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8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線下信貸轉型網際網路難題:控制高壞賬是核心

  • 發佈時間:2016-04-12 08:31:22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植  責任編輯:書海

  本報記者陳植上海報道

  是繼續紮根線下,還是轉型線上,這個問題在維信理財總裁廖世宏腦海裏盤旋了很久。

  直到去年,他做出了一個決定——將維信理財線下信貸模式向智慧手機遷徙。

  “這也是必然趨勢,一方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來臨,催生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廣闊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我們線下消費信貸業務經營近10年,累計貸款額超百億,也面臨發展瓶頸,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廖世宏稱。

  然而,轉型之路並不輕鬆。

  “過去一年,我們不斷增加後臺技術人才,構建一個全自動、秒級審批速度的智慧化金融業務操作流程,這或許是線下信貸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的一個顯著改變。”廖世宏表示。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維信理財的轉型歷程,某種程度反映出線下信貸機構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的艱辛征途。

  目前,包括平安普惠、證大速貸、捷越、亞聯財等線下信貸機構都在積極佈局網際網路金融業務。但他們面臨的共同挑戰,一是線下信貸機構的風控方法和模型調整不到位,難以跨越壞賬風險較高的障礙;二是日益嚴格的監管要求,令不少信貸機構對進軍網際網路金融望而卻步。

  轉型三部曲

  起初,廖世宏覺得業務模式向網際網路金融轉型,主要涉及三大轉變,一是風控模型調整,即評分卡對借款人還款行為的評估參數做出相應改善;二是業務模式轉型,從大額、低頻的貸款生意向小額、高頻的貸款服務遷徙;三是適度收縮線下門店規模,將更多資源投入智慧金融業務操作流程研發。

  經歷一番實踐,他發現實際的轉型挑戰更大。

  首先,客戶增速遠遠超過預期,過去8年維信理財累計發展了約10萬名客戶,但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個月新增客戶就能達到7-8萬,對每個客戶信用評級進行審核,勢必會造成後臺系統巨大的工作量,對每個客戶信用評級進行審核,這無形間對智慧化金融業務操作流程提出更高的要求。

  其次,風控模式的調整力度遠遠高於預期。舉例而言,按照線下業務操作模式,風控人員會在借款人簽訂借款合約時通過觀察舉止、懇談溝通,來判斷他是否有欺詐行為,從而降低壞賬風險;但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風控人員根本完全看不見客戶,很難把好最後一道關,自然提升欺詐風險的發生概率。

  為此,廖世宏決定先開發一款用於信用卡餘額代償的産品,作為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的突破口。

  他解釋説,之所以先選擇信用卡欠款代償業務,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類客戶具有穩定收入與良好還款意願,既能降低壞賬風險,又能通過他們的還款行為數據分析,不斷優化風控模型。

  “每個月,我們都會嘗試選取不同類型的借款人群體,分析他們不同的還款行為特徵,從而找出哪些類型借款人壞賬風險最低,哪些看似低風險的借款人群體其實具有高壞賬隱患。”他説。

  其實,這是一個相當冒險的嘗試,若借款人群體類型的設定標準不夠嚴謹,將會引發較高壞賬率。

  有了一定的數據積累,廖世宏邁出了網際網路金融轉型的第二步,即開發新産品將借款人群體擴展至沒有信用卡的年輕大眾消費者與大學生群體。

  但他很快發現,按不同借款人類型研發網際網路貸款産品,反而束縛了自身業務發展空間。真正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應最大限度融入各類線上消費場景,創造新的商業模式。

  於是,維信理財開始與中國電信翼支付、萬達快線等多家網際網路、電商機構開展合作,開發基於不同消費場景的線上快速信貸服務。

  在他看來,將信貸服務嵌入線上消費場景,令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變得生機勃勃。一方面它能配合消費者線上使用信貸服務的頻率,解決傳統金融服務客戶粘性較差的瓶頸,另一方面它還能鎖定消費用途,完善風控體系。畢竟,消費者的各種消費行為數據、社交關係數據、信用數據都有助於加強貸款壞賬風險管控。

  據悉,目前維信理財90%客戶已經來自線上,業務佔比超過60%,線上貸款餘額超過10億元。

  “相比貸款規模,我更看重客戶數,只有用戶樣本越多,才能確保風控模型越有效。”廖世宏坦言。

  探索輕資本業務模式

  隨著業務模式向網際網路金融遷徙,維信理財面臨的另一個新挑戰,是如何妥善應對信託、銀行結構化理財産品的資金安全兌付問題。

  不同於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尋找投資者募資,維信理財主要借助劣後/優先份額結構化信託産品與關聯融資擔保公司擔保等融資工具,從銀行、信託機構獲得數十億元放貸資金。

  廖世宏並不否認,部分傳統金融機構會擔心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貸款安全問題,尤其是風控系統只要出現一個“缺陷”,就可能引來大量駭客“入侵”,造成不少欺詐性貸款産生。

  “要打消他們的顧慮,我的做法是將所有經營與風控數據拿給他們看,讓他們判斷風控模型是否安全可靠。”廖世宏稱。在試水網際網路放貸業務初期,維信理財先用旗下網際網路小貸公司開展運營,積累借款人數據和經驗,待到風控模型逐步成熟後,才會吸引銀行、信託資金向網際網路金融提供放貸資金。

  目前,維信理財從信託公司或銀行理財産品獲得融資杠桿比率約在1:5-1:10。與此同時,維信理財也在醞釀發行消費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以公募産品形式發行。

  在他的構想中,通過資産證券化形成風險出表的資本運作模式,能夠發展出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的輕資本業務模式——隨著業務規模增長,網際網路金融機構無需向以往那般投入大量資金,同時還要留存大量資産和風險在表內。

  令人意外的是,輕資本業務模式也引發資本市場的好奇,因為它令産業鏈各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受益者,即借款人通過網際網路金融降低借款利率成本,網際網路金融機構能通過業務擴張收取服務費率,並生産相對低風險、穩健收益的網際網路信貸資産證券化産品供機構投資者配置。

  “轉型網際網路金融,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表示,隨著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日益嚴格,維信理財必須與監管部門保持溝通,讓所有業務操作變得陽光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