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張亞勤:微軟“失去多年”是最大遺憾

  • 發佈時間:2014-09-19 07:25:52  來源:新京報  作者:林其玲  責任編輯:湯婧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原主席、百度總裁張亞勤。

    9月8日,中秋節,一個團圓的日子。但張亞勤選擇在這一天和微軟分手。

  中秋節下午,微軟中國對外證實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將從微軟辭職。9月10日,百度對外宣佈,張亞勤擔任百度總裁,負責新業務。

  對於在百度的新業務,張亞勤並沒有給出過多解釋,他唯一透露的只是“我想讓自己過一段很忙的生活。”

  在這樣一個微妙的時間裏,張亞勤這句感慨顯得頗有意味。而張亞勤似乎在表明,在微軟的最後幾年裏,自己過得很清閒。

  離開微軟前夕,張亞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頻頻傳遞對微軟擔憂的信號。他一方面對微軟亞洲研發集團正在做的一些研究和超前的開發感到興奮,但另一方面也會感到沮喪,因為很多技術最後沒有進入這個市場。

  “我與百度有共同的願景。”跳槽百度,似乎是張亞勤的最優選擇。李彥宏期待張亞勤加盟後憑藉其技術造詣擴大百度的技術優勢。

  三年前曾想離職

  從天才少年到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他站了在自我顛覆的岔路口。

  張亞勤是少年天才,他12歲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20歲時已經獲得無線電電子工程碩士學位,23歲獲得華盛頓大學電氣工程博士學位。1997年,年僅31歲的張亞勤獲得了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院士(IEEEFellow)稱號,成為這個古老協會最年輕的科學家。

  張亞勤兩年後加入微軟,33歲便成為微軟中國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後來這個機構升級為微軟亞太研究院,再後來成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一個重要部分,之後張亞勤出任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在供職微軟的最後時間,張亞勤接受媒體最後一次採訪時説,他站在自我顛覆的岔路口。

  張亞勤在微軟的履歷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五年是科學家。第二個五年是科學家向管理者轉型,2006年1月,比爾·蓋茨親點張亞勤回國成立微軟亞太研發集團,職務進一步上升為全球資深副總裁,兼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負責微軟在亞太地區的科研及産品開發工作。然而這也是張亞勤在微軟的最高職務。在最後的8年裏,張亞勤眼看著昔日下屬逐步高升成自己的領導,卻無可奈何。

  第三個階段,力推雲計算。2014年3月,由世紀互聯運營的Azure公有雲服務投入商業運營,微軟成為首個在華提供公有雲平臺服務的跨國企業。而這也成為張亞勤自稱的“使命達成”注腳。

  張亞勤還表示,“其實早在三年前就曾想過離職,去做一些個人感興趣的事情”。至於更感興趣的是什麼,一種最大的可能是重回科學家崗位,摒棄安逸的清閒生活。

  最近兩年被架空

  在亞太研發集團老大的位置上呆了8年,升職渺茫的同時基本被架空。

  搜狗CEO王小川曾表示,離職跳槽的原因,“錢,沒給夠;心,委屈了”是普世的兩個衡量標準,放到張亞勤身上一樣適用。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産業聯盟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易認為,張亞勤在微軟其實“賦閒多年”,從外界來看,其中的一個證據就是IT界的稍微有些名氣的人出書,他都會欣然為之寫序。此外,張亞勤一直肩負著與中國政府關係的潤滑劑作用。據張亞勤自己透露,他曾給中央直屬機關單位,包括中宣部的領導們講課。

  而如今,微軟與中國政府的關係走入冰點,微軟在中國面臨反壟斷調查,而微軟最新的作業系統Windows8也無緣政府採購目錄。

  據路透社報道,微軟 CEO納德拉將在九月下旬訪華,打算就不久之前中國政府對微軟進行的反壟斷調查作出協商,試圖緩解雙方在反壟斷問題上的緊張局面。張亞勤承受的壓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不得志”或是張亞勤離職的另一個動力。

  一位微軟員工在網路發帖稱,張亞勤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第二任院長。2004年調到總部,升CVP(副總裁),後來回國,在亞太研發集團老大的位置上到頂了,向上彙報三層才是CEO。第三任沈向陽,2007年調到總部,升CVP現在是管整個

