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醫療十年樣本:做了醫改想做卻沒做的事

  • 發佈時間:2016-03-30 07:15:2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陸子衿  責任編輯:書海

  

  好大夫線上的十年恰好是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的十年,患者、醫生的很多願望,沒有在公立醫療體系中得到,反而在商業公司中實現了。

  本報記者陸子衿北京報道

  如果沒有網際網路醫療,中國的醫療環境還將落後幾年,這從好大夫線上的十年曆程中即可看出。

  十多年前,好大夫線上創始人王航的太太臨産,這一時期,全家人第一次密集地與醫院打交道,王航回憶,其中一次排隊掛號的經歷,最終促使他創立了網際網路醫療企業。

  12月的一個清晨,不到5點王航就早早來到北京婦産醫院掛號,在寒風中排了兩個半小時的隊,掛號窗口工作人員卻告訴他,你挂的黃大夫今天不出診。由於此前一直是黃大夫照看,對孕婦情況比較了解,王航希望這次還能挂上她的號。

  “這次經歷我至今記憶猶新,”王航回憶:“那時就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了,醫院為什麼不能把醫生的出診資訊提前放在官網上?”

  2005年前後,網際網路開始在中國的大城市普及,幾乎每家醫院都建立了自己的官網,但卻極少更新資訊,“很多網站從來就沒有更新過,開始什麼樣,現在還什麼樣。”王航回憶。

  這一現狀催生了好大夫線上的雛形,王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把醫生的出診、停診資訊放到網上,以方便患者看病。”

  2006年,好大夫線上正式成立,與今天花樣翻新的網際網路醫療不同,最初功能僅僅是把醫生的專業背景和出、停診資訊及時更新。此時,中國幾乎不存在網際網路醫療的概念,春雨醫生在四五年後才開始醞釀。

  這一商機似乎是專門為王航準備好的,王航學過醫,曾在疾控中心流行病科和防疫站工作,後又從事當時比較火熱的網際網路行業,專業背景+工作經歷約等於網際網路醫療。

  但並不是跳入藍海就一帆風順,相反,藍海的難處有時比紅海還大——醫生和患者都沒有聽説過。

  在醫院很少更新資訊的情況下,怎麼才能獲得最及時的消息?

  先試著和醫院溝通一下,王航來到北京一家知名的三甲醫院,但對方聽説是一家小網際網路公司,當時就“端茶送客”了。沒辦法,王航只能悻悻而出,但當他走到醫院大廳時看到一個打掃衛生的阿姨時,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阿姨,幫我一個忙,每個月就能多賺500塊錢好不好?”王航試探。

  “好啊,幫什麼忙?”阿姨問。

  “每天5點下班的時候,給我打電話,把醫生的出診、停診資訊告訴我。”王航指著醫院大廳的滾動螢幕説。當時手機還沒有拍照功能,只能一條一條念出來。

  “這是一個比較著名的案例,”王航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初期,好大夫線上的很多醫生資訊,都是我們一個個跑門診大廳或與醫院談來的。”

  好大夫線上創立的第一年,通過這種“笨”辦法,網站的資訊逐漸豐滿起來,患者不僅可以查看醫生的出停診資訊,也能簡單了解各個醫生的基本情況,由於非常實用,好大夫積累了第一批患者用戶,事實上,好大夫線上是在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就醫體驗,而這本該是公共醫療的責任。

  2007年,好大夫線上增加了一項新功能,這也代表了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從靜態走向動態、鮮活。

  上線一年來,王航發現,網站用戶自發地交流自己看病的經歷、點評某個醫生的水準,其他一些醫療論壇中,患者的活躍度也很高,王航琢磨著,應該把這些點評收集起來,實時在好大夫線上上更新,這樣,靜態的資訊就變得動態、鮮活起來了。好大夫線上的第二個功能出爐了。

  並非積累足夠的醫生資源才能創業,好大夫線上發展兩年多來,王航沒有認識太多的醫生,而是從解決患者困難入手,但醫療行業的核心是醫生,這一觸及本質的轉捩點發生在2009年。

  這一年的一天,王航同時拜訪了北京兒童醫院眼科的于剛醫生和北京協和醫院婦科的龔曉明醫生(後者現已離開創業),兩人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需求:能不能在患者中篩選出適合自己專業特長的、比較嚴重的病人。

  這一想法實際上具有分級診療的概念,因為,普通門診對醫生而言只能被動接受,誰掛號都得看,沒有選擇權,患者往往無法得到最合適的治療,醫生也經常不能發揮專長。

  王航印象最深刻的事情發生在北京協和醫院,有一天他拜訪神經內科李曉光醫生,那天正好趕上李醫生看病到中午12:30,當被問及是否有成就感時,李曉光不無沮喪地説:“國家出錢讓我出國學習運動神經元疾病,結果今天上午很多是頭疼、頭暈的患者,運動神經元疾病的患者一個都沒有。”

  王航遇到的很多專家都反映到這一問題,並希望能在網上開闢分診、轉診綠色通道,2009年,好大夫線上的轉診、諮詢通道應運而生,中國的網際網路醫療從患者端連接到了醫生端。

  患者對這一新功能甚至比醫生更喜愛,有患者反映,“真是神奇,以前花錢從號販子手中買到專家號,現在卻能一分錢不花地獲得專家問診。”

  至此,好大夫線上已形成了綜合服務的網際網路醫療模式,每天有300萬人瀏覽好大夫線上,其中4萬個患者會把自己的病情提交上去,尋求醫生諮詢及轉診機會,截至目前,好大夫共收錄36萬多名醫生,超過10萬註冊醫生,其中90%多是主治以上級別。

  事實上,除了滿足醫生篩選病人需求,好大夫線上還為醫院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王航稱,2015年12月的統計,能追蹤到的轉診病人為醫院帶來30億收入,“這是12月一個月的量。”而好大夫線上的收入也實現了年年翻番。

  發展至2012年後,網際網路日益受到各方關注,幾年間誕生了無數公司,但到2015年時,隨著很多創業公司的倒閉、停滯或轉型,網際網路醫療投資也進入一個平穩期。

  在談到網際網路醫療的核心時,王航強調,“現在很多新公司過於注重商業、盈利模式,而忽視了醫生、患者這個基礎,是很危險的。”他預計,今年後會有很大變數,網際網路醫療將會像打車行業一樣,最終剩下滴滴、快的幾家大公司。

  中國的醫改也將對網際網路産生深遠影響。從今年開始,中國各地醫改政策頻繁出臺,或將對好大夫線上等網際網路平臺産生衝擊,不過,王航並不擔心,“好大夫線上一直在以民間力量促進醫師多點執業和分級診療,這符合醫改的方向。”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