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評論:“刷單工廠”正在葬送網際網路信用

  • 發佈時間:2016-05-30 11:17:00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潔欣

  “刷單”並不是新鮮事物,新京報記者的調查戳痛的是,原來這些潛規則真的沒人認真處理,原來這麼多大公司只是悶聲賺錢和隨波逐流。

  新京報記者近日起底“刷單工廠”,調查發現在一些網購平臺,最近幾年形成了大量刷單軍團,人數少則幾百人,多則幾千上萬人。無數網店的好評和高銷量都控制在“刷單工廠”手裏。與此同時,記者調查發現,電商店家通過快遞公司辦理“空包刷單”提高店舖信譽的做法,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四通一達”五家民營快遞公司都牽涉其中。

  自本世紀初開始,電商在我國突飛猛進,佔社會零售總額比例持續上升。這一歷史進程成就了一些電商驚人的市值,還創造了“雙11”這一新興節日。這兩年,“網際網路+”還被普遍視為拯救傳統産業的高科技良藥。然而氾濫的刷單現象提醒我們,對“新經濟”不能只看到表面的繁榮,還要探究其背後的運作機理。

  電商之所以能在中國取得比發達國家更大的繁榮,有“後發優勢”的原因,即中國的傳統商業太不成熟。便宜便捷並不是電商的唯一競爭優勢,信譽評價機制也是重要的一環。商場裏的東西你看不出銷量,也看不到“用戶評價”,商場要想在受眾心中建立起信譽,不得不熬很長的時間。而電商用技術一夜之間解決了這個本需要幾十年才能解決的問題。

  可以説,幾大電商平臺有史以來第一次在中國社會建立了開放、透明、可追溯的交易環境。記得京東初起時,中關村的騙子還滿坑滿谷。沒過多少年,中關村的電子賣場已冷清得可憐。人們之所以選擇電商,是因為電商的品質看得見。這本來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只不過人們後來發現,事情沒有看起來那麼美好。

  銷量、好評看起來都是由無感情的電腦如實記錄的,但電腦背後是善於鑽空子的人。信譽可以是花錢刷出來的,包裹可以是空的,刷單的賣家不是雷鋒,每一撮羊毛都來自羊身上。這些額外的成本最終只會抬高商品售價或降低商品品質。

  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中國好不容易形成的商業信譽機制面臨崩塌風險。“刷單”並不是新鮮事物,幾乎每一個做淘寶的人都懂得其中奧妙。新京報記者的調查揭示出的新鮮事不過是,原來這些潛規則真的沒人認真處理,原來這麼多大公司只是悶聲賺錢和隨波逐流。

  試想如果將來有一天,消費者打開某貓或某寶,看到銷量高、好評多的商品第一時間是懷疑,如果人們網購只敢相信朋友推薦的店舖,那麼有關平臺的官方推薦機制就形同虛設了。而中國的商業環境也相當於退回到了總要提防小販缺斤短兩的原始階段。這並非杞人憂天,現在已經有一些危險的跡象。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