  “其實早在三年前就曾想過離職,去做一些個人感興趣的事情”。“BAT、小米、京東等新企業都做得相當優秀,它們在用戶反應速度及服務細節方面都值得跨國企業學習。”“我與百度有共同的願景,並期待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張亞勤

  研究院的EVP(高級副總裁),直接彙報給CEO,層級比張亞勤高。

  此外,陸奇2008年從雅虎空降到微軟,直接EVP,是華人在美國企業最高級別領導。兩個EVP在前頭,追逐無望。除非去微軟美國管某個方向的開發,否則沒有升職可能。

  比職級8年原地踏步更糟糕的是,張亞勤最近兩年基本被架空。“只管技術孵化和STB在中國的業務(雲計算業務的伺服器與開發工具事業部),這是一個不受重視的部門,最近還被大裁員。”該人士表示。

  另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現在有三個業務單位,分別是王永東主管的亞太工程院、洪小文主管的亞太研究院,以及張亞勤係大將申元慶主管的雲業務。但實際張亞勤能管控的只有申元慶的業務,後兩個業務分別直接向陸奇、沈向陽彙報。

  9月17日,微軟宣佈洪小文接替張亞勤,成為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

  誰辜負了誰

  微軟的體制缺陷某種程度上遏制了張亞勤的潛力,而張亞勤也被認為是“守舊派”的代表。眼下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的微軟對張亞勤而言,最好的選擇是“走為上”。

  張亞勤在離開微軟前的一段時間裏,接受媒體採訪時,頻頻傳遞對微軟擔憂的信號。

  有不少科技界人士私下認為,以張亞勤為代表的中國本土管理層最近幾年並沒有給微軟帶來值得一提的成績。張亞勤在離職前,接受搜狐採訪時表示,他對微軟亞洲研發集團正在做的一些研究和超前的開發感到興奮,但另一方面也會感到沮喪,因為很多技術最後沒有進入這個市場。

  對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微軟正經歷的轉型,張亞勤認為,“都不是技術的問題,就像愛因斯坦所説的,除了有好的願景、好的戰略,還要有強大的執行力才能成功。”

  今年5月,張亞勤在一次訪談中表示,現在平板電腦很流行,實際上微軟做得最早,穿戴手錶微軟也在15年前就已經做了。“2004年我就在微軟總部主管手機部門,那時沒有安卓也沒有iOS,微軟的手機作業系統是最被大家看好的。但很不幸,微軟失去了很多年,這也成為我最大的遺憾。”張亞勤稱,現在微軟下力氣投入研發,也是希望能夠利用技術贏來翻盤的機會。

  在張亞勤看來,企業要有敢於顛覆自己的文化,微軟最大的競爭對手一直是自己。像柯達、摩托羅拉等大企業,做的事沒有明顯的錯誤,但突然有一天,企業就不存在了,實際上這是企業陷入了創新陷阱——以為自己所做的代表了産業方向,卻忽視了顛覆式創新的萌芽。

  不過他也曾向記者表示,自己非常看好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發展,“BAT、小米、京東等新企業都做得相當優秀,它們在用戶反應速度及服務細節方面都值得跨國企業學習。”

  搜狗CEO王小川認為,張亞勤出走是網際網路研發模式的顛覆性勝利,而不是外企紅毯的消失。“網際網路的威力在於極速的市場應變能力,需要快速靈活的技術驅動,以Google為代表的企業把這種技術研發與産品推出的結合發揮到了極致。而在微軟研究院,産品從立項到産出需要3至5年,再加上異地管理、決策效率低下,所以難以支撐變革,難免失勢。”

  關於“産品從立項到産出需要3至5年”的説法,在一次採訪中,微軟工程院的一位高級工程師予以認同,認為小冰只用了6個月,是微軟體制裏的一朵“奇葩”。

  微軟的體制可能遏制了張亞勤的潛力,但在微軟工作16年的張亞勤,也被認為是“守舊派”的代表。李易稱,張亞勤現在更像是一張“名片”,一個“傳道者”,他對微軟的標簽價值遠大於實際意義。

