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將按貿易方式全額徵稅

  • 發佈時間:2016-03-25 08:08:48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麗輝 吳秋余  責任編輯:書海

  

  

製圖:李姿閱

  3月24日,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發佈通知,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4月8日起,我國將實施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並同步調整行郵稅政策。新政策對於跨境電商零售業務有哪些影響?消費者海淘還能不能享受“免稅購”?記者採訪了有關部門和專家。

  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萬元

  “出臺新的稅收政策,主要目的是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的貿易屬性,並通過合理設置稅率水準,使新興業態與傳統業態、國外商品與國內商品的稅負更加公平。”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對進口稅收政策的進一步完善,綜合考慮了拉動國內消費、公平競爭、促進發展和加強進口稅收管理等多種因素。

  政策規定,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的單次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為人民幣2萬元。在限值以內進口的商品,關稅稅率暫設為0%;取消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免征稅額,暫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徵收。超出限額的部分,均按照一般貿易方式全額徵稅。

  “此次對跨境電商稅收政策進行調整,實際上是對過去長期執行不合理稅收政策的糾錯。”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解釋説,我國將進出境商品分為貨物和物品兩類,分別適用不同的稅收制度。進境貨物按照貿易的屬性,徵收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進境物品按照非貿易的屬性,以自用、合理數量為限來徵收行郵稅。

  張斌介紹,傳統意義上的郵遞物品,主要是文件票據、旅客分離行李、親友饋贈物品等,非貿易屬性明顯,因此行郵稅稅率較低,一般在10%左右。但隨著跨境電商的興起,大量的貿易類商品也都通過郵遞渠道進境,這些商品按照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不但會與一般貿易進口商品、國內生産銷售同類商品産生稅負不公等問題,也不符合行郵稅的設計初衷。因此,有必要調整和完善跨境電商相關稅收政策,創造公平的跨境貿易競爭環境。

  取消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免征稅額,意在堵住“拆單”“分包”造成的稅收流失

  很多人關心:新的稅收政策為什麼要設置交易限值?2000元單次交易限值和2萬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是如何確定的?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取消免征稅額,是出於什麼考慮?

  “設置單次交易限值和個人年度交易限值,主要是為了降低對一般貿易進口的衝擊,避免擾亂正常貿易秩序。”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解釋説,2000元單次交易限值和2萬元個人年度交易限值的設置,考慮了大部分消費者的合理消費需求,能夠保證一般中等收入家庭的購買需求。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口貿易發展迅猛,交易規模快速攀升。2014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口額6053億元,同比增速高達59%,相當於同期一般貿易貨物進出口增速的8倍多,比同期跨境電商出口增速高出23個百分點。其中,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額為1290億元,同比增長60%。

  “跨境電商進口的商品,更多集中在母嬰産品、化粧品、保健品、食品酒類、箱包等中高品質消費品方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表示,跨境電商進口豐富了國內消費市場的供給,適應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對更高品質、更安全、更多樣化商品的新要求。已經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新增長點。

  但是,跨境電商的經營方式,也導致了國家稅收的大量流失。原來行郵稅設有50元的免征稅額,由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大部分適用10%的行郵稅稅率,按照50元的免征稅額,相應的免征貨值可達500元。據統計,2014年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和我國公民海外購物消費規模達幾千億元,而同期我國對所有行李物品、郵遞物品徵收的行郵稅不到10億元。行郵稅款佔總包裹金額的比例很低,90%以上的包裹不用交稅就完成了進境交易。

  “海淘、代購等跨境零售進口,本身是一種貿易行為,徵收行郵稅已屬不合理,而一些跨境電商再利用免征稅額進行避稅,就更加劇了稅負不公。”王微認為,此次取消進口稅免征稅額,就是要堵住漏洞,防止一些跨境電商利用行郵稅“鑽空子”,通過“拆單”“分包”來規避正常稅負。這些行為不僅導致國家稅收流失,也不利於我國正常規範的貿易進口的發展。

  新政策執行後,對單價500元以下的商品影響最大,但並非所有商品稅負都上升

  取消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的免征稅額,意味著跨境電商“免稅購”將終結。那麼,新政策對海淘、代購的消費者來説,購物成本上有什麼變化?

  “新政策執行後,對原來處於免征稅額內的單價500元以下的商品影響最大,像食品、保健品、奶粉、紙尿褲等,消費者購物成本可能會上升。”張斌認為,新政策將關稅稅率暫設為0%,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按應納稅額的70%徵收,相當於稅收打了一個七折。再加上電商企業可化解部分成本,所以對消費者購物的總體影響有限。

  當前,我國一般消費品只徵收17%的增值稅,打七折後的最終稅率等於11.9%,略高於之前行郵稅稅率。

  以普通的奶粉為例,此次政策調整前,一次購買500元的奶粉可以免稅;政策調整後,需按11.9%的稅率繳稅,即59.5元。如果一次購買1000元的奶粉,原來按照行郵稅需繳稅款100元,政策調整後,繳納增值稅為119元。

  當然,新政策實施後,並非所有商品的稅負都是上升的。比如,購買香水之類的高檔化粧品,如果一次購買按1000元計算,政策調整前行郵稅稅率為50%;政策調整後的最終稅率則為32.9%,稅負比之前還有所減少。

  “跨境電商能夠向海關提供交易、支付、物流等電子資訊,海關通關效率將明顯提高,消費者跨境網購也將大幅提速。收貨時間可由現在的一兩個月縮短到一至兩周。”王微表示,同時,有關部門掌握了這些準確的電子資訊,也便於消費者退換貨,有利於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跨境電商規範經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