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轉募捐資訊 小心變“詐騙”
- 發佈時間:2016-06-20 11:13:36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張潔欣
大學教師眾籌十萬元救女卻收到百萬捐款,多出部分如何管理?佛山女子眾籌救女,卻在網上曬旅遊照,是否屬於詐捐?昨日上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舉辦的羊城論壇 以“慈善大家談”為主題,近年在網路和微信朋友圈興起的輕鬆籌、個人網路募捐是否合法引起熱議。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律師》主編陳舒在論壇上指出,朋友圈 轉發個人募捐資訊須慎重,一不小心可能會成為詐騙“共犯”。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樹堅參加論壇。
個人為山區孩子募捐需經審核
很多人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轉發的各類求助和募捐資訊,昨日參加論壇的市民和嘉賓也關注到網路募捐的新方式。
“有數據顯示‘輕鬆籌’去年共有23000宗求助個案,募集了1.8億元,全國有360萬人在上面捐了錢。但這種網上募捐平臺信得過嗎?有媒體曝光有不法分子利用這些平臺實施詐騙行為,對於大眾的質疑,相關職能部門有沒有監管及懲處措施?”特約嘉賓一鳴提出疑問。
全國人大代表、《廣州律師》主編陳舒認為,應該區分兩種概念,如果是個人為自己或者親戚朋友募捐,法律是允許的。
但是, 新《慈善法》禁止個人沒有經過法律允許向不特定人群的募捐行為,例如個人為山區孩子募捐。如果要進行網上面向不特定人群的募捐,必須要通過有資質的慈善組織,並且經過民政部認證和審核。
那麼最近興起的網上“輕鬆籌”是否合法?廣東嶺南律師事務所歐陽兵則提出,對於像“輕鬆籌”這樣的新鮮事物不能一棒打死,關鍵是解決存在的監管問題,“比如可以通過政府和公眾的監督,財務狀況的審查、資訊的公開等手段,甚至再引入另外一個平臺進行競爭。”
提醒:轉發求助資訊先求證真實性
陳舒同時表示,即便是個人遇到困難在網上求助,也要保證資訊的真實,如果發佈虛假資訊進行募錢,數額巨大是要被判刑的。“最近在廣西有一個案例,今年3月份,一名90後女子利用天津爆炸案進行騙捐,最後被判刑三年。”
陳舒還強調,目前朋友圈上很多求助資訊,都註明“求轉發”,但轉發此類資訊需慎重,搞不好就助長網路資訊詐騙。“因為轉發他人求助資訊就不是個人求助行為,而是個人募捐了,如果沒有經過審查可能幫助詐騙分子擴大詐騙範圍,給別人造成損害。”陳舒説,“網紅”特別要小心,弄不好可能就會成為詐騙“共犯”。
對於政府救助,嘉賓們強調了其重要性。“老百姓一遇到困難,不是馬上想到找政府民政部門,而是第一時間找媒體和慈善組織,這個我覺得不是應該提倡的方向,因為我們的慈善資源是有限的。”嘉賓一鳴還指出,救助跟慈善應該是“一體化”,政府救助做不到,或者沒辦法才由慈善加入,政府的救助功能應該進一步強化。
對此,市民政局回應,廣州市從2009年開始實施醫療救助,截至去年救助了253萬人次,使用資金大約是11億。今年3月1日開始整合以前的政策,出臺了《廣州市醫療救助辦法》,除了本市的低保、低收入、殘疾人人群納入了救助範圍,同時將800萬外來人口中符合條件因病致貧的人員納入了範圍,困難戶籍群眾最高可獲得政府35萬元的救助,外來務工人員最高也可以獲得5萬元的救助,“這個對於廣州來説是首創,初步是將外來人口納進來,接下來隨著時間還將逐步放低這個門檻,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找街道相關的民政部門進行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