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天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盤點電信詐騙“吸金術” 防詐騙不能僅靠實名制

  • 發佈時間:2016-06-01 00:00:5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張潔欣  責任編輯:王斌

  中國網科技6月1日訊(記者 張潔欣) 電信詐騙長期困擾消費者,如何杜絕、制止電信詐騙活動一直是主管部門關心的問題。日前,工信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要確保在2016年12月31日前本企業電話用戶實名率達到95%以上,2017年6月30日前全部電話用戶實現實名登記;對於拒絕補登的非實名制用戶,超過期限可強制停機。網友紛紛期待“電話用戶實名制”的到來能夠對電信詐騙起到遏製作用。

  僅靠實名制完全遏制電信詐騙不現實

  然而,電話用戶實名制能否從根本上杜絕電信詐騙呢?電信分析師付亮在接受京華時報採訪時表示,實名制肯定會提高電信詐騙的門檻,但是要靠實名制完全遏制電信詐騙,是沒法做到的。

  比如通過境外撥過來的電話、通過境外號碼發送過來的短信,這都是沒有辦法通過實名制來解決的;即便是在境內,偽基站的電信詐騙也是實名制解決不了的。

  此外,電信詐騙其實只是網路詐騙手段的一類,實施詐騙中有的使用到手機或者電話,有的根本用不到,用QQ或者微信聯繫,支付工具轉賬就實現了。電話並不是詐騙的根源和唯一方式,靠實名制也解決不了這些詐騙發生。

  對電信詐騙的遏制,不僅要靠電信企業的嚴控把關,同樣需要公民對自身隱私保護意識的不斷提升。中國網科技記者整理了近年來最為頻發的幾種騙術,為你細解這些“吸金”花樣。

  1、冒充公檢法類電話詐騙

  騙子通過網路虛擬電話、改號軟體等,冒充外地公檢法以及稅務、工商等機構的執法人員。在詐騙的過程中,騙子以涉嫌銀行卡盜刷、洗錢、販毒等犯罪行為來當作藉口,要求審查“資金”,而當事人往往出於證明自己清白的心理,將資金轉賬至騙子所提供的賬戶上,從而上當受騙。

  2、“網上購物退款”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淘寶等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發送短信,以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或者交易失敗為由,告訴受害人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密碼等資訊實施詐騙。類似的騙局還有假冒鐵路部門客服人員以“改簽車票”、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以機票改簽/航班取消等藉口行騙。

  3、二維碼內植入木馬

  騙子先將二維碼植入木馬病毒,再以降價、獎勵為誘餌,誘使用戶掃描,一旦掃描安裝,木馬就會進入手機系統,盜取銀行賬號、密碼等個人隱私資訊,再以短信驗證的方式篡改對方密碼,將對方賬戶的資金轉走。

  4、冒充熟人借錢 “猜猜我是誰”百用不膩

  不法分子撥打受害人電話後先試探性地問“猜猜我是誰”,然後誘使受害人對號入座,再以“出事了”為由向受害人借錢。還有騙子盜取熟人的QQ、微信號,以手機欠費為由要求受害人幫忙充值等。

  5、網銀密碼器升級詐騙

  不法分子搭建與銀行網站極為相似的虛假網站,通過群發網銀密碼器升級短信誘使受害人登錄假網站,輸入銀行賬號、密碼等資訊,犯罪分子在後臺獲取後,再騙取動態密碼,迅速通過網銀轉賬方式將受害人銀行賬戶內資金轉移。

  6、短信暗藏木馬連結

  騙子發送的短信中暗藏木馬病毒的網站連結,一旦點擊就可能盜取手機內的網銀密碼等資訊。同時,中毒的手機還有可能自動向通訊錄中存儲的號碼再次擴散病毒短信,導致親友“中招”。

  為達到目的,不法分子往往會以各種奪人眼球的文字為噱頭誘使受害人點擊連結,比如“你老公/老婆有外遇了”“看看你幹的好事,身邊的人都知道了”“我剛才在網上看到有人説喜歡你,你看……”

  7、積分補差價換智慧機詐騙

  每到月末、月初,電信公司總會給用戶發送積分提示的資訊,而騙子也瞄準了該機會,冒充積分商城工作人員,並稱手機積分可以兌換高檔智慧機,如果不及時兌換,手機積分將會清零,一旦用戶要求辦理兌獎業務後,騙子將會以積分不夠為由,要求受害者支付一定的差價,進而騙取受害者錢財。

  8、補助、救助、助學金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殘聯等單位工作人員,向殘疾人員、困難群眾、學生家長打電話、發短信,謊稱可以領取補助金、救助金、助學金,要其提供銀行卡號,然後以資金到帳查詢為由,指令其在自動取款機上進入英文界面操作,將錢轉走。

  9、快遞簽收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快遞人員撥打事主電話,稱其有快遞需要簽收但看不清具體地址、姓名,需提供詳細資訊便於送貨到府。隨後,快遞公司人員將送上物品(假煙或假酒),一旦事主簽收後,犯罪分子再撥打電話稱其已簽收必須付款,否則討債公司或黑社會將找麻煩。

  提高防範意識 騙局就在身邊

  對於電信詐騙,很多年輕人都會不屑一顧的認為“網路詐騙,那都是騙退休大爺大媽的,像我這種整天接觸社會新聞的人,絕對不會上當!”,而事實並非如此。中國網記者在對市民進行採訪時發現,當這些騙局真正走到大家身邊,很多青年也都有險入深“坑”。

  “公司每月會發放手機充值卡,所以有時同事之間會相互轉賣。單位很多同事都經歷過QQ被盜取要求幫忙充值的詐騙行為,騙子看到QQ上的備註,能準確的喊出你的昵稱或外號,一開始的時候很多人都中招了。”某企業員工説到。記者提醒大家,涉及金錢交易時,還需通過電話確認,任何人提出要求都需要留個心眼。

  市民黃女士告訴記者,有個自稱亞馬遜客服的人打電話來,在準確地説出訂單、地址等詳情後,表示訂單異常需要退款,要求輸入銀行卡號。黃女士仔細觀察後發現“登錄”兩個字字體和字號與亞馬遜不一樣,才反應過來是遇到詐騙行為。

  無論是“高級複雜性騙局”還是“低級要錢式騙局”,都是通過對“基礎騙局”進行花樣包裝後,誕生下來的産物。萬變不離其宗,其最終目的還是通過誘使被害人轉賬來騙取錢財。我們能做的就是護好自己的腰包,多一份謹慎,才能少一分損失。

版權聲明:
1.凡本網站註明“來源:中國網科技”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
2.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及作者”。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