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解密萬達電商:為何沒有與馬雲合作

  • 發佈時間:2014-09-09 08:54:49  來源:大河網  作者:李潔雪 李碧雯 王思琪  責任編輯:湯婧

  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在尋找電商合作夥伴時,亦曾與馬雲有過接觸,前萬達電商高層表示,“當時我們與多家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了溝通,與阿里巴巴也有過商議,不過最終並未能達成合作。而馬雲本身與銀泰董事沈國軍關係較為密切,所以最終他們選擇了與銀泰合作。”

  “我們生活在一個魔幻的時代。”在“騰百萬”宣佈合作的簽約會上,李彥宏如是説。

  或許,這句話亦是對這三大巨頭能聯手走到一起的最好標注。

  在資本迅速擴張的今天,有錢人之間的遊戲,看似雲淡風輕,卻足見驚心動魄。

  8月29日上午,萬達集團、百度、騰訊在深圳舉行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宣佈共同出資在香港註冊成立萬達電子商務公司。

  儀式上還宣佈,一期總投資約50億元(約合8.1億美元),萬達集團持有70%股權,百度、騰訊各持股權15%,而後5年內總投資將達到200億元。

  三位大佬對新公司的具體産品和運營模式語焉不詳,隨後的一週內,市場上涌現出無數個關於萬達電商的解讀版本,其中不乏唱衰萬達O2O的聲音。不過,無論萬達O2O的未來發展如何,實業大鱷與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強強聯合將足以創造無數想像空間。

  O2O模式幾經嘗試逐步成型

  “騰百萬”的O2O到底要做什麼?這幾家看似毫不搭邊甚至部分業務存在競爭的對手又是如何走到一起?它們的結盟又是否真如傳説中一般是為了叫板阿里巴巴?一切的疑問,或許要將時間節點回撥到兩年之前。

  2012年5月,萬達電商組建之初,王健林便稱萬達電商不會做第二個淘寶、京東,要將萬達的線上線下資源相結合,形成獨特的模式。

  為了挖到人才,野心勃勃的萬達拋出了萬人招聘計劃,更不吝開出200萬年薪的價格招聘萬達電商CEO。2012年一年內先後面試了40多位應聘者,同年12月,曾任Google總部電子商務技術部經理、阿里巴巴國際交易技術資深總監龔義濤確認出任萬達電商總經理。

  然而事情的發展未能如萬達預想的順利,除了去年年底上線的萬達電商“萬匯網”一直不溫不火以外,短短一年多內,萬達電商就經歷了劇烈的人員動蕩,前萬達電商COO馬海平、COO劉思軍以及CEO龔義濤都先後離職。

  在今年1月的2013年工作總結會議上,王健林表示,萬達電商只許成功,不能失敗。同時他對2014年電商項目提出發展目標,要求2014年電商覆蓋所有廣場,重點抓會員和數據。要求今年電商會員達到3000萬,其中把萬達院線1100萬會員全部轉成萬達電商會員,力爭3年內電商會員過億。

  彼時的王健林抱有的仍是以發展會員數量為目標來壯大電商的想法。然而,這一想法卻似乎在某個時點被完全顛覆,這種轉變從某種程度而言對萬達電商的發展方向卻是顛覆性的,這種轉變或可定格在三家公司宣佈合作之前萬達內部的一個“總裁級別”的研討會上。

  在此次會上,王健林對萬達電商進行了全面闡述,更坦言,“這次開會我悟出一個道理,不要急於花錢買會員,過分追求會員數,會使我們誤入歧途……我們要增加的是有品質的會員,是活躍的會員,這樣産生的大數據才有價值。”

  王健林還稱,“萬達電商不要把錢重點投在增加會員上,而是放在産品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上。一個是要做好技術平臺,充分發揮雲計算和大數據作用;另一個就是加大産品研發,研發幾十個、幾百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創新應用軟體,讓每個商家都覺得好使、自願使用,消費者也可以深度體驗、願意使用,這樣O2O就成功了。”

