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電子垃圾回收之路堵在哪:正規處理企業少

  • 發佈時間:2014-08-25 09:30:32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楊柳 郝迎燦 劉洪超  責任編輯:湯婧

  一噸廢舊線路板,可提取400克黃金、200千克銅及其他貴金屬。我國每年産生的電子垃圾以數百萬噸計,大部分流入小型拆解作坊,不僅帶來巨大環境污染,也造成了巨大浪費。

  電子垃圾如何更科學、高效地回收?現在的回收渠道、市場等存在哪些問題?帶著這些疑問,本報記者赴遼寧、貴州和河北展開調研。

  【遼寧鞍山】

  正規處理企業少,工藝落後

  主要靠小販低價收購

  在遼寧省鞍山市鐵西區永樂小區,經常有腳蹬三輪車、回收各種廢舊電器的商販在樓下叫賣。近日,記者跟隨一位李姓師傅進行了調查。

  在一棟居民樓下,一名中年女子叫住李師傅,“老式電腦螢幕收不收?”在得到肯定答案後,女子將一台佈滿灰塵的螢幕搬了下來。

  “30塊。”李師傅給了個價。

  “這臺螢幕買的時候好幾百,現在還能用,但兒子又買了臺寬屏液晶的,這個在家放著也礙事”,王女士有些無奈,“就當換個買菜錢吧。”最終30元成交。

  李師傅説,社區有三四個從事廢品收購的商販,“我們不只回收塑膠、紙箱和廢銅爛鐵,電子廢品也佔很大比重。在鞍山很多地方,電子廢品十有八九都是靠我們這樣的商販來回收。”據了解,回收之後,他們會將成色較新的轉賣給二手家電門市部,其他的拆解後賣給廢品回收站。

  在對近百位居民的走訪調查中,記者了解到,社區居民在處理一些譬如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或者螢幕等大件電器時,多數人以低廉的價格賣給流動商販,少數人賣給了二手家電門市部。而對一些小型電器如手機、移動電源、電池等,由於沒有人願意收購,絕大多數居民會直接扔掉。

  據李師傅介紹,除非是熟客,現在不少的廢品收購點都不敢大批量收購電子垃圾,“主要是怕環保部門處罰,因此不少的廢品回收站多分佈在城鄉結合部,經營者以外地人居多。”記者在一處偏僻的倉庫中看到,裏面堆滿了上百台老式電視機和螢幕,還有堆積成山的電腦主機。三名工人正在對這些電器進行篩選,對於一些沒有修復價值的電器,他們則對其進行就地拆解。“電器裏面的銅絲、電腦的主機板、電源、墨盒等物件最值錢,會有專門的人到府高價收購。”王老闆告訴記者。在對這些廢品進行拆解分類後,那些“沒用”廢舊元件則直接扔進垃圾堆。

  在許多鞍山這樣的城市,雖然擁有正規的電子垃圾處理企業,但利用率並不高。據遼寧牧昌國際環保産業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熊經理介紹,遼寧省內擁有電子垃圾拆解處理資質的企業有3家,他們是其中之一。“我們公司現有工人90多人,有專門拆解冰箱和電視(包括電腦顯示屏)的生産線各一條,日均處理量分別在30台和1500台左右,空調、洗衣機及其他電子産品則由人工手動拆解。在分解完成後,塑膠以及銅、鋁、鐵等金屬公司會賣給專門的收購商,收集的有害物質則轉運到有資質的單位進行安全化處理。”

  在談到其電子垃圾的來源時,熊經理表示,公司在周邊城市有4家固定的供貨商,公司會根據需要定期與他們保持聯繫。“最初我們也有自己的收購車,並且給出的價格高於私人收購,但由於成本過高就停止了。”

  談到目前的困難,熊經理表示,目前遼寧的許多電子垃圾很大一部分都流入了南方各省,“主要是由於南方各省的處理廠較多,而且價格合適,我們的幾家供貨商也是之前關係好,如果我們不向他們要貨,他們也會賣給南方。”

  此外,據熊經理介紹,目前國內很少有企業能夠生産專門處理電子廢物的生産線,這些技術設備都被國外企業壟斷,所以購買一套設備動輒百萬甚至千萬。“拿我們處理電視的這條生産線為例,分離後的塑膠和金屬産品直接就轉賣給了收購商,而國外的回收企業還會對其進行深加工,其價值也就進一步提高。”

  【貴州季刀苗寨】

  大家電壞了也會保留

  廢舊電池隨手扔,沒人回收

  從貴州省凱里市向東南,溯巴拉河而上,不用半小時車程,便到了季刀苗寨。100多戶苗族人家沿河而居,吊腳樓從河畔層層繞至山腰,錯落有致。巷道細長幽深,水泥路潔凈可尋肌理,不見一片紙屑和塑膠袋。

  寨子裏來了收廢品的商販,幾個村民把家中積攢的空酒瓶和廢紙箱提將出來,過秤論價,雖只幾塊十幾塊錢,但也省卻幾許醬醋油鹽的花費。看看這商販一上午的成果,大抵是些酒瓶、廢紙、廢金屬,並沒電視、收音機等廢舊電子産品在內。

