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差評糾紛 亟需制度化解
- 發佈時間:2016-05-13 08:58:33 來源:大河網 責任編輯:張潔欣
一分鐘內手機至少被打5次,廣州女子阿梅(化名)手機被陌生號碼“呼死”。阿梅稱可能與自己網購給了差評有關。針對此事,阿梅向警方和通信運作商投訴。但警方表示,此類騷擾難立案、不易取證,通信運營商則稱,目前尚無技術遮罩單個號碼。警方提醒,遇到此類行為也可以向通信公司、工商等部門舉報。
警方、通信運營商的無奈,確實折射了消費者維權的困境,也讓網購信譽評價糾紛陷入尷尬境地。而這,也導致近年來消費者網購因給差評後屢屢遭到各種各樣的報復,令消費者苦不堪言,更讓消費者在對網購服務進行評價時多了一些畏懼,使得網購信譽評價體系損失了部分可信度。
如今,網購信譽評價屢屢産生糾紛,一定程度上説明我們的評價體系存在漏洞,既不能起到有效評判網店服務的作用,也不能很好地保障消費者對網店服務評價的權利,更不能讓網購建立良性的商業氛圍。
因此,建立健全網購信譽評價體系至關重要。首先,我們需要加快電子商務立法,雖然電子商務立法已列入立法規劃,但與網購這股潮流日盛,“網際網路+”發展的速度比起來,我們的立法還需要快馬加鞭。只有讓電子商務行為納入法制軌道,網購信譽評價雙方才會回歸理性與法治,網店店主面對差評時才會少一些報復的衝動,消費者的權益才更有保障。
其次,必須完善信譽評價機制,讓評價更趨多元化,除了要評價商品品質和店家服務,還要評價包裝、快遞速度、網頁設計、行銷活動等,只有更全面的評價,更多元的評價,才能更真實、全面地反映商品和經營者的狀況,避免一個差評搞垮網店的極端。
再次,面對信譽評價糾紛,不能再讓消費者單兵作戰,工商和公安部門以及電子商務平臺,有義務加強監管和打擊力度,破解立案難、取證難的困境。概言之,只有構建良性的信譽評價體系,電子商務這種“網際網路+”新業態才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