  半年之內觀念變化如此之大,或與王健林與騰訊、百度之間合作的步步推進有關。據前萬達電商高層向記者透露,“早在2013年初,我就和王總(王健林)一起去拜訪過馬化騰,隨後又進行過多次會面,討論合作電商的可能性。百度那邊也有主動去聯繫過。現在最後出來的這個方案與我們最開始談的有許多不一樣。”

  那關於現有的萬達O2O模式,究竟是怎樣呢?據介紹,新電商公司中萬達主要發揮線下商圈優勢;百度主要貢獻大數據,旗下的團購網站糯米網及百度地圖等也將與新電子商務公司打通;騰訊主推財富通支付工具。有兩個關鍵詞不容忽略:通用積分聯盟和賬戶互通。

  另據萬達電商現任CEO董策介紹,萬達電商將打造國內最大的通用積分聯盟,同時萬達、騰訊和百度三方將建大數據聯盟。這個“積分聯盟體系”正是萬達聯合騰訊、百度組建O2O企業的核心所在,亦是與蘇寧等傳統企業以供應鏈為O2O核心的商業模式的最大區別。三方共同將積分的作用最大化,既能線上使用騰訊百度的增值服務,也能線上下萬達廣場體驗式使用,盤活各自的積分系統,增強三方的使用黏性。

  而構建這個“積分聯盟體系”的前提是實現萬達與百度、騰訊的賬號互通,使用戶的身份資訊形成線上線下的閉環。用戶在網上幹過什麼、買過什麼、看過什麼,用戶線下去過哪些地方、看過什麼電影、吃過什麼東西、買過什麼衣服,線上與線下的資訊相互綜合,數據的價值將更大化。

  共同利益驅動合作

  即便萬達O2O的前途尚未可知,能夠將百度、騰訊這兩大巨頭拉到一個陣營,更以合夥投資的形式組建公司,王健林已經辦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

  前述萬達電商離職高管表示,“這個事情經歷過很長時間的討論交流,一開始我們只是談合作,沒有談合資的事情。最後能夠以合資的方式走到一起,是萬達牽的頭。馬化騰他們當然也非常積極,因為這種網際網路企業光在天上飄著不行,最終都要走到線下,他們也想通過萬達走到線下。”

  而對於通過此次合作與百度首次“牽手”,馬化騰笑稱,“我借這個機會給業界發出一個聲音——大家不用把互聯 網企業的競爭看做是硝煙瀰漫、你死我活,其實大家都有自身的優勢、有自身的劣勢,更多應該攜手團結起來做更多的事情,只要滿足用戶的需求,任何合作都是應該多嘗試的。”

  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在這個融合競爭的時代,歸根結底,三者走到一起,最核心還是源於各方佈局O2O的野心。然而要實現線上線下的融合,絕非易事。

  一方面,目前騰訊、百度、萬達用戶的賬號都是各自分離的,要實現賬戶統一,三者間必然會存在一定博弈;另一方面,萬達廣場數量極多,全面推行融合難度亦很大。

  電商專家莊帥分析認為,“現在三方賬戶的格式不一樣,以誰的標準為主還未定,目前來看很有可能以騰訊為主。騰訊雖然是小股東,但其具有強勢的賬戶地位,‘挾用戶以令諸侯’,其在三方中絕對是有強勢地位的。”

  馬化騰在發佈會上亦表示,“我們只是貢獻我們作為連接器這一層的價值,另外這個連接器的終端會連接很多的合作夥伴和商業機構,所以説才會有今天的合作。”

  若以騰訊作為線上線下通用的超級賬號,這個賬號既能連接線上用戶的行為資訊,又能關聯用戶線下的消費行為,獲得線下的商家資源,當該用戶所有資訊都被騰訊的賬戶記錄並連接線上線下資源時,騰訊將獲得的不僅僅是更多的用戶和更強的用戶黏性,更是一個新的盈利點。