  凱里市環保局局長王應忠説,二手家電回收的生意在這裡並不好做,村民生活並不寬裕,家用電器又都是耐用品,不出毛病一般不會更換。“廢棄電子産品大部分仍被村民留在家裏當做資産,另外的處理方式就是二手商販回收和商場以舊換新的活動。”

  “廢舊電子産品由於村民不捨得丟棄,所以在凱里這樣的西部農村所造成的污染並不嚴重。”王應忠同時表示,應更注重廢舊電池對環境造成的危害,“農村路燈少,家家使用手電筒,還有一些電子産品也用到電池,一般是用完隨手就丟了,沒有一個成熟的回收處理體系。”

  王應忠表示,依靠現有的能力,還很難對電子垃圾隨意丟棄現象進行監管。“主要是力量達不到,全市監測大隊只有13個人,全市環保系統全部加起來也只49個人,整個部門滿負荷運作,投入跟不上,很多事情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王應忠説,“農村環保的歷史欠賬太多,沒有形成強制性監管體系,亟須國家出臺一套相關的頂層設計。國家的法律法規也缺少對農村電子垃圾的監管內容,從中央到省州(黔東南州)市(凱里市),下發的文件中從未要求對電子垃圾進行監管,至少我沒看到過。”

  “就拿危險廢物收集中心來説,全省只有兩家,凱里正在籌建第三家。但籌建起來以後運作效果怎麼樣還是個未知數,收集來的廢物是拆解還是提煉加工,這些都需要設備資金的投入,一座標準的收集中心投資大概在1億元以上。”王應忠説。

  對於廢棄電子産品的集中回收,王應忠認為農村垃圾分類、鄉鎮一級設立回收點是可行的辦法,“還要有一個激勵機制,比如村民把幾節廢舊電池送到回收點去,可以領到幾毛錢,或者發動學生帶來學校統一回收,這對小孩子也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河北小石家莊村】

  拆解電子垃圾成主業

  人富了環境毀了,盼建大廠

  近日,記者來到河北石家莊小石家莊村,村口不遠處,一片空地上高高地堆砌著上百台廢舊洗衣機外殼。沿村路走去,一些院子的鐵柵欄緊鎖,但仍能看見裏面成堆的舊冰箱、舊洗衣機零部件。院子外面,破舊的電視機、冰箱外殼等有序或無序地被擺放在一起,幾乎隨處可見。

  村裏一位姓李的村民告訴記者,拆解廢舊電子垃圾幾乎成為村裏的一大“支柱産業”,是村裏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大部分家庭都是靠這個掙錢生活。小石家莊村從事電子垃圾回收及拆解生意的家庭差不多有40戶,基本上都是老人、孩子全家上陣。

  “我們村的人幹廢棄家電拆解這行差不多有15年了,最早主要是從外面收廢舊洗衣機,然後拿回來維修、清洗,再當二手貨賣出去。但是後來二手洗衣機銷路越來越差,才慢慢轉為電子垃圾拆解。”這位村民説。

  當時,村民們看到這個行業能賺錢,也都跟著幹起來,村裏逐漸形成了一個個家庭式的作坊。“因為村民們耐心,拆解起來非常細緻,所以吸引了很多供貨源,北京、內蒙古、吉林、山西、山東,好多省市區的廢舊電子産品都往這裡運。村裏的年輕人出去收貨,送回家後由家中的老人拆解,然後再由年輕人銷售出去。”一名商店老闆向記者介紹,很多老人靠著拆解家電,每月能掙上千八百塊錢。

  “至於用途,我們把廢棄洗衣機的鋁桶拆解下來,通過擠壓機製成鋁塊外售。拆一台洗衣機利潤能有兩三塊錢。電視機主要可以拆成銅、鐵、線路板、塑膠、顯示屏等部件,鐵和銅現在比較便宜,量又少,賺不了多少錢了。”李姓村民説。

  電子垃圾讓小石家莊村的村民富了起來,但同時也帶來了“副作用”。記者走訪一圈發現,小石家莊村主要進行的是廢棄家電——包括洗衣機、電視機等的手工拆解,主要産生塑膠、金屬等廢品。不少村民反映,這些廢品使農村衛生狀況越來越差。

  由於電子垃圾的隨意堆放和丟棄,一到雨天,電子垃圾中的重金屬就會隨著流水衝進田間地頭,對人畜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小石家莊村已經成為一個污染重地。據介紹,這裡的地表水早已無法飲用,村民們的生活用水靠的是三口3000米的深井。

  針對這些情況,石家莊市環保局發出要求,對所有無廢棄電子産品處理資質的作坊式拆解點進行關停取締。目前,新樂市環保局、工商局、公安局等五個部門聯合執法,已開始對所有無資質攤點進行清理取締,同時還將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

  業內人士認為,成熟的電子垃圾回收體系需要具有回收、拆解資質的龍頭企業,也需要一系列的配套制度來支撐,以儘快實現從回收主體到拆解實體等各個環節的規範化。

  一些村民告訴記者,他們從事拆解行業多年,有著良好的技術,希望將來有可能建立統一管理的企業式工廠,按照環保標準執行,“這樣大家既能憑藉技術掙錢,也能避免污染。”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