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1%蘋果應用開發商賺走94%利潤

  • 發佈時間:2016-05-19 08:36: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蘋果CEO庫克訪華,給出了一組App Store中國開發者的數據,稱中國的開發者已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累計獲得超過70億美元的收入,更驚人的是這當中一半是在過去12個月發生的。並且,開發者在中國創新開發的應用,被全球近160個國家的用戶下載和使用。

  在中國移動應用開發重鎮的成都,開發者們感受最深的並不是過去一年市場的爆髮式增長。特別是手遊行業,更是將過去一年稱之為“九死一生”的一年,超過一半的開發團隊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中消失。在他們看來,越來越高的客戶獲取成本帶來巨大的壓力,而來自金字塔頂端的大廠對創業團隊生存空間的擠壓也越發明顯。

  手遊爆發

  國內APP市場成倍增長

  如果將移動遊戲“第四城”成都比作一個人,那麼高新區南部園區這片區域一定是他的“心臟”。這裡聚集著數百個開發團隊,每天都有無數的創意、項目在這裡孵化、成長、成熟。創業者的激情是這裡最不缺乏的東西,而激情則來自於人人可見的巨大的快速增長的市場。

  App Annie發佈的2016年Q1數據報告顯示,中國在本季度iOS下載量與收入均是全球市場佔有率同比增長幅度最大的國家,其中應用收入榜超過了日本位列第二。App Annie更預測,到2020年,全球所有應用商店的總收入將超出1000億美元。而在2016年上半年,中國的應用商店總收入將超過美國。

  庫克訪華時帶來的數據也在為這一判斷提供佐證。庫克稱目前中國的開發者已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累計獲得超過70億美元的收入。

  其中,遊戲始終是移動應用商店收入佔比最高的應用類型。數據顯示,2015年移動遊戲收入佔移動應用總收入的比例達到85%。“國內市場收入增長的九成應該都是來自手遊。”成都品果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鄭宇告訴記者。

  資本降溫

  成都半數手遊團隊消失

  巨大的市場、豐厚的回報使得創業者和資本趨之若鶩。成都尼畢魯CEO徐子瞻説,在成都移動應用特別是手遊淘金潮最熱的時候,也就是2013年左右,整個成都大約有上千個開發團隊。“資本也熱,熱到甚至很多大學生團隊就能直接拿到兩三百萬投資,三個月做出産品就拿出去賣,而且居然還真能賣到錢。”成都余香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謝廷寶回憶道。

  但這都已是過去。在庫克看來創下“驚人的”增長的過去十二個月,在成都移動應用開發者看來,卻是“九死一生”的一年。“從去年開始成都‘死’掉很多手遊公司,可能會有一半左右的公司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中消失。”成都尼畢魯CEO徐子瞻説,在這一輪洗牌中,隨著資本的大量退出,成都的手遊開發團隊從最高超千家已經被“洗”到還剩四五百家。

  “過去是富二代、煤老闆都在投,投不進我們公司也會隔三差五有人約我了解行情,但現在已經幾乎沒有了。”徐子瞻告訴記者,包括尼畢魯自身的投資也是如此,現在只投資策略類的遊戲團隊,以前則是什麼遊戲都投資。

  並且,即使經歷了“九死一生”的一年,也不意味著這些團隊就能高枕無憂。“成都的小團隊很多,初創團隊能做到月流水2000萬就不錯。但據我了解單款産品能達到這種水準的公司在成都不超過20家。”徐子瞻説,即使再放寬一下條件——能夠保證未來三年能夠生存下去,這一比例也不會超過20%。

  行業競爭用戶獲取成本急劇上升

  事實上,即使躋身前5%,生存的危機依然時刻存在。在謝廷寶的辦公室裏,就擺放著一張單人床,而行業“領頭羊”尼畢魯CEO徐子瞻則是在公司步行可達的距離內租房至今。

  “遊戲最靠腦力,遊戲行業從業者都是高智商高學歷。而這幫聰明人現在在拼體力,確實這是個挺殘酷的行業事實。”謝廷寶説,即使做出了單項目最高月流水超5000萬的項目,生存的危機依然時時刻刻都懸在心上。

  在從業者們看來,危機根本還是源於巨大的行業競爭,特別是越來越高的客戶獲取成本。“以前獲取用戶一美金兩美金,現在得5美金。想在短期內做到巨量用戶可能要10美金。但是最大的問題是,付出了這麼高成本贏得的用戶,能不能付費5美金以上?”徐子瞻説。

  與此同時,站在金字塔尖的大廠商如騰訊、網易等,兼具資金、流量、研發優勢,也給創業團隊帶來越來越大的壓力。就在幾天前App Store分析公司Sensor Tower公佈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App Store整體收入分析數據,其中顯示,僅1%的應用開發商的應用獲取的利潤(包括付費應用獲利及應用內購獲利)佔據App Store所有應用收入整體的94%;而其餘99%的應用開發商所發行的全部應用獲得收入僅有6%。

  創業觀察追逐風口難以為繼

  除了殘酷的行業競爭外,創業者本身的隨波逐流也是移動應用開發行業高淘汰率的另一個原因。“我覺得在行業裏,起碼有90%的創業者都在跟風。”鄭宇説,前兩年資本大量涌入的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搭便車”的創業者,其典型特徵就是永遠追逐風口,無法保持專注。

  這當中,有的創業者在短短幾年內更換數次項目,從手遊、O2O到眼下正熱的VR、AR,最終沒有一個成功。也有創業者低估風險、高估自身能力,貿然從大公司離職創業,短短一年間便創業失敗,只得再度回歸大平臺。

  “這幾年下來,其實可以看出在這個行業中要創業成功真的是一件非常難的事。”鄭宇説,除了本身的研發能力之外,創業者的市場敏銳度、堅持、時間點、資源整合能力等等都決定著創業的成敗。“我比較保守,我覺得這行最後的創業成功率可能不會超過千分之五。”

  而對於要如何保持清醒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徐子瞻覺得“獨特”最重要,也就是保持給用戶帶來新鮮感。與此同時,快速商業化同樣是創業者必須重視的問題。“總而言之,不要怪別人抄襲或者跟風,只要你做到完美了別人自己就會走。”徐子瞻總結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