  令外界關注的另一個事實是,目前騰訊手上已經握有大眾點評與京東商城兩張電商王牌,現在又聯手線下商業房地産巨頭萬達集團合作做萬達電商,部分人士認為可能會存在業務上的競爭。

  對此,莊帥認為,“其實騰訊與萬達、百度合作這件事對京東完全是利好的。因為打通賬號後將極有可能促進京東實物産品的銷售,將線下的消費轉到線上來。對於大眾點評來説,騰訊很有可能將其持有部分轉售給萬達。”

  就BAT中的另一個大佬百度而言,則可能要做的苦力活更多。莊帥表示,“百度可能主要提供百度地圖獲得商家資源,並有機會進行市內地圖開發,未來其獲得的收益應該沒有騰訊高。”

  對於旗下僅有一家O2O網站糯米網的百度來説,通過百度地圖的LBS技術與商家資源連結,是其最為擅長的O2O方式。實際上,就在騰訊、萬達、百度宣告合作後的第4天,百度即在中國大飯店召開了百度世界大會,宣佈推出百度“直達號”,為傳統服務行業向移動網際網路轉型提供解決方案,此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對於萬達O2O項目的利好。

  是叫板阿裏還是各有所長?

  儘管“騰百萬”一再強調要做的是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但選擇在阿裏即將登陸紐交所的時點宣佈合作,難免讓人懷疑是要有意與阿裏一較高下,業內更將萬達、百度、騰訊戲稱為“反阿裏聯盟”。

  而一向言無顧忌的馬雲,更被曝出9月2日在淘寶城演講時侃稱“萬達、騰訊、百度聯合做電商的合作是WTB(烏托邦)。到底他們是WTB(玩淘寶)還是BTW(by the way,打醬油的),兩年就能見分曉了。”

  對此,騰訊集團公關總監張軍向記者表示,“這些評價對我們來説不重要,我們是為了做自己的事情,不關心別人的評價是什麼。我們一直強調要做的不是電商,而是服務,現在外部對我們存在很多誤會,非要強拉著説在跟誰誰競爭,根本都不是那麼回事。對我們來説,把線上線下融合才是最重要的。”

  儘管如此,多位人士還是向記者表達了相似的看法,他們皆認為“騰百萬”的結盟將對阿裏造成很大衝擊。

  如莊帥就表示,“萬達騰訊百度的這個O2O,對阿里巴巴肯定是有巨大影響的。只不過在O2O這塊,阿裏與銀泰也是剛合作不久,這塊的市場還很空白,誰輸誰贏都很難説。

  生活服務類一直是阿裏的一個軟肋,如果此次‘騰百萬’將O2O模式探索出來,對於阿裏來説將是個不小的打擊。”

  易觀國際王小星則認為,“阿裏和銀泰的合作更多佈局在商超、百貨零售,而萬達擁有的不僅僅是商超,還有商業地産、酒店、度假村和影院,覆蓋範圍更廣。”

  “O2O與傳統電商直接競爭的關係較弱,目前討論的O2O模式圍繞萬達自有資源開展,由於萬達自有資源與其他電商資源相比具有一定排他性,因此暫時對於傳統電商的影響並不明顯。”王小星補充道。

  值得一提的是,萬達在尋找電商合作夥伴時,亦曾與馬雲有過接觸,前述前萬達電商高層表示,“當時我們與多家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了溝通,與阿里巴巴也有過商議,不過最終並未能達成合作。而馬雲本身與銀泰董事沈國軍關係較為密切,所以最終他們選擇了與銀泰合作。”

  不過,對於萬達與阿裏談崩的原因,莊帥嘆言,“阿裏對移動網際網路的理解也沒有騰訊深刻和開放,硬體技術和軟體技術都不足,雖然可以提供支付工具對接萬達線下,但是沒有會員管理工具。另外,萬達與阿裏利益重合點太多,文化理念也不同,所以最後肯定不能走到一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