  眼下的微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從微軟小冰的誕生軌跡,可以看到微軟內部正在探索一種激進變革之路。據透露,微軟小冰團隊已經連續加班幾個月,工作強度已和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無異。而此前在微軟亞太集團,加班是非常罕見的,即使上班時間,仍有很多人在辦公樓的健身房裏跑步或瑜伽。這些都是張亞勤在設計亞太研發集團時,特意添設的器材。

  微軟新任CEO納德拉肩負改革的職責,此前一直深度參與中國業務管理的前朝重臣張亞勤,有可能被迫要做出改變。此外,以目前微軟轉型進度、微軟公司架構,一段時間內不會給予中國本土的技術開發團隊更多的資源支援。所以張亞勤執掌的微軟亞太研發集團成長的空間十分有限。把Windows Azure 雲服務落地中國之後,業務上也確實沒什麼可讓張亞勤感覺興奮的事情可做了。

  李易稱,從微軟盛世走出來的張亞勤,未必能認同並適應轉型期微軟所要付出的代價。對張亞勤而言,百度是最好的選擇。

  李彥宏的橄欖枝

  張亞勤和百度的結合被業內視為天作之合,百度是張亞勤跳槽的最佳選擇,而張亞勤能為百度帶來更多的技術優勢。

  在微軟對張亞勤逐漸變成“雞肋”時,比他小兩歲的山西老鄉李彥宏適時拋出橄欖枝,給出的職務是副總裁,負責新興業務。9月10日,張亞勤走馬上任。

  而業內普遍認為,對張亞勤和百度而言,這是“天作之合”。

  李易分析稱,張亞勤的性格並不適合創業,也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像李開復那樣做,拉政府和富豪單獨成立做孵化器,所以跳槽到一家大公司是最好的選擇。

  對張亞勤而言,其他跨國網際網路公司在中國的規模都不大,沒有類似級別的機會。以技術為競爭力的百度無疑能使其價值最大化。

  而對百度而言,張亞勤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從某種程度看,眼下百度和微軟有些類似,都在移動網際網路轉型中,相對落後。未來,搜索引擎的價值將逐漸變小,産品本身即可搜索。如社交網路工具上可搜索,電子商務工具上也可以搜索,而且有些資訊,只能在這些工具上搜索到,在搜索引擎上反而找不到。

  “以前在桌面時代,人們每天花在搜索引擎上的時間是三小時,現在只有1.5個小時。這意味著如果局面不扭轉,未來百度的流量會下降,價值也會下降。”李易稱。

  那麼百度又需要張亞勤帶來什麼呢?

  首先,百度雖然通過並購等擁有了14個移動網際網路産品,但是沒有一個社交平臺可以整合所有産品並在發展用戶和佔有市場上在競爭中取得更大的突破。張亞勤對於科研人才的號召力,有助於百度招攬更多研發人才,擴大技術優勢。微軟中國研發集團從基礎研究直到産品開發、産業合作的模式、經驗、人脈,也會幫助百度儘快實現産品線的整合。

  其次,李彥宏對於百度的期待是以技術為先導的,張亞勤在微軟時,就在人工智慧,基於語音、圖片的搜索方式等方面有所研究,而這恰好可能是搜索引擎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突破口。

  此外,李彥宏可能還期待張亞勤能幫助百度儲存更多未來技術,以便在下一次改革浪潮來臨時,百度不會再掉隊。而這也正是張亞勤在微軟亞太研發集團的工作——為後天的利潤工作,了解趨勢、發展科技,保證永遠處於領先位置。

  因此,上周在就職百度時,張亞勤對外表示,非常興奮能在網際網路産業的關鍵轉折期加入百度,百度擁有偉大的願景和發展魄力,在改變網際網路的重要尖端科技領域積極部署,不斷加大研發投入。“我與百度有共同的願景,並期待成為這個團隊的一員。”

  而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則表示,“非常高興張亞勤博士加入我們的高層管理團隊,張亞勤博士擁有深厚的技術造詣和豐富的業務經驗,將為我們進軍新興業務領域做出寶貴的貢獻。”

  價值觀是選擇的排序。選擇的成本是放棄了的東西能實現最大的價值。從這個維度看,張亞勤的選擇不會比以前差。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