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線上線下聯合改革升級 電商“生態戰”趨勢日漸明朗

  • 發佈時間:2016-06-24 07:1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陽娜  責任編輯:張潔欣

  近日,國內電商平臺“動作頻頻”。

  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企業京東和沃爾瑪6月21日宣佈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的消息引發業內和公眾的高度關注。實際上,就在一週前,阿里巴巴在其投資者日大會上也展現了2.0版産業生態。

  業內人士認為,外部整合、內部改革升級,電商“生態戰”已經成為又一個日漸明朗的態勢,而企業聯盟、生態化競爭、電商模式升級等都是各大電商在這個過程中爭搶的戰略“陣地”。

  “京騰沃”VS“阿蘇”

  兩大電商陣營明朗化

  據21日披露的消息,按照合作協議,沃爾瑪擁有的“1號店”將併入京東,並獲得京東新發行的約1.45億股A類普通股,約為京東發行總股本數的5%。京東將擁有“1號商城”主要資産。

  實際上,如今,“線上線下”聯合已成大勢所趨,電商和傳統零售融合愈加明顯,比如2014年阿裏53.7億港元控股銀泰、成為銀泰最大的單一股東,2015年8月阿裏283億戰略投資蘇寧、成為蘇寧的第二大股東,2015年8月京東43億人民幣入股永輝超市,都通過自建或收購O2O資産向線下擴軍。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路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實體商業正充分借助網際網路轉變經營模式。預計未來線下零售或將逐漸進入阿裏或京東兩大陣營中。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良策電商創始人孫彥良説,從2014年京東與15座城市簽約上萬家便利店,到2015年入股永輝超市,再到收購1號店、與沃爾瑪達成戰略合作,可見京東加大線上向線下延伸的部署力度。

  阿里巴巴CEO張勇則表示,阿裏與蘇寧的合作代表著數字商業生態和實體商業生態之間的全面融合。電商O2O的核心為建立數字經濟的橋梁和基礎設施,以更好地理解消費者,更好地完成銷售方式、商品生産研發和供應鏈等的重構。

  對於傳統零售企業來説,在網際網路時代,實現全渠道打通也勢必繞不開網際網路平臺。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等認為,未來無論是O2O還是製造業,都需實現業務上的數字化互聯,傳統製造業要與具備數據能力的平臺合作,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通過大數據和網際網路系統,以提高生産效率、滿足個性化需求。

  然而,從競爭維度來看,中國零售市場的“同緯拼殺”可能將更加殘酷。一些業內人士分析,阿里巴巴和京東“收割”市場的時間窗口似乎已經打開。

  莫岱青表示,從電商行業角度看,對抗由此前的“阿蘇集團”對抗“京騰集團”演變為“阿蘇集團”與“京騰沃集團”之間的較量,在兩大陣營下的各自站隊會愈加清晰。沃爾瑪加入“京騰集團”的結果是其將牽制阿裏係,避免了電商行業“一家獨大”局面。

  網際網路商業生態

  電商競爭“升級”版出鞘

  從電商行業近來的動態來看,不僅線上線下打通、實體企業與電商平臺聯盟成為重要的發展趨勢。電商平臺自身也正改革升級。他們瞄準網際網路生態中的各環節,以打通各流量入口、整合各方資源。這樣的背景下,“生態戰”已經成為又一個日漸明朗的態勢。

  眾所週知,阿里巴巴集團正將最初的電商平臺構建成集電商平臺、金融平臺、物流平臺、雲計算、數字娛樂平臺等為一體的網際網路商業生態。

  從2016財年始,阿里巴巴在生活文娛、本地生活服務、海外電商巨頭等領域收購動作頻頻。例如阿裏投資蘇寧和銀泰商業;投資建設菜鳥網路,通過大數據驅動建成智慧物流網路;而其投資收購的UCWeb和優酷馬鈴薯,已成為阿里巴巴在數字娛樂、消費者媒體板塊的旗艦業務。

  另一方面,去年10月17日京東和騰訊聯合宣佈推出的“京騰計劃”開拓了移動社交電商模式,這也正成為電商行業的新風口,個性化、碎片化的社交生態將更加助推電商有效觸及目標消費群體。而如今沃爾瑪加入“京騰集團”則將這一模式“升級”為“實體+電商+社交”。此外,京東還上線了“智慧賣場”、推出無人機送單等。

  多位電商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電子商務要更加發揮生態力量,將微網志、優酷馬鈴薯、高德地圖等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納入電商生態體系中,有效整合媒介,高效運用大數據,將線上線下更多企業聚合起來,最終達到生態融合。

  而“直播+網紅+電商”也成為網紅經濟衍生的一種新模式,京東與網易合作用網路直播618戰況、阿裏蘇寧打造IP産品、國美線上與龍珠直播合作……對此,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資訊學院電子商務係副教授程絮森等專家認為,網紅、直播、視頻、社交等新元素的注入為電商增加了流量入口和行銷渠道,通過社交驅動電商發展的作用將日益明顯。

  不僅如此,除與線下實體廠商聯盟以外,電商平臺也正積極培育中小零售商,如阿裏建立基金以孵化引領零售業態的新經濟業態。天貓電器城總經理印井提出,“生態融合”,關鍵是要與品牌商、中小零售商等之間搭建起生態鏈。

  “以家電為例,在網際網路經濟送達較低的城市,目前有15萬家零售商仍然非電子化,説明平臺與實體之間的聯動、非電子化向電子化轉型還有很大空間。”印井説道。

  孫彥良、艾媒諮詢CEO張毅等人認為,我國網路零售平臺正逐步立足生態化打造。中國零售市場不再只是線上衝擊線下,而是在商業、倉儲、物流和配送等方面線上線下遞階融合,並呈現立體式的競爭局面。從整合、聚合再到融合,未來電商的生態型發展,體系化競爭已經開始明朗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