可以把路線、數據、樣本、資訊和視頻全部整合起來,這是我們保護區工作人員利用這個資訊獲取的。

  很重要的還有一個,我們曾經研究過到底這個鳥從哪來,到哪去,在07年到10年,USGS和聯合國糧油組織下我們做了鳥的遷徙,我們可以用可視化方式來給出來這些鳥的遷徙路徑是什麼。

  像多媒體制交互數據也是這裡面最重要的,以及像移動終端的應用,把一些視頻和圖片展示給公眾,還有像青海湖和保護區做的工作,以及數據可視化技術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它的可視化技術的展示。

  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科學研究,等等。應該説這十年的工作,我們在保護期不僅僅搭建了平臺,有了方法和工具,更重要是打造一個資訊化的隊伍,這對科研、科普非常重要。我們有給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進行資訊化培訓的情況。

  除此以外,我們還把這些工作推廣到了雲南長臂猿保護區,還有長江源保護區的建設。這些年的工作可以説明資訊技術能夠有利地協助推動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另外我們也越來越感到國家應該非常重視這個地方的資訊化建設,中國現在已經有407個國家級保護區,這是4月份剛剛看到的。

  折價保護區其實他們的資訊化水準還差得很遠,在保護區往往災害發生的地方,如何通過資訊化來提升他們的保護能力和提升他們的科研水準,面對國家提出來的要實現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目標,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必須要和保護可研資訊化整合在一起,才能完成這樣的目標。

  最後,我是想提這樣的建議,因為中國,像雲南、廣西,與東盟的國家山水相連,而且共同承擔著這個區域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任,因此通過網際網路的技術,應該進一步推進我們區域的合作,為此我也提出最後一個建議,希望在這個論壇當中增加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資訊化的專題來推動合作。

  我的報告到這裡。謝謝大家。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